第十四章 神乎其神,邪乎氣邪(2 / 2)

“紙高帽”手裏的小鼓一點一點,豆人兒全場奔命:操練、聯兵、對抗、入陣、圍殲、堵截,全場廝殺。配合著伏翼沉厚的聲音講解,更顯得悲壯而真實。

“天津的義和團出現在1899年春,不久因山東、直隸的拳民弟兄陸續到來而聲勢大盛。1900年春夏之際,全城已是拳壇遍立,很快就控製了天津城。較著名的領袖有曹福田、張德成、林黑兒等,咱當時才是個十五歲的娃娃兵,跟的卻是鼎鼎有名的好漢:大刀王五俠!而咱當時還片刻不離身帶一個娃兒?誰?可不是咱的小根兒,而是大刀王五的寶兒——他的好友,在維新變法中殺身成仁的大俠譚嗣同的遺孤。這是外話,略過不提。那一年,6月10日駐紮在租界的各國軍隊以‘保護’使館為名,組成侵略聯軍企圖進駐北京。天津義和團得悉後立即組織兵力破壞鐵道,節節阻擊,最後將聯軍圍困於廊坊,使侵略軍‘進京之路,水陸俱窮’,於6月26日狼狽逃回天津,不得不承認這次失敗使‘歐洲人在亞洲人麵前丟了臉’。天津義和團為了阻擊屯駐在大沽口軍艦上增援的各國侵略軍,於6月18日又主動發起攻打老龍頭車站的戰鬥,當時駐守車站的是老俄子,那一仗最是過癮,加上其時老天爺保佑,團裏的天師做法,大雨淋得洋槍全啞了,被咱刀片子翻覆,砍得十分盡興,甚至還一度占領了車站。可天師的時效終是過了,刀槍不入終也不能長久,咱始終是以血肉之軀對抗洋槍洋炮,不曾後退半步……最後,王五哥渾身是血,仍要死衝,他道:‘小兄弟,我護不了你了,死就死了,可咱人不能孬。你瞧,這是天師臨上陣前給我的,說是去邪護身,刀槍不入,其實最主要是不要戰士怯陣,我知道自己不需要這個,也斷斷不會縮頭,所以根本就沒用它。當然,我知道你也是個好的,我這個,就給孩子吧,帶他活下去,給他做個紀念,要他做個好漢。’後來……”

“這後來就用不著你啦!”“紙高帽”鼓點重重一敲,豆人兒就屍橫遍地,他也不顧了,隻一個大跨步上來擠下伏翼,眉花眼笑地道:“事情就是這樣!這衛嘴子真真不錯。現在,大夥兒都聽得明白了吧?這義和團好漢中最神奇的一環:就是天師的法符。是的,如今滿世界都在嚷嚷科學知識,不愛講封建迷信,咱三不管也不是個落後的,可老祖宗有些東西,好的就是好的,有的就是有的!這天師法符或許它不能刀槍不入,可好漢但求死得其所,豪氣長存,也不稀罕這個不死不傷!這法符無邊的法力,它其實是在於‘義勇’二字,用了它,孬種也會變好漢!我手頭剩下最後一枚,看在江湖同道,或國際友人的情麵上,咱不吝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