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科學嗬護你的心髒(6)(1 / 3)

花生仁為什麼能預防冠心病

美國某醫院的研究人員曾對三萬多人進行調查,發現那些從未患過心髒病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周都有食用花生仁或花生醬的習慣。而完全不吃花生仁的人比常吃花生仁的人患心髒病的機會要多1倍。由此推測,花生仁有預防心髒病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花生仁含有可以預防心髒病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都屬於人體內的脂肪,但後者經常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狹窄甚至阻塞,從而發生心血管病。而不飽和脂肪酸卻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含量,有效程度達12%~15%。此外,花生纖維組織中的可溶性纖維,被人體組織吸收時,可溶性纖維會像海綿一樣吸收液體,進而膨脹成膠滯體,隨糞便排出體外。當這些物體經過小腸時會與膽汁接觸,吸收膽汁中的膽固醇,從而可使膽固醇的含量降低。花生仁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它可以使血小板沉積在血管內的數量減少,使血管保持柔軟,不易硬化,患冠心病的機會自然也就減少了。

除花生仁外,某些堅果,如核桃仁、鬆子仁、榛子仁等與花生仁一樣,亦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它們同花生仁一樣含有維生素E,可以抗脂肪氧化,抗自由基,故有人建議要多食堅果,這樣才有助於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吃雞蛋會引起心髒病嗎

雞蛋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深受人們歡迎。但也有人擔心雞蛋黃含有豐富的膽固醇,吃後會引起動脈硬化,進而發展為心髒病。就此問題研究人員作了探討。美國學者列弗林對116名32~60歲血脂正常的男性進行觀察,半年內讓他們每日吃2個雞蛋,6個月後複查,結果顯示血脂仍在正常範圍。美國癌症學會調查了八十餘萬人的飲食習慣,觀察期長達6年,將每周吃雞蛋在4個或4個以下,與吃5個以上雞蛋的人進行比較,其結果是前者心髒病的病死率反較後者為高。有人在為四百餘名超重的中年警察製定食譜時,規定每日吃幾個雞蛋,8年後調查發現,這些人中竟無一人發生心髒病。這些都說明,吃雞蛋不僅不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反而對動脈有保護作用。原因在於雞蛋雖然膽固醇含量很高,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使膽固醇脂化,使之變得穩定,不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同時,雞蛋中含有的膽固醇量,還遠遠不足以影響到一個人的血液膽固醇濃度。專家認為,膽固醇值在正常範圍的人,每日吃2個雞蛋,血液膽固醇增加的量不可能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更不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因此,每日吃2個雞蛋是有益於健康的。

但應該注意的是,已經有高膽固醇血症的人,尤其是重度患者,由於其膽固醇代謝已經發生障礙,對外源性膽固醇的耐受性較差,則應當少吃,或采取吃蛋白不吃蛋黃的方法。

喝牛奶對心髒養護有何作用

牛奶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每100毫升牛奶含有蛋白質33克,鈣130毫克,膽固醇13毫克。由於牛奶中膽固醇含量較少,且鈣及膽堿可減少膽固醇,促進其從腸道排出;牛奶經過發酵(如酸牛奶),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因此目前普遍認為,牛奶有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牛奶中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有抑製交感神經的作用,有助於維持人體的生理、心理平衡。蛋氨酸還有促進鈣的吸收和預防感染的作用。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有清除血液中過量鈉的作用,有助於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發生。

目前普遍認為,牛奶是鈣的最好來源。鈣是骨骼和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參與許多重要的生化反應,對血脂和蛋白質含量有明顯影響。當缺鈣時,會使血清的磷脂、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脂)含量增高。國外有人進行人體短期試驗發現,每日膳食中加入266克鈣,可使血清膽固醇降低。高脂血症患者每日補充800毫克鈣持續1年,觀察結果表明,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脂)含量顯著下降,而對照組則無變化。另有資料表明,鈣的攝入不足,是導致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喝牛奶既可補充營養素,增強體力,又可降低膽固醇,對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牛奶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所以經常喝牛奶有益於健康。

吃大蒜對心髒養護有何益處

大蒜除具有消炎、解毒、抗癌等多種藥理效能外,還可防治心血管病。其作用機製是:

(1)大蒜是有效的血小板解聚劑,能使血流通暢,有效地防治血栓性疾病。Chester等製取了大蒜精油,檢出其主要含有甲基烯丙基二硫、二烯丙基二硫和蒜堿。日本學者在此基礎上研究證明,甲基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二硫有很強的抑製血小板聚集作用,對已聚合的血小板有明顯的解聚作用。另有學者比較了大蒜精油與其他血小板抑聚劑的作用,發現大蒜精油的作用僅次於前列腺素E,而比蔥頭油精、雙嘧達莫、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都強。因此,大蒜能使血流暢通,有效防治血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