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科學嗬護你的心髒(2)(1 / 3)

(1)舉重:近年來研究表明,舉重可以增加心肌功能,降低血壓,去除多餘脂肪,因此買一副啞鈴在家裏鍛煉是明智的方法。

(2)養寵物:飼養寵物現在已成為時尚,動物的陪伴還可緩解某些消極情緒,降低血壓。

(3)樂觀:對任何事情都應該抱著樂觀的態度,而長時間的情緒消沉和焦慮極易引發心髒病。

(4)參加活動:積極參加當地的公益活動或者加入某個俱樂部,可以減輕壓力。

(5)冥想:每日2次20分鍾閉眼冥想,可使人心境明亮,消除煩惱。

(6)補充輔酶Q10:輔酶Q10,是一種酶製劑,具有細胞代謝和細胞呼吸的激活作用,還可以作為重要的抗氧化劑和非特異性免疫增強藥。臨床上常用於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肝炎等的輔助治療。若每日2次在主食中加入50毫克的輔酶Q10將有利於心髒養護。

(7)變換工作:長時間從事高壓力的工作,很容易導致心髒病,不妨換個輕鬆的工作。

(8)旅遊:從自己的工作中走出來,到外麵的世界去散散心,可以減輕壓力。

(9)吃大豆:有學者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發現,豆類食品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髒。

二、運動養護

運動為什麼能延緩心血管係統衰老

國內外許多研究資料都表明,運動能推遲和減慢心血管係統的衰老過程。原因主要是由於運動時心髒射出的血量增加,流經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也成倍增加,心肌就能得到充足的營養素和氧氣,因此代謝得到改善,從而延緩心肌的老化過程。有資料顯示,經常鍛煉者的心髒血管口徑大,毛細血管豐富,所以供血充足,心功能也強。而長期不鍛煉者,心髒血管口徑不僅不會增大,而且較狹窄,輸送血液的毛細血管也很稀疏,這樣心髒容易疲勞,而且還會有供血不足的症狀發生。

有人曾對數百名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進行了測試分析。結果表明,運動可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下降。此外,運動時血流加速,膽固醇不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運動時肌肉的收縮對血管的擠壓,能有效地防止動脈硬化,增強血管壁彈性;運動時毛細血管大量開放,改善心肌和各組織的氧供;運動還能使淺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外周阻力減小,使心髒負擔減輕,心血管活動出現節省化現象,使心肌休息時間延長。

由此可見,體育鍛煉對增強人的心血管功能有顯著效益。心肺是主宰人體生命的主要器官,心肺功能好,對預防疾病和延緩衰老有積極作用。

運動對心髒養護有何意義

近年來研究證實,從事腦力勞動、久坐、缺乏體力活動等均與心血管病的發生有一定關係,而適當運動對心髒養護大有裨益。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減輕體重:運動可減少脂肪堆積,使體重下降。很多心血管病患者過於肥胖,過於肥胖者因心血管病病死率較體重正常的人高62%。

(2)促進新陳代謝:運動不僅可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還能增強脂質的氧化消耗,有利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3)增加冠脈流量:運動可以擴張冠狀動脈,改善血流灌注,增加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具有保護和改善心髒功能的作用。

(4)增強心髒負荷:運動可減少血小板聚集,提高纖溶係統活性,增強心髒對應激的負荷能力。

(5)降血壓:運動可降低血壓,而高血壓是心血管病的易患因素。

(6)消除疲勞:運動可使人放鬆情緒,消除精神神經疲勞,增強生活樂趣,這對心髒養護無疑將是有益的。

美國哈佛大學對1700名畢業生的調查報告顯示,積極參加運動的人很少患心髒病,而不參加運動就像吸煙一樣,是心髒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在歐美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由於動物脂肪、奶和蛋類的大量攝入,同時又缺乏運動和體力勞動,結果是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不發達國家。後來他們除了改變飲食結構外,還大力提倡體育運動。例如,美國前總統卡特,在掀起的群眾性體育運動中還親自參加長跑。從20世紀70年代起,由於美國重視體育運動,結果使全國心髒病的發生率下降了80%。

總之,運動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作用於心血管病發生和發展的各個環節,從而發揮其防病效應。

運動鍛煉時應注意什麼

運動有利於健康,但是過於劇烈的運動也會給人帶來不少弊端。運動鍛煉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準備運動和恢複運動:每次運動鍛煉都要做好準備和恢複運動,因為未經準備突然進行大運動量的活動,患有冠心病者容易引起心絞痛;未經恢複運動就突然停止活動,也易引起心髒不適,甚至暈厥。因此,運動鍛煉前要進行10分鍾左右的準備活動;鍛煉後,要進行10分鍾左右的還原活動,然後再靜止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