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麵部的科學保健(5)(1 / 3)

致聾藥物有交叉易感性,一種藥不行,其他藥物也不能用。

致聾藥物可母嬰感染,所以懷孕期間應避免使用各種耳毒性藥物。

另外,耳聾還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人發現容易致聾,其他人更應注意。

4.遠離噪聲

不規律、強刺激噪聲,不僅會引起心理不適,而且會損傷聽力。噪聲損傷聽力是緩慢的、進行性的損傷,很難治療。強烈刺激的音樂也會使聽力下降。

5.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可改善微量元素的缺乏,從而有助於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

6.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當人情緒激動時,腎上腺素分泌會增加,可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小血管內血流緩慢,造成內耳供氧不足,導致突發性耳聾。

如何防治耳鳴

耳鳴是一種常見的耳朵疾病。

腎開竅於耳,腎的精氣充足則會耳聰、聽覺靈敏,如果精氣不足則會耳鳴。此外,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情緒過度緊張時,也可能產生耳鳴。對於前者引起的耳鳴,治療時應該去補腎精、補元氣,後者隻需將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戒除即可。

此外,如果平時生活中堅持進行保健按摩,對耳鳴的防治很有效果。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輕柔按摩聽會穴(在耳屏的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嘴時的凹窩處)5分鍾左右,約350~400次。

(2)兩掌搓熱,用兩掌心掩耳,十指按在頭後部。再將食指疊在中指上,敲擊枕骨下方約50次,使耳內聽到類似擊鼓的聲音。

(3)用已搓熱的兩手掌心捂住兩耳,手掌將耳朵完全封閉,然後兩掌突然鬆開,這樣重複捂耳30次。

(4)用食指和大拇指先從上至下按捏耳郭,然後從下至上按捏,這樣反複按捏至雙耳有發熱感,共按捏耳郭100次。

(5)按摩合穀穴(伸掌,大拇指、食指兩個手指並攏,在兩指間肌肉最高處取穴)80次。

應對耳聾,走出無聲的世界

耳聾即單側或雙側耳朵對某種聲音的聽力降低。按照聽力下降的性質可分為:由耳內器官病變引起的感音性聽力下降和由耳道阻塞引起的傳音性聽力下降及二者病因兼而有之的混音性聽力下降。

耳聾可能是以下疾病的表征。

(1)非化膿性中耳炎:常見於兒童,多數人發病時有感冒症狀。患者感覺耳朵堵悶、耳鳴、聽力下降。

(2)耳道感染:如耳道內發生炎症引起腫脹而使耳道不暢,就可能影響聽力,但此時耳道已有流液,甚至外耳道疼痛。應到醫院就診,盡早使用抗生素治療。

(3)內耳硬化:是一種內耳聽骨異常增生而影響聲傳導所導致的耳聾。病情發展緩慢,病人先是感到所聽聲音發生改變,後逐漸出現聽力的減退。

(4)耳咽管堵塞:如聽力下降且出現咽痛或感冒,有可能是連接中耳與咽部的耳咽管出現堵塞。造成成人耳道阻塞的原因多是耳道內耳垢堆積,會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膽脂瘤、腫瘤也是耳道堵塞的原因。

(5)老年性耳聾:其成因很多,一是老年人因內耳逐漸退化而引起的耳聾,另一種是冠心病的征象。臨床上將內耳症狀看成是冠心病的主要前兆症狀。還有一種與老年人的高血脂飲食相關。

此外,服用某些藥物也可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導致藥物性耳聾。長期在噪音中生活和工作,可造成職業性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