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中的大多數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心理因素雖然是導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但隻要患者能夠自我調節心理活動,就可以成為克服疾病的有利武器。
1.正確認識自己
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知識才能、社會適應力等要有自知之明,盡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從事不適合自己的體力和精神的活動。好高騖遠,想人非非,杞人憂天,為了名利和地位而費盡心機都是不好的。
2.培養豁達開朗的性格
自己的脾氣、性格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難改變的。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對培養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會有意健康。
3.提倡顧全大局
遇事要從大事著想,明辨是非。如處理人際關係時,提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互相理解、體諒,是防止人際關係緊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處理家庭關係、同事關係、鄰裏關係或上下級關係時,尤應如此。
4.善於自我調節。有張有弛對於工作過於緊張。過於繁忙,或學生學習負擔過重以及生活壓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調節,合理安排好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關係,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這樣做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5.求助於醫務人員
如果自我調節不好,出現一些不能解決的心理問題或疾病先兆時,應立即求醫,進行心理谘詢、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切莫諱疾忌醫,但也不能有病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