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就診,除掛號外,還要買一個病曆記錄本,將首頁上的項目填寫齊全;如果是複診,必須帶上原來的就診記錄,或者持原掛號證由掛號人員調出原就診記錄送至相應科室。
如果病情危重,直接掛急診號,將患者送至急診科,由急診醫生安排搶救。
3.就診程序
掛完號後,持掛號單到相應的科室去,在候診室等候就診。門診護士會按照掛號的先後順序依次安排到不同的診室就診,此時應安靜等候,不要喧嘩,不要吸煙,不要緊張,一切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向門診分診護士說明,要求適當照顧,絕不要私自闖進診室,幹擾正常的醫療秩序。如果是複診,要憑掛號證取回化驗單或其他檢查結果,與原來的病曆記錄一起交給分診護士,等候就診。
就診時,一般患者自己進入診室即可,如果病情需要,可由一位家屬陪伴,無關的人員不要進入診室,以免影響醫生的工作。就診結束後,按照醫生的醫囑,去收費處交費後,憑處方和交費單據到藥房取藥,由藥師或醫生告訴具體的服用方法,千萬不能自行服用;如果醫生安排進行化驗檢查等,也要先去劃價、交費後,到相應的科室抽血和檢查,此時應問清什麼時候來取結果,在什麼地方取。最後應與醫生預約下次複診的時間。
4.就診科室
患有神經衰弱的患者十分注重自身的軀體不適,不停輾轉於各專科或普通內科,如頭暈、頭疼劇烈前往神經科;胃納不適、腹脹、噯氣、反酸去看消化內科;胸悶、心慌、脈速等往往看心血管科;月經不調、性欲減退則去看婦科或泌尿科。患者往往表現情緒不穩、失眠、鬱鬱寡歡,知覺錯亂,有時對十分重要的事物會茫然無所知覺,對聲音極度敏感,即使輕微的聲音也會使其驚恐得心跳、冒汗等。
其實,在綜合型醫院的各個科室幾乎都可以見到神經衰弱患者,盡管他們屢被醫生告之:檢查未發現有本科器質性疾患,但他們往往隻是換一個科或換個醫院繼續查找自己的病因,或企圖尋求靈丹妙藥來解除自身的痛苦,卻不願意到精神科或心理科診治。他們不理解也沒有認識到心理問題和情緒狀態對軀體感覺和睡眠功能的關鍵性影響。實質上,神經衰弱患者的軀體不適表現多種多樣,但其根源都在於精神疲勞而導致的某些組織器官係統的功能性病變,歸根結底應該治療神經衰弱。神經衰弱在疾病分類中歸屬精神科,在教材體係上屬於精神醫學,因此精神科醫生對其本質最為了解,最擅長診治神經衰弱,所以神經衰弱不論伴有哪種形式的軀體症狀,最合適的就診科室應該是精神科或者臨床心理科。
5.敘述病情
就診時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醫生敘述病情,這也是醫生在做出診斷時的重要依據。因為門診就診的患者較多,醫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隻顧及一個人,因此,為了讓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自己的病情有更多、更細致的了解,學會敘述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1)最好由患者親自敘述:除了神誌不清、聾啞人和不能正確表達的患者外,一般最好由患者親自敘述,因為病在自己身上,隻有自己才能最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可靠程度是最高的;如果患者自己不能表達,則應由與患者接觸最密切的家屬或最了解情況的人來敘述,不要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影響醫生的判斷。
(2)講清疾病的基本情況:主要內容包括何時起病、有何誘因、是突然起病還是緩慢發病、最主要的症狀是什麼、除此以外還伴隨有哪些不舒服、哪些症狀在先、哪些在後,得病以後病情的發展情況是越來越重、還是越來越輕,最後還應敘述得病以後飲食、大小便以及睡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