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科學嗬護你的心髒(2)(3 / 3)

④散步的速度應因人而異。分為中等速度和快速步行兩種。中等速度的步速為每分鍾110~115步,每小時3~5公裏;快速步行每分鍾120~125步,每小時55~60公裏。年老體弱者宜采取中等速度。

⑤每次散步時可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適當休息1~2次,每次3~5分鍾,以後可循序漸進地增加步速和持續時間。

慢跑鍛煉對心髒養護有何益處

慢跑運動是一種運動量大於散步的鍛煉方法,與步行不同的是下肢負荷大,速度快。

慢速較長距離的跑步,能使肺泡有充分的活動,可有效地防止肺組織彈性的衰退。慢跑時吸入的氧氣量比靜坐時多8倍。長期堅持慢跑鍛煉的60~70歲的老年人,其肺活量比一般老年人大10%~20%,其呼吸功能則與40~50歲的中年人差不多。慢跑鍛煉不僅可促進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明顯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營養狀況,還可降低血液膽固醇,並增加抗動脈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利。由此可見,慢跑鍛煉對心髒養護大有益處。

慢跑時先應做好準備。跑步時穿的衣服和鞋襪雖然不必十分講究,但要以寬鬆輕便為宜,跑步時應堅持輕鬆的步伐,注意地麵平整與否和環境中是否有影響跑步的障礙物,以免發生意外傷害。為了適合於老年人鍛煉,近年來有人提出散步與跑步交叉進行的鍛煉方法,這種鍛煉方法的特點是將耐力與強度相結合,克服單純跑步的弊端,值得提倡。

慢跑能加速冠狀動脈血液循環,減少心髒病的發生。有鍛煉習慣的人可以采取慢跑進行有氧鍛煉,但跑步畢竟是一種消耗很大的運動,對體質較差、無運動基礎的人,不宜采取這種運動,以免發生意外。

騎自行車鍛煉對心髒養護有什麼好處

騎自行車鍛煉對心髒的作用,與跑步、遊泳類似,可增強心髒功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血管彈性增加。因此,騎自行車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項目。

在我國,家庭中大多有自行車,它既是簡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又是體育鍛煉的簡易器材。借助騎自行車上下班鍛煉身體,優點是簡便、隨意,既節約時間,又有運動之效。騎自行車鍛煉前應調整好車座的高度和車把的彎度,騎行中保持身體稍向前傾,避免用力握把。若專門以騎自行車為鍛煉方式者,應避開上下班人員流動的高峰期,或把鍛煉地點安排在運動場內進行。在交通路鍛煉時,路上車輛行人較多,車速不宜過快,要遵守交通規則,以免發生交通事故。遇刮風、下雨、下雪等氣候異常時,不宜騎自行車鍛煉。至於騎自行車鍛煉的距離和速度,可參考步行鍛煉的距離和速度加倍進行。

在一些健身房內,設有自行車測功計(簡稱功率車)或固定的自行車台,是室外運動的一種補充手段,其鍛煉效果與室外騎自行車相同。這些運動器械不僅對下肢肌肉是一種力量性訓練,而且對心血管係統也是一種耐力性有氧訓練。鍛煉時可采取間歇運動逐步增量法,每運動3分鍾,就地休息3分鍾,然後再進行,並逐步增加運動量。鍛煉的時間應以稍感疲勞為宜。

遊泳鍛煉對心髒養護有何作用

遊泳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它適合於中老年人進行鍛煉,尤其適合於體重較重,需要減肥的人。它能使人體的生理功能,特別是心肺功能增強,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從而起到健身的作用。

遊泳的水溫多在30℃以下,屬冷水浴場。冷水對人體的物理、化學刺激,可使血管發生收縮與舒張變化,引起心率和心髒收縮力改變,從而增強心髒功能。

水壓可改善心肺功能,人站在齊腰深的水中,胸部受到一定的壓力,呼吸肌的舒張功能受到限製,必須加深呼吸才能完成呼吸動作,從而使呼吸肌得到鍛煉。水中的靜水壓力作用於體表,可使中心血容量增加,促使大量的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到心髒,心髒再把大量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從而增強了心肺功能。

水的浮力作用有利於關節肌肉鍛煉,使腰椎、四肢關節的活動增加,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全身關節的靈活性,身體可得到協調的鍛煉,從而使心肺功能增強。

水中的元素,特別是無機鹽,對人體能產生有益的刺激。人在含鹽較多的大海、鹽湖、礦泉湖中遊泳,其中的物質刺激皮膚末梢神經和周圍血管,具有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遊泳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鍛煉項目,如能學會遊泳,將受益匪淺。遊泳不僅能潔身淨體,消除疲勞,而且也使人在優美的景色、充足的陽光、清新的空氣環境中消除緊張心理,有利於對心髒的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