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由於環境的特殊性,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應集體或結伴而行,不要單獨行動。其次,由於體溫和水溫有差異,為了縮小差異就必須做好入水前的準備活動,使身體逐漸適應後再下水,以防肌肉痙攣或受涼感冒。第三,同其他任何一種鍛煉項目一樣,遊泳的速度、距離、時間要量力而行。第四,要熟悉遊泳池的環境,避免不應有的事件發生。
練養生功能防治心血管病嗎
現代實驗觀察證明,養生功作用廣泛,對人體多係統均有調節作用。長期練功,可以擴張冠狀動脈,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壓,減少心絞痛發作,同時還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調節脂質代謝和糖代謝。所以,養生功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較為適宜。但是練養生功隻能作為防治心血管病的一種輔助措施,同時還要配合藥物等治療。
練養生功總的要求是放鬆、人靜、意守丹田。練功的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以15~30分鍾為宜。
(1)常練的養生功
①放鬆功。又稱調息功,以誘導肌肉和精神放鬆為主。適用於一般身體虛弱的慢性病、手術後、痙攣性麻痹等患者,也可作為內養功的準備階段。
練功時,采取自然仰臥,排除各種雜念,雙眼緊閉,自然呼吸。呼氣時默念“鬆”,吸氣時默念“靜”,並主動使全身放鬆,每次練功20~30分鍾。1周後使呼吸逐漸柔和、細長,每次練功時間可適當延長。
②內養功。內養功以調心和調息為主。適用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肝炎、頑固性便秘、慢性消化不良、肺氣腫、高血壓病、冠心病、神經衰弱等患者。
內養功除采用仰臥式外,還可采用側臥式或坐式。姿勢擺好後,開始用鼻呼吸。吸氣時舌頂上顎、稍停,而後將舌放下,將氣緩緩呼出;呼氣要求自然,慢、細、勻、長而不能憋氣。呼吸時加默念字句,如“自己靜”。念“自”字時吸氣,念“己”字時停頓一會兒,念“靜”字時呼氣,同時意守丹田或意守其他部位。
③強壯功。強壯功以調心與調身為主,適用於神經衰弱、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及一般身體虛弱、便秘等患者。
強壯功做功與內養功類同,除采取上述三種姿勢外,還可采取盤膝坐式或站式。年老體弱及肺結核患者可用靜呼吸法,用鼻自然呼吸,要求均勻細緩。神經衰弱、便秘等患者可用深呼吸法,呼吸深長,逐漸做到靜、細、深長、均勻。
臥式適用於久病體弱,陽氣虛衰的患者及各種慢性病患者。具體姿勢可分為右側位、左側位、仰臥位三種。坐式既適合健康人練習,又適用於恢複期患者康複訓練,有平坐式和盤坐式之分。
(2)心血管病患者練養生功的注意事項
①練功前的準備。必須在練功前30分鍾停止工作、學習,安靜片刻以穩定情緒。如果情緒無法穩定或在練功前情緒過分激動者,不宜練功,待情緒穩定1~2小時後再練功,以免發生意外。排空大小便,放鬆衣褲,同時須注意保暖。飽餐後或饑餓時不宜練功。
②練功的要點。練功時全身肌肉、關節及情緒要放鬆,同時應思想集中,摒棄雜念,將意念與放鬆及呼吸結合起來,逐漸自然入靜,氣沉丹田,意守丹田,有意識地開始腹式呼吸。此時就會感到頭腦清醒,胸部舒暢。放鬆入靜呼吸和意守丹田要按順序進行,不可操之過急。
③練功效果的評定。有效的練功後,患者會感到頭腦清爽,胸部舒暢,疲勞消失,症狀減輕,同時食欲增加,大便通暢。
④練功中或練功後的不適反應。有些患者在練功時或練功後出現頸、腰、肩或四肢酸脹僵硬感,這是練功姿勢不自然所造成的,在調整姿勢後,這些現象就會消失。有些患者在練功時或練功後出現胸悶、心悸、氣促、不能平靜,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做好練功前的準備,操之過急,可休息片刻,待心平氣和後再練功。有些患者在練功時就出現頭暈頭漲,煩躁不安等現象,這主要發生在初學者,急於求成,或不領會練功要領。在慢慢領會練功要領並堅持練功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消失。
打太極拳對心髒養護有什麼好處
打太極拳是一種重要的強身手段,對心髒養護有重要作用。
太極拳的流派較多,各有特點,式樣也有新老之別。國家體委根據流行最廣的楊氏太極拳,改編成八十八式太極拳。該拳法的特點是運動柔和、放鬆,適合於年老體弱者健身,對於高血壓、心髒病和慢性氣管炎等有較好的預防作用。有人曾組織14名冠心病患者進行太極拳鍛煉,並追蹤5年,發現顯效和有效者9人,占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