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一、疾病概述
(一)相關知識
中醫學中,哮喘是哮與喘的總稱,喉中痰鳴為哮,氣短不足以息為喘(見表7-1)。是由於宿痰伏肺,遇誘因或感邪引觸,以致痰阻氣道,肺失宣降,氣道攣急所致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發作時以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為主要臨床表現。現代醫學中,哮喘屬於支氣管哮喘範疇。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小支氣管痙攣為主的喘息性疾患。主要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帶哮鳴聲的呼吸困難,聽診兩肺布滿哮鳴音,以呼氣期延長為特點。其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而以冬春氣候寒冷多變時為多見。全世界約有1.5億哮喘患者。每年死於哮喘病的人有18萬之多。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主要慢性疾病。在我國哮喘的患病率為1%,兒童可達3%左右,全國約有1000萬哮喘患者。表7-1哮與喘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哮喘相同點不同點哮喘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現,但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指聲響言,喉中有哮鳴聲,是一種反複發作的獨立性疾病指氣息言,為呼吸急促困難,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一個症狀
(二)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哮喘的發生,為宿痰內伏於肺,每因外感、飲食、情誌、勞倦等誘因而引觸,以致痰阻氣道,肺失肅降,氣道攣急。內因為痰飲內伏。誘因為氣候、飲食、情誌、勞累等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哮喘發作的原因很複雜。主要是,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抗原後,使平滑肌立即發生痙攣,此為速發性哮喘反應。更常見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觸抗原數小時乃至數十小時後方始發作哮喘,稱為遲發性哮喘反應,這是氣道變應性炎症的結果。氣道黏膜水腫、炎性細胞浸潤、腺體分泌增多、黏液纖毛清除功能障礙,加上管腔內黏液栓阻塞也是哮喘發作的重要機製。
(三)臨床表現
發作性的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本病呈發作性,一般以傍晚、夜間、清晨為最常見。先兆症狀有發作前常有鼻癢、咽癢,噴嚏、流涕、咳嗽、胸悶等。發作症狀為病人突感胸悶窒息、咳嗽,迅即呼吸急促困難,呼氣延長,伴有哮鳴,為減輕氣喘,病人被迫坐位,雙手前撐,張口抬肩,煩燥汗出,甚則麵青肢冷。
根據發病的情況不同,可分為以下三型:
1.吸入型(又稱外源性)多有明確季節性,幼年發病,有家族過敏史。發病前多有鼻癢、咽癢、甚至眼耳癢。緩解期無症狀。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及IgE增高。
2.感染型(又稱內源性)無明顯季節性,誘發原因多為反複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常在成年期發病。發病時伴咳嗽、膿痰、血中白細胞計數升高,而IgE正常。我國農村較多見。
3.混合型兼有兩型特點,病史較長,起病常為吸入型,以後反複發作,逐步成為終年哮喘而無緩解季節。老年患者常並發慢性支氣管炎,而與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很難區分。
(四)診斷
1.發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臥,或口唇指甲青紫。
2.呈反複發作性。常因氣候突變、飲食不當、情誌失調、勞累等因素誘發。發作前多有鼻癢、噴嚏、咳嗽、胸悶等先兆。
3.有過敏史或家族史。
4.兩肺可聞及哮鳴音,或伴有濕囉音。
5.血常規中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痰塗片可見嗜酸性細胞。
6.胸部X線檢查一般無特殊改變,久病可見肺氣腫體征。
(五)治療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消除病因應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和其他非特異性刺激,去除各種誘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