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瘦小,甚至枯萎,多見於嚴重的體能消耗疾病以及病程的後期階段。中醫認為,這是由於精氣不足,其表象多為腎精虧損或者腎陽耗竭。本症如拖延日久,精氣消耗殆盡,極易造成衰竭現象,故病情危重者應住院進行治療。
耳屎可不是垃圾
有人非常喜歡掏耳屎,沒事的時候就會找個火柴棍或掏耳勺甚至是用自己的手指在耳朵裏掏來掏去,似乎掏耳屎是一種享受。殊不知,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做法。因為,耳屎根本不用掏,它不僅對我們的耳朵沒有任何害處,相反還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可謂一寶。
耳屎是人體耳道內耵聹腺產生的油脂性分泌物,又名耳垢。從物理性狀看,耳屎通常呈淡黃色蠟樣幹片狀物質,味苦,不溶於水、酒精或乙醚;從化學分析來看,耳屎含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質和黃色素,還有0.1%的水以及少許白堊和鉀、鈉等元素。古本草稱耳屎為“耳塞”,常入藥,用於癲狂鬼神及嗜酒,足傷手瘡(抓瘡傷水),蛇、蟲、蜈蚣蜇,破傷風,小兒夜啼驚熱等症。
具體來講,耳屎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1)耳屎因富含油脂,可以滋潤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阻擋來自外界的塵埃顆粒。富含油脂的耳屎還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使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至於幹涸,保證其處於最佳狀態。
(2)耳屎和細毛還能防止昆蟲等微生物對耳朵的侵害。耳屎上密融融的細毛可以阻擋小蟲的進入,且耳屎味苦,小蟲嚐到耳屎的苦味後,便會“知難而退”。耳屎和細毛還能使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起到濾波和緩衝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3)富含脂肪酸的耳屎,可在耳道皮膚表麵形成一層酸膜,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環境,具有輕度的殺菌作用。
總之,耳屎對耳朵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它在耳朵裏堆積得多了,當人活動時,就會自行脫落,排出體外,所以也不用經常去掏。否則,可能會破壞耳朵裏的平衡環境,如有不慎,甚至會破壞耳膜,導致耳聾。
耳朵日常保健有妙招
很多人在年輕時不注意耳朵的保健,年老後就會出現嚴重的聽力減退。耳科專家表示,雖然沒有很好的辦法避免老年性聽力減弱,但經常進行耳朵保健可以延緩耳朵衰老。關於耳朵的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克服不良習慣——掏耳
掏耳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入外耳道,引起發炎,不僅痛苦,而且難治。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影響聽力。
如果耳癢難忍,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擦拭,但不要插入太深。
2.預防遊泳性耳病
硬塊的耳屎可以形成栓塞,耳朵進水,耳屎變軟膨脹,影響聽力,刺激耳道,引起發炎。如果耳膜已經穿孔,則不要遊泳,以免引起各種疾病的複發。
平時遊泳時最好用耳塞,頭部仰起,高於水麵。
3.預防藥物中毒影響聽力
可以致聾的藥物主要有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這些藥物易損害內耳、耳蝸(聽覺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聾和平衡失調。
耳蝸中毒症狀主要有:用藥期間或停藥以後,出現高調耳鳴,聽力下降,並且逐漸加重,直到全聾。
前庭中毒的症狀主要有:眩暈、惡心嘔吐、走路不穩和平衡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