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心腦血管係統疾病(4)(2 / 3)

(6)高脂血症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速腦動脈硬化的發生。高膽固醇血症,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有關。血膽固醇水平降低可增加腦出血的危險性。

(7)其他腦卒中危險因素,包括體力活動減少、飲食、超重、藥物濫用、口服避孕藥、感染、血液病及血液流變學異常所致的血栓前狀態或血黏度增加等亦與腦卒中的發生有關。以上危險因素都是可以幹預的,如能對其中某些確定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予以有效幹預,即可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有一些危險因素,如高齡、性別、種族、氣候和卒中家族史等是無法幹預的。3.日常生活預防

(1)預防中風六字訣

①穩:即穩定情緒。極度憤怒或緊張均可誘發中風,故患者應保持樂觀愉快的心理。狂喜、暴怒、憂鬱、悲哀、恐懼和受驚都會誘發中風。

②防:即防止便秘。大便幹結,易使腹內壓增高,血管外周阻力增強,血壓驟增,造成腦動脈破裂而發生中風,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每天定時大便,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油炸食品。

③低:即飲食低脂、低鹽。動物脂肪易使血脂升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的可能性;食鹽過多,可引起水鈉瀦留,使血壓進一步升高;長時間血壓升高可誘發中風。

④忌:一忌飲食過飽。腹部飽脹影響心肺功能,還可造成大量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器官供血相對減少,容易誘發中風。二忌看電視時間過久。久看電視,大腦持續緊張,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進一步升高,有些電視情節緊張,場麵驚險,易使情緒激動,容易發生中風。三忌隨意突然停藥,患者應遵醫囑服藥,若擅自停藥,可以造成血壓大幅度反跳,導致中風的發生。

⑤練:即堅持適度的鍛煉。每天堅持散步,做體操或打太極拳,以增強體質,防止中風。

⑥診:即早治“小中風。”“小中風”的主要表現為自覺半身無力或半身麻木,突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發生“小中風”的患者在一年內有42%發生中風。必須高度重視“小中風”,及早就診。

(2)防中風有“三戒”

①戒飲酒。從醫學觀點來看,少量飲低度酒(每日每人50克)對於心腦血液循環有益,但對於高血壓患者長期飲酒則是有害健康的。酒可加重血脂水平及動脈粥樣硬化,使腦血管彈性減弱,這就奠定了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的病理基礎,一旦大量飲酒更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在原已較高的水平上驟然升高,硬化脆弱的腦血管即破裂出血。

②戒排便加壓。老年人因活動減少,腸蠕動減弱,習慣性便秘比較常見。緩解便秘應從調理生活人手。適當運動,多飲水及進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瓜果,少食刺激性食物,還可每日用自我摩腹的方法解除便秘。必要時可借助開塞露等潤滑劑幫助大便排出,或同時口服適量通便藥。

戒激情。過度的激情奔放如悲痛欲絕、捧腹大笑或活動過量等均可使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驟高,原有高血壓者可發生腦溢血致死。故高血壓病人對於喜怒應有所節製,保持情緒穩定,性格開朗,遇事樂觀大度,切忌情感過度激動。

(3)中風者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