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生活指導(1 / 3)

1.居室保健指導

神經衰弱患者特別敏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首先是對外界環境的反應。外界小小的刺激即可引起患者強烈的感覺,他們怕聲、怕光、怕冷、怕熱。一點聲音,一點嘈雜,光線稍微強一些,也會引起患者的煩躁和不安。天氣稍冷一點,就得添衣服,略為熱一點,馬上脫衣服,穿多了不行,穿少了也不行。有的對疼痛也很敏感,因而怕驗血,怕打針。

其次是對內環境的不正常反應。本來是正常的心跳,患者也感覺心慌,認為自己患了心髒病;本來是腹主動脈的搏動,自己也感覺是腸子在跳動,或認為是蟲子在蠕動。在安靜時或臨睡前常容易發生耳鳴,覺得耳內有如暗鳴,如流水,如風吹,如機器轟鳴以及各種難以形容的聲音。

此外還常感到腰酸背痛或周身作痛。今天這裏痛,明天那裏痛。有的患者還有手腳麻木感、燒灼感或不自主的震顫或肌肉一陣陣跳動。有的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呼吸急促的感覺,尤其在情緒激動時更明顯。因此,患者的居住環境要安靜。

居室宜保持適宜濕度,一般應在16~24℃。夏季可提高到21~32℃;室內濕度以50 9/6~60%為佳,冬季不低於35%,夏季不大於70%。濕度過高時可加強通風,以降低濕度;濕度過低時應灑水。

室內要有良好的通風;新鮮的空氣使人心情舒暢,解除精神緊張。床鋪要舒適;高低應合適,枕頭要柔軟,被褥避免太重太厚,以保暖性能好的羽絨、絲棉被為佳。

室內光線要充足、柔和,要有合理的照明。過於昏暗,缺乏陽光的居室容易使人感到疲憊,加重孤獨感覺。居室的陳設裝飾以簡潔、實用、整齊為原則,避免擁擠、雜亂,應留有一定空間,以減少壓抑、煩悶的感覺。

床罩以淡綠、淡藍、潔白等柔和而偏於冷色的色調為佳,適當點綴一些花卉盆景,可令人心曠神怡。

居室應適當綠化。充分利用陽台和窗台等有限空間,澆花修製盆景可使大腦和身體得到適當的鍛煉,有寧心定神作用。

居室環境應以淡綠色為主。淡綠色有清肝火,滋陰潛陽,鎮靜等作用。牆壁、窗簾也可用淺藍色,因為淺藍色能給人以安靜清爽,並有鎮靜,降壓和降低體溫等作用。

居室的燈光不宜過於明亮,以柔和的白色燈光為宜。避免使用紅色、橙色、紫色等刺激過強的燈光。

宜到綠色、寧靜的環境(如公園、河邊、林間、郊外、田間等)中散步,以轉移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有利於改善中樞神經功能。

2.睡眠常識

神經衰弱患者多數存在睡眠障礙,令人焦慮的失眠,通常是神經衰弱患者的原因。掌握睡眠的一般常識,對失眠的治療是有益的。

(1)臥室環境與臥具:聲音、亮度和溫度對能否入睡具有一定的影響。臥室的亮度對睡眠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理想的臥室亮度是20燭光,當然這要看個人的習慣。如果是習慣睡在黑暗臥室裏的人,即使有一點光線透人,尤其是神經衰弱患者,便睡不著了。為獲得安眠,臥室的窗戶可以裝上百葉窗,或是裝厚一點的窗簾,使它不透光。

聲音是入眠的重要因素,高分貝的聲音(噪音)不利於入睡,但單調的聲音和慢拍的音樂有助於入睡。雖然在嘈雜、震動的火車裏,也經常可以看到打瞌睡的人,這是由於單調而重複的聲音,大腦有不予反應的抑製本能,從而具有誘人入睡的效果。慢節奏的音樂如催眠曲,容易和睡眠的節奏相吻合,誘人入睡。

有冷暖氣設備的寢室,當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溫度,但沒有冷暖設備的臥室,也就盡量做到冬暖夏涼,才有助於入睡。室內溫度,冬天以21~24℃為限,夏天以22~25℃為理想。由於我們的身體在睡眠時,體溫調節機能較差,冷暖氣不宜吹得過多。

臥具的選擇,與個人的習慣有關。習慣睡木板床的人,一躺上彈簧床便睡不著了。但是,適當硬度的床、枕頭對睡眠是有幫助的。如果床鋪過軟,對身體而言負擔較大,但太硬的床鋪也不利於入睡。

睡眠是消除疲勞的主要形式,同時也是調節各種生理機能的重要環節。人在睡眠中,身體的一切機能均降低,即肌肉鬆弛、心率減慢、血壓降低、呼吸頻率減慢、機體代謝降低。因此,睡眠對健康人來說是維持生命的有效手段,對患者來說則更是促進身體康複的必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