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適用於哪些心律失常治療,如何使用
利多卡因也叫賽羅卡因,屬Ⅰb類藥物,可抑製細胞膜上的鈉通道而具有膜穩定作用。在缺血損傷部位,此種作用較明顯,可縮小正常組織與缺血組織之間的傳導差異及不應期的不一致性,並可減輕浦氏纖維的單向阻滯現象而防止折返激動的產生。利多卡因還可降低心肌的自律性,提高心室致顫閾值,從而減少室顫的發生。臨床研究證明,利多卡因的上述作用隻表現在心室肌及浦氏纖維,而對竇房結、心房及房室結無影響。因此,利多卡因隻對室性心律失常有效,而對房性心律失常無效。近年來還發現,利多卡因對房室旁路不應期有一定的延長作用。因此,對預激綜合征伴發的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的療效。
目前認為,利多卡因具有安全有效、作用快、消失快等優點,是治療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線藥物。
用量與用法:首先靜脈注射一個衝擊量,以1毫克/千克體重或50~100毫克,在1分鍾內注射完畢,繼之以1~4毫克/分鍾的滴速繼續靜脈滴入。在持續靜脈滴注過程中,如病情反複,可再靜脈注射25~50毫克,但應注意1小時內總量不可超過300毫克。待病情控製後,改用美西律、普羅帕酮或妥卡胺等藥物進一步維持治療。肌內注射給藥,1次注射劑量為200~300毫克,15分鍾左右達有效治療濃度,可維持療效30~60分鍾。此法一般僅限用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轉院途中。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在使用利多卡因時,部分患者可出現欣快,定向力障礙,出汗,肌肉震顫,肢體發麻,言語含糊,視力障礙,意識模糊,嗜睡等,嚴重者可出現抽搐、昏迷,甚至呼吸抑製等中樞神經不良反應。此外,利多卡因也可引起心髒不良反應,如低血壓、休克,偶爾可引起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等。當劑量過大時,尚可減弱心肌收縮力,但均較少見。隻要給藥適當,一般不會發生。為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用藥時應注意選擇對象,對於原有病竇綜合征、嚴重房室傳導阻滯者應禁用;對於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及老年人,應減少用量;對於原有精神障礙者,也應慎用;對本藥過敏者罕見,如有過敏史者,亦應禁用。
應用利多卡因應注意什麼
(1)對竇性心動過緩伴有頻發室性早搏者,應首先應用阿托品靜脈注射,每次03毫克,如無效且有血流動力學障礙者,可考慮在心房起搏後再用利多卡因。
(2)治療劑量的利多卡因對心髒功能影響很小,但如已有心功能不全,常規劑量也會抑製心肌收縮力。因此,1次用藥量宜小;持續靜脈滴注時間不宜過長。
(3)加速性室性心動過速誘因常為竇性心動過緩,應先用阿托品;由室性早搏誘發時,可靜脈注射1~2次常用量,通常此種心律失常會很快消失,無須持續靜脈滴注,但心電監護至少需24小時。
(4)心肌梗死時,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應用利多卡因的療效隻有80%左右,少數病例須持續靜脈滴注才能控製發作。無效病例可改用靜脈注射普羅帕酮或普魯卡因胺。如伴有血流動力學障礙,應立即電擊複律。
(5)對原發性室顫,監護室搶救主要以電擊複律及腎上腺素為主,利多卡因隻在明確為室顫,且電擊無效時才考慮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