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心腦血管係統疾病(4)(1 / 3)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心腦血管和外周血管並發症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在大於65歲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約13%有腦血管疾病的病史,明顯高於非糖尿病人群。而糖尿病患者腦卒中的死亡率幾乎是非糖尿病的3倍。糖尿病引起的嚴重頸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不可逆的腦組織損傷。因此,積極治療糖尿病對預防腦血管病有著重要的意義。糖尿病病人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葡萄糖的利用受到抑製,隻有靠分解體內的脂肪來提供和補充能量,導致脂質代謝紊亂,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還可導致微小血管及毛細血管損害,以及形成微血管瘤,這些都是引起腦卒中的重要因素。

4.心髒病心髒病與腦血管疾病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係(如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就有一個共同的病理特征——動脈硬化)。心髒病和腦血管疾病不僅發病率高,而且都是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這兩種疾病常常互為誘因、相互影響、相互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患有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對心髒病的預防;反之患有心髒病的人更應該注意對腦血管病的預防,從而控製這兩種疾病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危害。

5.癡呆癡呆主要分為老年性癡呆和血管性癡呆。其中老年性癡呆又稱為慢性變性性癡呆,在老年期不知不覺中發生,並緩慢進行性加重。血管性癡呆是指由腦血管病變引起的或與腦血管病變有關的癡呆。腦血管疾病主要引起血管性癡呆,其中以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為主,出血性腦血管疾病亦有報道。

(五)預防

腦血管疾病在全世界內都是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對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不僅使沒有患過腦血管疾病的人不患腦血管病;而且可以使已患有腦血管疾病的人不再複發。因此,加強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對提高整個人類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1.健康的四大基石人的正常生理壽命最短是100歲,最長是170歲。比較公認的是120歲。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能使腦卒中減少75%,高血壓減少55%,腫瘤減少35%,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

2.危險因素

(1)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和獨立的腦卒中危險因素。無論收縮壓或(和)舒張壓增高都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病率並有線性關係;而且,血壓與腦出血或腦梗死的發病危險性均呈正相關,控製高血壓可顯著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

(2)心髒病會增加TIA、腦卒中(特別是缺血性)的發病率,是肯定的卒中危險因素,有效防治可降低腦血管病事件的發生率。

(3)糖尿病是腦卒中重要的危險因素,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可較一般人群成倍增加。糖尿病與微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高脂血症及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有關。高血糖可進一步加重卒中後的腦損害。

(4)TIA和腦卒中史也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約20%腦梗死病人有TIA史,TIA患者腦卒中的年發生率為1%~15%,TIA發作愈頻繁,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愈高。有卒中史者的疾病複發率比一般人群高4倍。

(5)吸煙和酗酒均為腦卒中重要的危險因素。吸煙可提高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度及血管壁損傷;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經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卒中危險性與吸煙量及持續時間相關,戒煙2年後卒中的危險性才會降低。酗酒者腦卒中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特別是可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危險。但少量飲酒通常並不構成腦卒中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