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魚淮杞湯
原料鰱魚1條約400克,淮山25克,杞子20克,桂圓肉15克,精鹽、蔥、薑、味精各適量。
製法
①將鰱魚去鱗,除去內髒洗淨後,切成塊狀,用熱油爆炒,放少許薑絲和紹酒後撈起。②將魚及洗淨的淮山、枸杞子、桂圓同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滾後用小火煲2個小時,調味後即可食用。
特點肉嫩,湯鮮。主治身體虛弱、腎功能低。
燉鱔魚
原料鱔魚1條約100克,淮山50克,杞子50克,肉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北芪15克,鹽、蔥、薑、味精、料酒各適量。
製法
①將鱔魚先用滾水拖過,去掉鱔身上的黏液,使鱔體內血液凝結,拖過水後方才可以開鱔肚,去腸髒,但不要去掉鱔內的血。②將洗好的鱔切成段,用薑絲和紹酒拌勻,放入燉盅內,再放入北芪、淮山、杞子、肉蓯蓉、巴戟天,加入清水(如能飲酒的,可加入酒與水各半),隔水燉4個小時放少量鹽後就可以喝湯食魚。
特點肉嫩,湯濃。主治腎虧陽虛、精神不振、風濕。
何首烏牛肉湯
原料何首烏20克,牛肉200克,黑豆100克,桂圓肉10枚,紅棗10枚,鹽、蔥、薑、料酒各適量。
製法
①將何首烏洗淨,放湯鍋中,加800克水,大火燒開,改小火慢煮,煮成2杯水待用。
黑豆洗淨,用溫水浸透泡軟。②紅棗及龍眼肉洗淨,紅棗去核。③將牛肉洗淨,切成大片放入鍋中,加清水煮開,除去浮沫放入少許紹酒,將何首烏水、黑豆、紅棗、龍眼肉一起放入湯中煲2個小時,離火後飲湯食肉,紅棗及黑豆也一同吃,療效更佳。
特點滋補強身,軟糯嫩爛。主治發須早白、血虛頭暈。
杞 子 燉 雞
原料杞子10克,雞半隻約300克,火腿25克,料酒、味精、蔥、薑各適量。
製法
①將雞洗淨與杞子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到浸沒的程度,煮開後除去泡沫和浮油,用中火煮30分鍾。②將雞肉去骨後放入碎火腿,用小火煲2小時,吃前可放少量蔬菜,但不可煮太長時間。
特點肉鮮菜嫩,滋補心身。主治虛勞、心痛、腰酸。
杞子燉羊腦
原料杞子50克,羊腦1副(250克),蔥、鹽、薑、紹酒各適量。
製法
①將羊腦洗淨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的水,並放幾片薑及少許紹酒。②將杞子洗淨後放入燉盅內,隔水用小火燉2~3個小時,調味後可以食用。
特點風味獨特。治療血虛頭痛、癲癇等症。
玄參燴豬肝
原料豬肝500克,玄參20克,醬油、糖、薑、蔥、植物油各適量。
製法
①將豬肝洗淨放入清水中煮開,除去泡沫,並把玄參同時放入用小火煲1個小時,將豬肝撈出,切成小片備用。②大勺放火上,加入油燒熱,下蔥、薑熗鍋,待出香味放入豬肝片、少許醬油、糖,加原汁少許,大火燒開,改小火慢燉,見汁濃稠,用水澱粉勾芡即可食用。
特點風味獨特,豬肝嫩爛。主治慢性結膜炎、虹膜炎。
豬肝枸杞湯
原料豬肝150克,雞湯4碗,枸杞葉250克,薑絲、精鹽、料酒、醬油各適量。
製法
①將豬肝洗淨後,切成片狀,用薑絲和紹酒拌勻,枸杞葉用水洗淨待用。②豬肝和枸杞葉用滾水燙一下。將雞湯放入鍋內煮開,調味後放入豬肝和枸杞葉,稍煮一下即可食用。
特點味濃醇,肝酥爛。主治貧血、視力衰退。
裏脊薏米湯
原料裏脊肉250克,薏米50克,香附子7克,味精5克,精鹽5克,紹酒10克,生抽10克。
製法
①將薏米洗淨,去皮,在熱水中浸一夜。②將裏脊肉洗淨,切成片,用紹酒、生抽拌勻,放置20分鍾。③香附子放紗袋內紮緊,與薏米一起放入鍋中用清水煮,大約1小時左右,取出香附子紗袋,倒入拌好的裏脊肉,大火燒開,小火慢燉15分鍾,調味後即可食用。
特點湯濃味鮮,肉酥嫩。可治風濕、腹瀉。
珧柱燉田雞
原料田雞500克,江珧柱50克,冬瓜400克,薑少許。精鹽、味精、紹酒、醬油、高湯各適量。
製法
①將活田雞洗淨,去外皮,去內髒,切成小塊,放入滾水中汆一下,控淨水備用。②江珧柱用水浸軟,洗淨後撕成絲狀待用。③將冬瓜去皮洗淨,切片放入燉盅底部,再依次將田雞、薑及江珧柱放入盅內,加進適量水和高湯蓋上盅蓋,燉約2個小時左右,調味後即可食用。
特點味濃汁鮮,肉酥爛。有治尿少、水腫之功效。
燴 鱔 魚 絲
原料鱔魚500克,紹酒、醬油、醋、鹽、澱粉、紅糖、醋適量。
製法
①將鱔魚剔去骨頭,除去內髒、頭和尾,洗淨後切成細絲。②放入油鍋內煸炒,放少許紹酒,再放醬油、醋和紅糖,加水煮熟,收汁前加生粉勾芡,即可食用。
特點口味獨特,主治營養不良性水腫。
栗子燉山藥
原料栗子250克,香菇5克,山藥300克,地黃15克,茯苓8克,醬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①將栗子浸熱後,軟後去皮,山藥去皮切2厘米厚片狀,浸水,香菇泡軟後切成絲,茯苓浸水待用。②用熱油炒山藥,香菇、栗子,加入浸香菇用的水、醬油及茯苓、地黃,用小火燉到栗子軟後,放鹽、味精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