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科學嗬護你的心髒(2)(2 / 3)

(2)嚴格控製運動量:要根據自身的心肺功能,確定適當的活動量。運動量的大小以不引起心前區不適或極度疲勞為度。如果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即刻發生麵色蒼白、發紺、氣短等,並且曆時10分鍾以上,說明運動量過大,應適當調整運動強度。

(3)掌握循序漸進和持之以恒的運動鍛煉原則:運動時要由弱到強,不要突然從事劇烈運動。由於運動效果的產生需要一定的刺激量,因此運動量也不能太小,過小的運動量起不到鍛煉的目的。運動鍛煉可根據體質,每日1次或隔日1次。每周少於2次者效果欠佳。

(4)其他注意事項:①避免進餐或飲濃茶、咖啡後立即進行鍛煉,也不宜在運動後立即進餐或飲濃茶、咖啡。②大運動量鍛煉時,不應穿得太厚,以免影響散熱,增加機體消耗,增加心率。③運動後不要馬上洗熱水澡或冷水浴,應休息15分鍾後洗浴。洗澡時水溫應控製在40℃以下。④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應視情況減少運動量或停止運動鍛煉。⑤感冒、發熱、身體不適時,應暫停運動鍛煉。

如何選擇運動項目

適當進行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心髒功能,防止原有病繼續發展,但是在選擇運動方式方麵應因人而異。以下幾種運動方式可供選擇:

(1)散步:散步運動量小,安全方便。長期堅持效果較好,所以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散步可以平素走路的速度為起點,循序漸進,逐漸加快速度。一般每天應散步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開始可走平路,以後可走一些坡路。散步是其他運動的基礎。

(2)慢跑:慢跑比較容易取得鍛煉效果,但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老年人體質較差或平時無鍛煉習慣者,不宜貿然從事;有過急性心肌梗死者絕不能跑,以免發生意外;慢跑者不應隨意加速,開始的距離和時間可短一些,以後慢慢適應。

(3)騎自行車:既可應用功率自行車在室內進行鍛煉,亦可應用家用自行車在道路上或運動場內進行鍛煉。但是,應嚴格限製距離和速度,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時間。

(4)打太極拳:打太極拳或舞太極劍時要求身心放鬆,動作柔和,舒展自如,剛柔相濟。這對於高血壓、冠心病者較為適宜。此外,老年迪斯科、逍遙步、門球等亦可選擇。

(5)遊泳:體力中等,原來會遊泳者可以參加遊泳。據報道,對中老年人來說,經6個月遊泳鍛煉後所取得的耗氧量方麵的變化,與急行鍛煉是相同的。但要注意遊泳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受涼。

(6)打乒乓球:運動量可大可小,最高心率不超過120次/分鍾。作為醫療體育應用,運動量一般控製在心率100~110次/分鍾。缺點是情緒性較高,易引起興奮和激動。

(7)其他:如體操、武術等,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體質情況,適當選用。

散步對心髒養護有何意義

散步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它不僅能使四肢和腰部肌肉、骨骼得到活動及鍛煉,而且能改善心肺功能。

散步行走,可加強肺的換氣功能,提高肺活量,增加肺通氣量,使呼吸變得深沉。心肺功能得到鍛煉,有利於改善呼吸器官的功能。

散步行走,心肌加強收縮,心髒搏出血量增加,這對心髒是一種鍛煉。有人觀察到,每日堅持步行20分鍾以上者的心電圖,心肌缺血性改變的發生率較坐車者的發生率少1/3。散步行走能緩解血管痙攣,對高血壓患者有降壓作用。步行對脂質代謝有明顯影響,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助於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散步行走,可以使血小板黏附能力下降,對凝血機製產生有利影響,減少冠狀動脈血栓的形成。

散步有利於心髒養護是顯而易見的,但散步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散步的時間一般宜選擇在傍晚進行。

②散步的地點應選擇空氣新鮮、環境優美的地方,並且要劃定行走路線,測定路程的長度和確定休息的適當位置,以便掌握和控製運動量。

③散步持續的時間應根據體質狀態而定,最短不少於15分鍾,最長不超過1小時,一般以20~30分鍾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