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治療癌症重在三“早”(2 / 3)

癌症的發展過程中,往往表現出種種症狀,不同的是,有的明顯,有的十分隱蔽。症狀出現的早晚,與癌的大小、部位也有重要關係。人體發生的各種惡性腫瘤,其中大部分是發生在身體體表或易於檢查的部位,便於早期發現。注意癌症的早期信號,及時發現,及時檢查,可以提高癌症的早期檢出率。

理論上多數腫瘤都有一個“可檢出的臨床前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可能有更多的腫瘤在發生浸潤前被檢出。如果腫瘤特異性抗原的發現與檢測的目標能夠實現,腫瘤的早期發現又將出現一個新局麵。新的生物分子技術可以用於測定特殊單克隆病灶,能夠從正常人群中篩選出易患癌症的高危人群,從而加強預防監測並將成為腫瘤早期診斷中可靠的根本性的診斷方法。

3.癌症早期發現的指導原則

癌症的早期發現,是指通過一些特殊的檢查和測試手段,在患者出現臨床表現而就醫之前就能及早地發現癌症的存在。常用而有效的途徑:一是普查;二是自查。

普查是醫務人員直接檢查或利用特殊儀器檢測有目的地以某些高危人群為對象,積極主動地爭取早期發現癌症病人的方法。像在食管癌高發區35歲以上成年人中開展的食管拉網細胞學檢查;在礦工中開展的痰液細胞學檢查;在40歲以上婦女中進行的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肝炎流行區甲胎蛋白(AFP)測定等,都是通過普查來發現早期癌症病人。

自查則是人們根據掌握的防癌知識,如我們上文中提到的癌症早期的征象等,積極主動地自我檢查或定期到醫院檢查,以期能在早期階段把癌症檢查出來,便於早診早治。像婦女對乳腺的自我檢查,有結腸息肉家族史者定期到醫院做結腸鏡檢查或大便潛血試驗等,都屬於這種情況。

為了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期病變,建議20~40歲的人每3年到醫院進行一次體檢,40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檢查一次。要特別注意檢查甲狀腺、口腔、食管、胃、肝、淋巴結、卵巢等有無腫塊。

對於20~40歲的女性,建議每3年由醫生做一次乳腺檢查,自我檢查應每月一次。35~40歲可做一次乳腺X線鉬鈀檢查。有性生活或年滿18歲的婦女應每年做一次宮頸塗片和盆腔檢查,連續檢查3次正常者,可間隔3年檢查一次。50歲以上的人,至少每年到醫院做一次體檢,特別注意食管、胃、肝、肺的特殊檢查,及直腸指診和大便潛血試驗等。一旦身體有異常或不適應該隨時到醫院檢查。

隨著人民生活和醫療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平均壽命顯著延長,老年人口的比例也隨之增加。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億以上,且還在不斷增加。除心血管疾病外,癌症已成為老年人的重要致死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年齡超過60歲為老齡人口,進入2000年以後,中國已加入世界範圍內的老齡化國家行列。拿上海來說,1979年已提前21年跨入“老年型城市”。據1992年底統計,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205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4.16%,預測到2025年將占到28%。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間生活習慣相差懸殊,各地人群包括老齡人群癌症發生頻率也不盡相同。但就全國而言,仍以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腸癌、鼻咽癌、宮頸癌和乳腺癌最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癌腫在早期並無症狀,在老年人則更難以發現而延遲就醫。美國癌症協會為無症狀人群早期檢出癌腫推薦的檢查診斷措施,如應用於老年人,對癌症的早期發現與及時處理,更有其積極意義。

4.及時檢查有利於早期發現癌症

癌細胞起源於人體的正常細胞。人體任何部位的正常細胞,都可能在外因或內因刺激下發生癌變。由於癌症細胞是從正常細胞演變而來的,演變可能是一種漸變,也可能是一種突變,該過程相當漫長,不易被人覺察。這就是癌症早期難以被發現的原因。

癌症治療時間的遲早,預後則明顯不同。早期癌屬於局限性疾病,采用局部手術切除或放療,就可以完全治愈。中期癌超出局限性範圍,癌侵犯的範圍擴大或有局部淋巴結轉移,需要采取綜合治療手段,如大範圍手術切除,外加化療、放療或免疫治療,即使是這樣大動幹戈,也隻能治好一部分病人,五年治愈率大約為30%。晚期癌是指已有廣泛轉移,癌細胞已沿著血流擴散到遠處器官,手術、放療和化療都難以奏效。也就是說,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對於晚期癌,治療後,五年生存率是很低的。

至此,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早期癌並不可怕,因為它可以治愈。這也提醒我們,即使表麵上看上去很健康的人,仍要定期接受防癌普查,凡未經防癌普查,千萬不要盲目輕信自己很健康。癌症實際上是一大類疾病,病程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1)癌前病變期,包括某些慢性炎症、慢性潰瘍、糜爛、息肉、增生等,一般要經過5~10年才可能演變為癌;

(2)潛伏期,又稱隱性癌或早期癌,可長達5~10年;

(3)症狀期,病人開始有不適感,如脹、疼痛、梗阻、潰瘍、出血、腫塊等;

(4)消耗期,即癌症晚期,人消瘦、發熱、呼吸困難、大小便不暢、不思飲食等,可以說病已嚴重。

人們要想戰勝癌症,就必須將癌細胞扼殺在萌芽時期,可是,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無症狀,病人很難自己發現,惟一的方法就是通過健康體檢及防癌普查。

近年來在防癌戰略上,世界衛生組織號召各國政府,把更多的錢花在癌的預防和普查方麵,而不要花在晚期癌症的治療上。因為,晚期癌症既治不好又費錢,對國家和家庭來說,都會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和人力浪費。美國最近幾年將重點由治療晚期癌症轉向普查早期癌。

有資料顯示,1990~1995年,美國總的癌症死亡率首次呈下降趨勢,5年內下降3.1%。這一方麵是由於大力宣傳戒煙和婦女保健知識,使肺癌、乳腺癌、宮頸癌死亡率明顯下降。另一方麵就是全社會開展防癌普查,發現不少早期癌,使各種癌治愈率提高了。

防癌普查的重要性、優越性,由此可見一斑。它是我們戰勝癌症這一惡魔的關鍵一步。

5.提倡自我檢查和自我發現

目前,還沒有完全解決如何防止癌症發生的問題,但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仍然是最切實有效的措施。其中早期發現最為關鍵,因為它是其餘措施的前提。

社會的每一個成員,無論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人都應該學會自我檢查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負起責任。隻要思想重視,充分利用靈巧的雙手和敏銳的雙眼,就可以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及時發現腫瘤,作進一步診斷。

除了參加定期健康體檢外,如果學會自我檢查和自我發現,更有利於發現早期癌症。怎麼樣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