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肛門
【部位】在三角窩前方的耳輪處,即耳輪5區。
【主治】痔瘡、肛裂。
6.耳尖
【部位】在耳廓向前對折的上部尖端處,即耳輪6區與7區交界處。
【主治】發熱、高血壓、急性結膜炎、麥粒腫、牙痛、失眠。
7.結節
【部位】在耳輪結節處,即耳輪8區。
【主治】頭暈、頭痛、高血壓。
8.輪1
【部位】在耳輪結節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9區。
【主治】發熱、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
9.輪2
【部位】在輪1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10區。
【主治】發熱、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
10.輪3
【鄢位】在輪2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11區。
【主治】發熱、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
11.輪4
【部位】在輪3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12區。
【主治】發熱、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
(二)耳舟部穴位
將耳舟分為6等份,自上而下依次為耳舟1區、2區、3區、4區、5區、6區。
1.指
【部位】在耳舟上方處,即耳舟1區。
【主治】甲溝炎、手指麻木和疼痛。
2.腕
【部位】在指區的下方處,即耳舟2區。
【主治】腕部疼痛。
3.風溪
【部位】在耳輪結節前方,指區與腕區之間,即耳舟1區與2區交界處。
【主治】蕁麻疹、皮膚瘙癢症、過敏性鼻炎。
4.肘
【部位】在腕區的下方處,即耳舟3區。
【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5.肩
【部位】在肘區的下方處,即耳舟4區、5區。
【主治】肩關節周圍炎、肩部疼痛。
6.鎖骨
【部位】在肩區的下方處、即耳舟6區。
【主治】肩關節周圍炎。
(三)對耳輪部穴位
將對耳輪分為13個區。
對耳輪上腳分為上、中、下3等份。下1/3為對耳輪5區,中1/3為對耳輪4區;再將上1/3分為上、下2等份,下1/2為對耳輪3區;再將上1/2分為前後2等份,後1/2為對耳輪2區,前1/2為對耳輪1區。
對耳輪下腳分為前、中、後3等份,中、前2/3為對耳輪6區,後1/3為對耳輪7區。
對耳輪體從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至輪屏切跡分為5等份,再沿對耳輪耳甲緣將對耳輪體分為前1/4和後3/4兩部分,前上2/5為對耳輪8區,後上2/5為對耳輪9區,前中2/5為對耳輪10區,後中2/5為對耳輪11區,前下1/5為對耳輪12區,後下1/5為對耳輪13區。
1.跟
【部位】在對耳輪上腳前上部,即對耳輪1區。
【主治】足跟痛。
2.趾
【部位】在耳尖下方的對耳輪上腳後上部,即對耳輪2區。
【主治】甲溝炎、趾部疼痛。
3.踝
【部位】在趾、跟區下方處,即對耳輪3區。
【主治】踝關節扭傷。
4.膝
【部位】在對耳輪上腳中1/3處,即對耳輪4區。
【主治】膝關節疼痛。
5.髖
【部位】在對耳輪上腳的下1/3處,即對耳輪5區。
【主治】髖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腰骶部疼痛。
6.坐骨神經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的前2/3處,即對耳輪6區。
【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
7.交感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末端與耳輪內緣相交處,即對耳輪6區前端。
【主治】胃腸痙攣、心絞痛、膽絞痛、輸尿管結石、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8.臀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的後1/3處,即對耳輪7區。
【主治】坐骨神經痛、臀筋膜炎。
9.腹
【部位】在對耳輪體前部上2/5處,即對耳輪8區。
【主治】腹痛、腹脹、腹瀉、急性腰扭傷、痛經、產後宮縮痛。
10.腰骶椎
【部位】在腹區後方,即對耳輪9區。
【主治】腰骶部疼痛。
11.胸
【部位】在對耳輪體前部中2/5處,即對耳輪10區。
【主治】胸脅疼痛、肋間神經痛、胸悶、乳腺炎。
12.胸椎
【部位】在胸區後方,即對耳輪11區。
【主治】胸痛、經前乳房脹痛、乳腺炎、產後泌乳不足。
13.頸
【部位】在對耳輪體前部下1/5處,即對耳輪12區。
【主治】落枕、頸項腫痛。
14.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