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神乎其神,邪乎氣邪(1 / 2)

“紙高帽”仍然正氣淩然,大聲道:“各位老少爺們,都甭笑咱老土,咱這辮子紀念的不是他老清家,當年老妖婆還活著的時候,除了章炳麟生日聯有些長,那個聯咱照樣敢門上貼——‘垂簾扸餘年,年年割地;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這叫公論!我老兒也誠不欺心。咱這紀念的是庚子年起事仙去的義和團弟兄,是的,咱老漢不才,有幸與他們一起浴血一場,卻又無幸與他們一道成仁,如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倘若大夥兒不棄,老漢可以先來一段,借著小豆兒,撒豆成兵,再現二十四年前的那一場血鬥!以警世人,吊念先勇。”

洋少爺眉頭一挑,挑開了眉結,跟著眾人緩緩鼓掌。

隻見那“紙高帽”把帽子往案板上一鋪,鋪開就是平平展展的白布一幅,他又在白布上撒了一片黃豆,豆子個個都做成是威武小人,他就敲起了小鼓,豆人兒隨著鼓聲做軍事操演,預演幾下,時而一字長蛇,時而八字雁翔,隨著鼓點在陣列變換間卓然有聲,十分精彩。

人們遂喝彩著鼓掌,暫時把那催等戲耍傀儡的心腸放下。“紙高帽”也很滿意,清了清喉,拿捏著玄之又玄地道:“《神農本草經》中曰:麻賁,多食令人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蟾蜍一枚,以炭火旱灸至幹,去火,放水一盞於前,當吐物如皂莢子大,有金光,人吞之,可越江湖也。這是有古為證,不是我老兒杜撰,義和團的天師,就是根據這些古籍的藥理,加上道家的玄法,製成了通神的符咒,專破洋人的邪術……”

底下的觀眾多不滿意了,他們在洋少爺的帶領下,噓聲一片,還零零碎碎地砸些垃圾上來,以示抗議。“紙高帽”躲閃著,被人驅逐得狼狽,又舍不得就此下場,難免讓眼珠子丟溜溜地轉著,想尋著些回鐶的法子,隻見他忽然在人叢中一指,喝道:“你!上來!”

洋少爺一驚,頭微微一仰,而後忽然有些了悟,瀟灑地微一側身,果然見那憨頭土腦的伏翼從他身後不情不願地露了出來,手裏扔緊緊地拉著膠皮,仰頭衝洋少爺討好地笑,低聲道:“爺,你知道了吧,咱伏翼不是歹人,不偷不搶,是個正經人,賣力氣吃飯。”

洋少爺有些好笑,嚴肅地點了點頭,道:“我知道,方才對不住您了。”心下又想:這家夥又蔫又土,卻也有些本事,一把死力氣賺錢,嘴皮子能救急,黏人的本事也很到位,忠心的低姿態也能吊起人的保護欲,於是轉頭衝“紙高帽”嚷道:“叫他怎麼的?”

“紙高帽”笑道:“少爺您別介意,這膠皮嘴皮子不錯,咱忽然想起他可不正是賴在老黑碼頭混食兒的衛嘴子,想請他來說說話,大夥不愛聽我說的,你不是也信他的話麼!……上來!”

“紙高帽”衝伏翼瞪眼,洋少爺也有些鬆動,伏翼就藏不住了,被等得不耐煩的觀眾推擁著,死拉著膠皮,不情不願地上到了台前。

“紙高帽”低聲吩咐,又吹胡子瞪眼,伏翼委委屈屈地唯唯諾諾,而“紙高帽”也老道識人,一麵威嚇著,一麵在身上胡亂抓掏兩把,掏出那些個原來從伏翼身上混搜得來的零碎,伏翼的小眼晶晶馬上就亮了。而後,“紙高帽”把小鼓一敲,豆人兒卓然一聲,全體肅穆,伏翼站在那裏,身後的膠皮有些不搭調,但神情一寂,滿臉的小心性已一掃而空。臨時搭檔的演出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