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髒腑養生——養好髒腑百病不侵(1 / 3)

1.心為君王,養生先養心

髒腑是中醫對人體內髒的總稱,心、肝、脾、肺、腎為五髒,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為六腑。隻有調理好髒腑,才能更好地養護身體,永葆健康。

《黃帝內經》中這樣描述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一十二官危。”君主,是古代國家元首的稱謂,有統帥、高於一切的意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全體國民的主宰者。

把心稱為君主,肯定了心在五髒六腑中的重要性,心是髒腑中最重要的器官。

“神明”指精神、思維、意識活動及這些活動所反映的聰明智慧,它們都是由心所主持的。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則精神健旺,神誌清楚;反之,則神誌異常,出現驚悸、健忘、失眠、癲狂等症候,也可引起其他髒腑的功能紊亂。

另外,心主神明還說明,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統帥各個髒器,使之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各種複雜的生理活動,以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如果心發生病變,則其他髒腑的生理活動也會出現紊亂,從而產生各種疾病。

因此,以君主之官比喻心的重要作用與地位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心在人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但是如今患心髒病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年紀輕輕心髒就不好,不是憋悶,就是疼痛難忍,或者老是心慌。那麼我們該怎樣養心呢?

◎靜心、定心、寬心、善心

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淡虛無”,即達到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生活中我們要做到靜心、定心、寬心和善心。

靜心就是要心緒寧靜,心靜如水,不為名利所困擾,不為金錢、地位勾心鬥角,更不能為之而寢食不安。

定心就是要善於自我調整心態,踏實度日,莫為瑣事所煩憂。豁達樂觀,喜樂無愁。縱有不快,也一笑了之,豈非愜意?

寬心就是要心胸開闊。宰相肚裏能撐船,心底無私天地寬。讓寬鬆、隨和、寧靜的心境陪伴你,快樂每一天。

善心就是要有一顆善良之心,時時處處事事都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好善樂施獻愛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自己的心境也會得到慰藉。

◎通過飲食來保護心髒

合理的飲食能預防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病率。平時飲食要清淡,因為鹽分攝入過多會加重心髒的負擔;不要暴飲暴食,要戒煙限酒;多吃一些養心的食物,如杏仁、蓮子、黃豆、黑芝麻、木耳、紅棗等。

對於已經患心髒病的人來說,一定要避免大喜與暴飲暴食,否則可能會有猝死的危險。

所謂“大喜傷心”,太高興了會讓人心氣渙散,又吃了很多東西,就會出現中醫裏“子盜母氣”的狀況。

“子盜母氣”,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來說明五髒之間的病理關係。在這裏子是指脾胃,母指心,也就是說,脾胃氣不足而借調心之氣來消化食物。

如果一個人本來就有心髒病,太高興心氣已經渙散了,然後這個時候又要暴飲暴食,脾胃的負擔超負荷了,隻好“借用”心氣來消化這些食物,心氣必然虧虛。因此,心髒病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在這個時候往往會突然發病,這就是樂極生悲了。

◎夏季尤其要養心

按照中醫的理論,季節和五行五髒是有所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髒腑為“心”,所以養心也成為夏季保健的一大關鍵點。生活中要注意戒煙限酒,不要飲濃茶,保證充足的睡眠。

還要多喝水,多補水,因為夏季出汗較多,如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會引起血液中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流緩慢,造成血管栓塞,極易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和心髒猝死。所以,不要等到口幹舌燥時再喝水,要養成睡前半小時和清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的習慣。

另外,還要避開“魔鬼時間”。一天24小時中,上午6~11點是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峰時間,醫學上稱它為“魔鬼時間”。因此,患有冠心病的人清晨不宜做劇烈運動。

2.保肝護肝,遠離肝病

肝為“將軍之官”,對人體健康具有總領全局的重要意義,我們要嗬護好自己的肝髒,切勿因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使肝髒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要有兩大功能,即主藏血和主疏泄。

肝主藏血一部分是滋養肝髒自身,一部分是調節全身血量。血液分布全身,肝髒自身功能的發揮,也要有充足的血液滋養。如果滋養肝髒的血液不足,人就會感覺頭暈目眩、視力減退。

另外,肝脈與衝脈相連,衝為血海,主月經,當肝血不足時,衝脈就會受損,於是女子容易出現月經不準、經血量少色淡,甚至閉經的情況。

肝調節血量的功能主要體現在:肝根據人體的不同狀態,分配全身血液。當人從安靜狀態轉為活動狀態時,肝就會將更多的血液運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以供所需。

當肝的藏血功能出現問題時,則可能導致血液逆流外溢,並出現嘔血、月經過多、崩漏等病症。

肝主疏泄的功能即肝氣宜泄,這個功能其實與肝主藏血的功能是相輔相成的。“氣為血之帥”,肝氣疏通、暢達,血就能順利地流向身體各處,如果肝氣淤滯,則血流肯定不暢,不能供給全身,就會導致全身乏力、四肢冰冷等症狀。如果肝氣長期淤滯,全身各組織器官必然供血不足,影響它們的生長和營運功能,這樣,體內毒素和產生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堆積在體內,就會發展成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聞之色變的“癌”。

一個人怒氣衝天,實際上就是肝功能失調的表現。謀略、理智沒了,全靠情緒去做事,這就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後果。所以在這裏要強調的是,要想發揮聰明才智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肝的功能正常。

保養肝髒,最好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時睡覺。但是對於很多經常應酬的人來說,夜裏一兩點鍾可能正在興頭上,一筆生意就要談成了,精神正處於很興奮的狀態,根本不可能睡覺。其實,這是非常傷肝的,現在有很多人得乙肝、脂肪肝,就是因為不注意養肝造成的。

此外,肝髒在五行中對應“木”,而春季為草木繁榮的季節,生發之際易造成肝氣鬱結。所以春天一定要注意養肝。那麼該怎麼養呢?

(1)不要生氣

因為怒傷肝,所以要時時保持好心情,遇到不高興的事情要學會放鬆,找到自己最能發泄情緒的方式。

(2)找個好的環境居住

居住在藍天白雲之下,青山綠水之間最好,如果住在城市中,可以多去公園轉轉,那裏有草有木,環境幽雅,空氣新鮮,對健康有益。

(3)吃對食物養肝

養肝的食物有蛋類、瘦肉、魚類、豆製品、牛奶等,它們不但能保持肝髒所需的營養,而且能夠減少有毒物質對肝髒的損傷,幫助肝細胞再生和修複。

(4)運動養肝

運動方式以緩慢柔和最為適宜,如太極拳、太極劍、漫步等。

(5)保持小便通暢

小便通暢則人體水液代謝和肝功能就會正常。而保持小便通暢的方法是少食。

另外,小便時不宜過度屏氣用力,因為這樣容易造成大腦一時供血不足而突然暈倒。

而飽時氣血充足,老年男性可以保持站立解小便,饑餓時宜蹲式排尿,這有利於肝髒的養護。

3.脾髒功能變弱的信號:糖尿病、啤酒肚

脾在人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怎麼理解這個“後天之本”呢?

不妨想一想土地。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汽車、電腦、高樓等,但是這些不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沒有這些人類照樣生活了幾千年,那麼什麼才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呢?那就是土地,離開了土地,人類將麵臨毀滅。

在中醫理論中,脾屬土,它就是人的後天之本,是人體存活下去的根本。

◎脾的主要功能

脾主運化,把水穀化成精微並吸收,轉換成氣血津液,傳輸至全身,保證人體的正常運行。

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液為涎”,因此,要觀察脾的運化功能是否正常,很簡單,看嘴唇就行了。脾的運化功能好,嘴唇就會很滋潤,很豐滿,否則就會比較幹癟。“在液為涎”也很好理解,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小孩流口水,衣服前麵一塊總是濕的,還有一些大人,中風後也會流口水,這都是由脾虛所導致的。

另外,“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也就是說,身體出現莫名的消瘦、流口水、濕腫等症狀,都是屬於脾病,從脾上來治療肯定是沒錯的。

脾還有統血的作用,就是統攝、約束血液行於脈內而不外逸。但是如果脾氣虛弱,失去了約束血的力量,就會出現一些出血病症,如皮膚紫癜、產後出血不止,嘔血、便血、尿血等。治療脾虛引發的出血症狀重點在於補脾氣,中成藥“歸脾丸”就是治療這類出血症的有效藥物。

◎常見的脾病——糖尿病

對於現在的人來講,最常見的脾病就是糖尿病。人的脾本來應該把精華送給心肺,但是脾卻不好好工作,褻瀆職責,把這些精華往下送,結果人體所需的糖分都從尿液走了,使肌肉不能正常運作。

飲食不當、運動不足是糖尿病致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飲食不當最為重要。經常買菜的朋友可能知道,現在的菜市場菜樣豐富,很多菜不管什麼季節都有,乍一看市場豐富了,卻不知這在無意中違反了自然植物的生長規律,反季節的蔬菜、水果與自然的五行之氣相駁,對人體的健康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久而久之便有可能形成致病因素。

而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特別是某些國外的生活方式進入中國人的生活,這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不合理就有可能成為致病的原因。比如,飲料的食用當以自然鮮榨為好,但加工過程中加入了添加劑和防腐劑或者香精、色素等,對脾髒就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很多人喜歡喝帶氣的飲料,覺得爽口、過癮,殊不知其所帶的氣體對人體的脾髒是非常不利的,會損害脾髒的機能。

有胃病的人喝了帶氣的飲料就會引起胃部的不舒服,甚至胃痛,沒有胃病的喝多了這種飲料也容易發胖,其原因就是人的脾髒機能受到了影響。因此,反季節的蔬菜、蔬果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建議朋友們少吃,最好不吃。啤酒對人體的脾髒也是有害的,多喝不利於人體健康,啤酒肚就是脾髒變弱的一個信號。

多運動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脾主運化,也就是幹活的,如果你不讓脾幹活了,反而會對它的損害更大,所以預防糖尿病就要注意鍛煉,吃好睡好運動好,這樣糖尿病就不會再侵擾你了。

◎思慮傷脾

中醫也有“思慮傷脾”之說,思慮過多就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導致脾胃呆滯、運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從而出現食欲不振、胸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症狀。所以緩解壓力就可以健脾,那麼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減壓呢?下麵幾種對策,你不妨試試看:

(1)“笑一笑十年少”,“哭一哭也無妨”

當自己感到鬱悶時能夠“笑一笑”當然是最好的,實在笑不出來的時候就“哭一哭”。在傳統觀念中,男人哭泣被認為是軟弱的表現,是會被人瞧不起的。但是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眼淚能殺菌,“哭”是一種極好的情緒宣泄方式,而且比其他的宣泄方式更有益於身體健康。所以男人感到壓抑時應該盡量放聲痛哭,如果怕沒麵子可以找個沒人的地方痛快地大哭一場,等情緒好轉後再樹立自己的男子漢形象也不遲。

(2)多聽悅耳動聽的音樂

悅耳動聽的音樂會通過人的聽覺影響大腦皮層,使內分泌係統更多地分泌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和酶,所以當一個人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呼吸就會加深,神經就會鬆弛,疲勞便得以消除。

(3)勞逸結合,疲勞時學會放鬆

每個人都有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在自己情緒低落或精力不足的時候,要讓自己充分放鬆,不要過度強迫自己拚命蠻幹。

(4)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自言自語

因為自己的聲音有一種使人鎮靜的作用,可以產生安全感,所以在感到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自言自語一會,這可以發泄思想和感情上的壓抑,從而獲得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的平衡協調。

(5)降低對自己過高的期望值

每個人都想更好、更快、更完美地做事情,因此便會不斷地給自己設定目標,這自然會給自己帶來壓力和煩惱。因此,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不要忘了:健康才是事業發展的本錢!

4.補肺護肺,長壽之本

古時候有“懸命於天”之說,很多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不科學。其實古人所說的“懸命於天”不是說命運由上天決定,而是由肺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