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完第一局的收獲與教訓。
第二局體驗開始前,周鳴作了一番深思熟慮。
選擇什麼樣的主角,通關成功率會更高?
其實以《銀河傳說》這個副本的發達科技背景,以及超過1000歲的人均壽命,不管選擇什麼角色,這個副本,都有很大通關的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
壽命。
悠長的壽命。
比起其他副本那些短暫的生命,這個副本內的人物,根本不怕交一點學費、走幾段彎路,有大量試錯機會。
一旦走上正確的那條路,意味著通關就在不遠。
所以這個副本,周鳴不需要親自進去,即便高能1號營養液,在生產線啟動後,已成功實現小批量的量產。
搭建營養倉的材料和模塊化零件,也早已準備妥當。
但周鳴不會在這個副本裏,耗費上千年時間,讓現實中的他,“昏迷”一兩個月。
“還是得選擇一個靠譜點的角色,再調教的細心一點,引導其走上正軌……”
而實際上,自從得到《模擬人生》這個係統開始,即便替代模式下,刻骨銘心的遊戲人生,周鳴體驗了十幾段。但玩的最多的,還是注入模式下,用“老爺爺”、“神君大人”、“老神仙”等身份,調教土著之旅。
調教的次數多了,自然也總結出了一些規律。
譬如根據不同的出身、性格、智商、情商與可塑性,一般地,在作用功能上,周鳴會把土著分為三類。
分別為:
探雷型土著:主要負責信息的收集、趟地雷等工作。
刷分型土著:多為出身起點較高、專門負責刷分。
進取型土著:這類土著是周鳴最喜歡碰到的,即便大多數出身較低,但心懷野望、積極進取,絕不畏懼危險、絕不逃避責任。
而數十次的注入體驗裏,三類土著,周鳴碰到的最多的,還是刷分型土著……這類土著成功的秘訣,70%在於他提供的金手指,20%靠他的調教,剩下的10%左右,是靠他們自己的努力。
相較而言,進取型土著雖然也十分依賴金手指,但個人的不懈努力與進取之心,會讓其取得的成績,超過刷分型土著一大截,形成1+1大於2的效果。
既然如此,還在猶豫什麼,多用進取型土著啊!
但……每次進入遊戲,係統角色卡匹配人物的隨機性,無數坑的周鳴想罵娘。
不過,即便角色卡是很坑,但周鳴,還是總結出了一些規律。
還是那句話:
猛將必發於卒伍、宰相必取於州郡、人傑多出於寒門!
這句話,在科技發達的星際時代適不適用?
依然是適用的,即便不是廣泛性的適用。
尤其是星際探險領域,藍星聯邦走出宇宙的2500年間,成功找到的455個宜居星係中,有70%是平民探險家找到的。
找到剩下30%宜居星係的探險家,其身後的家族,也不能說是巨富,但大部分還沒達到壟斷某些行業的“寡頭”程度……而這些探險家,去尋找宜居星係的目的,也不是特別純粹。
畢竟,不少“寡頭”與“超級財團”的前身,正是無數星際冒險者中的暴富者。
再看看係統商城中,【角色】欄裏的各類角色卡,周鳴再仔細思考了一番。
一張名為【星際探險家(失蹤)之子】的角色卡,吸引了周鳴的注意。
兌換價格也不高,隻要100萬成就點。
更怪異的是,這張角色卡內,標注的“失蹤”二字,對於周鳴,有著莫名的吸引力。
未來的星際大航海時代,探險家們,在尋找宜居星係的路途上,探索一些星球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狀況,可以說十分常見。
如因為多年無消息傳回、未按計劃返航等等原因,從而被列入失蹤名單的冒險者,每年都數以萬計。
但失蹤,並不等於死亡。
不等於其家人,會放棄尋找。
這張有點意思的角色卡,周鳴點擊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