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心血管病的科學防治(16)(1 / 3)

雙異丙吡胺適用於哪些心律失常的治療

雙異丙吡胺,也叫丙吡胺、達舒平。它可阻斷細胞膜上的鈉通道,而且有膜穩定作用,亦有阻斷迷走神經的作用。對心髒傳導係統的作用,取決於此兩種作用的綜合效應,可抑製心房、心室、浦氏係統及房室旁路的傳導,但有時可加快房室結傳導(尤其是在治療心房撲動、心房顫動時有加快心室率的不良反應)。對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新近發生的心房顫動、心房撲動、陣發性室上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征伴發的室上性心律失常等)及室性心律失常(如單源、多源性頻發室性早搏及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均有較好療效。但由於雙異丙吡胺減弱心髒收縮力及阻斷迷走神經的作用較強,使其在臨床上的使用受到限製。

雙異丙吡胺主要用於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而對於室上性心律失常,由於目前臨床上有許多療效較好的藥物(如奎尼丁、普羅帕酮、洋地黃及β受體阻滯劑等),因此很少使用此藥。

目前已多不主張使用靜脈注射製劑,通常采用口服給藥法,常用劑量為每次100~200毫克,每日4次。

美西律適用於哪些心律失常的治療,有哪些不良反應

美西律又叫慢心律,治療心律失常的作用與利多卡因相似,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室性早搏最常用的藥物之一。

美西律的作用機製是:①抑製心髒自律性,以心室肌和浦氏纖維為主,對心房肌和竇房結細胞的作用較輕。②抑製心室的應激性,提高致顫閾。③縮短受損的浦氏係統的傳導,改善單向傳導阻滯而使折返激動中止。④抑製交感神經中樞,減少其傳出衝動。對某些患者,能促進房室結傳導。這在治療心律失常中都起一定作用。

美西律適用於各種室性心律失常(如過早搏動、心動過速及室顫等),尤其是洋地黃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或心髒手術所引起者,對應用利多卡因治療無效的患者,往往有效,有效率50%~60%,尤其適用於頑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長期治療。口服常用劑量100~200毫克,每日3次;靜脈負荷劑量在12小時內給予1200毫克,靜脈維持量為每12小時給予250~500毫克。本藥口服吸收完全,口服後30分鍾起效,約持續8小時,中毒血藥濃度與有效血藥濃度接近。

美西律的常見不良反應如下:

(1)心血管係統:低血壓、心功能不全、室內傳導阻滯和緩慢性心律失常。

(2)神經係統:視力模糊,眼球震顫,複視,發聲困難,震顫,頭暈,感覺異常和精神症狀。

(3)消化係統:惡心嘔吐。

對不良反應的處理包括:①嚴重心血管反應須停藥。②一般反應可給予對症治療。

維拉帕米適用於哪些心律失常的治療

維拉帕米也叫異搏定、戊脈安。能抑製心肌及房室傳導,減慢心率,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及腎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緩和的降低血壓等作用。目前,臨床上主要用於以下幾種心律失常治療:

(1)維拉帕米可使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轉複為竇性心律。

(2)終止各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特別是由於折返機製所產生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3)對預激綜合征中具有正常QRS綜合波的心動過速有效。

(4)維拉帕米對室性心律失常療效較差。此外,重度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不能用,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不能用。

給藥方法與劑量:①口服。開始40~120毫克/次,每日3~4次,維持量每次40毫克,每日3次,2~4周為1個療程。②靜脈注射。5~10毫克/次,隔15分鍾可重複1~2次,如仍無效即停藥,控製症狀後改為口服。

該藥口服一般耐藥性良好,偶見胸悶、口幹、惡心、嘔吐、腹脹、便秘、頭暈等。靜脈注射時可出現低血壓、房室傳導阻滯及竇性心動過緩;心功能不全者可致心力衰竭和低血壓。

阿替洛爾適用於哪些心律失常的治療,有哪些不良反應

阿替洛爾又叫氨酰心安,是一種心髒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對血管和支氣管的作用很小,具有抗腎上腺素類藥物的作用,如果用量過大對心肌也有抑製作用。常用劑量為125~250毫克/次,每日1~3次。根據病情進行增減,2周後按療效及耐藥性可增至每日50~100毫克。本藥有明顯減慢心率的作用,因此臨床上主要用於糾正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洋地黃類及兒茶酚胺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也用於高血壓、勞力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