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體驗結束(1 / 2)

現實中,新年到來之後,很快到了1月中旬。

副本《銀河傳說》裏的羅愛星,已是960多歲的高齡了。

這即將達到四位數的壽命,若是被那些壽限隻有其十分之一的智慧生物得知,腦中肯定會冒出兩個字:

怪物。

再失禮一點,可能就是“老不死”了。

得益於發達的醫療科技,進入星際時代的藍星聯邦,不僅人均壽命突破了1000歲,還能讓人容顏不老、永遠年輕。

甚至,可以做到永生不死……隻要你有錢。

但即便是有著諸多良好條件,步入星際時代達2500年的藍星聯邦,這兩千多年時間裏,人均壽命,也不過增長了200多歲而已。

最近這些年,由於貧困人口比例的增多,人均壽命,甚至還有小幅的下降。

且不管是命長還是命短,有錢還是沒錢,人終究還是會死的。

便是那永不熄滅的恒星,也有燃燒殆盡的一天。

宇宙萬物,任何形式的生命,都逃不出生死這個輪回。

1000歲,差不多就是人類的壽命上限,活過這個上限的,不超過萬分之一……即便醫療科技再怎麼發達。

為什麼?

不斷增加的記憶負擔,致使神經堵塞引發的“僵屍症”,是導致這個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

還有因情緒積壓、心態失衡引起的各類精神疾病與犯罪事件,也是導致個體走向死亡的另一個常見誘因。

和電腦一樣,人類大腦的信息容量,也是有上限的,即便你的腦域開發度達到了100%,在1000年的歲月裏,學習的知識、經曆的故事、增加的閱曆,實在太多太多,多到大腦已“塞”不下去的程度。

最後出現記憶力減退、輕度老年癡呆、腦髓萎縮等等症狀。

譬如說現在的羅愛星,就患有中度的“僵屍症”,日常生活中,總是會把前幾天剛發生的事情,給忘得一幹二淨。

精神疾病則更加可怕,甚至破壞力驚人。

因為沒有誰的人生,是絕對一帆風順、一切如意的,漫長的歲月裏,誰都會經曆痛苦和遺憾,並留下刻骨銘心的回憶。

譬如忘不了的初戀、感情至深卻不得不走向分手的愛人、永遠無法擊敗的對手、難以實現的夢想……這些東西,會成為很多人心裏的“魔”,難以消除的魔。

再加上悠長的生命,那些心裏有“魔”的人,往往會利用這些時間,做出破壞力巨大、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拿遠誌星來說,最近一百年的時間裏,一共發生了47起,導致死亡人數過百人的恐怖襲擊事件。

全是“心魔症”患者所為。

這些患者中,有人因為深愛的女友出軌,數十年後,殺死了女友與劈腿對象全家。

還有好勝心強者,因為無法擊敗那位堪稱宿命的對手,絕望之下,選擇同歸於盡。

還有厭世者、憤怒種種不公者、隻是單純地想證明自己的自卑者……這些人,大多淪為了恐怖分子,或博人眼球的小醜,製造出了無數大新聞。

時間的創造力是偉大的,破壞力也是巨大的。

既然活的命長也不好,那麼,應該怎麼辦,才能減少時間的破壞力?

主要有兩個辦法。

一個,記憶銀行。

二個,冷凍休眠。

所謂的記憶銀行,就是通過一種醫療手段,先把人腦中的記憶提取出來,存儲到計算機芯片裏,再把腦中的記憶,全部清空,跟計算機硬盤的格式化一樣,這種手術做完後,不僅嚴重的“僵屍症”能治好,再大的心理疾病,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甚至連原本的人格天性,也消失不見,完全如白紙一張。

而這種治療,稱之為“重生治療”。

實際上,這跟死了一次,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如果羅愛星做了“重生治療”,係統會自動退出遊戲,結束這次體驗。

第二種冷凍休眠的方法,是科學家發現,在低溫冷凍狀態下,人類的大腦,會出現緩慢的信息流失現象(也就是失憶),冷凍的時間越長,信息流失的會越多,這在以前會被認為是種負麵現象,不利於探險人員的星際開拓。

但對於僵屍病患者們而言,就是一個福音了,他們正好需要拋棄掉大腦中,一部分令其難以承擔的記憶,且冷凍休眠不像重生治療那樣,需要把大腦全部格式化,相當部分的記憶,還是會保留下來,人格天性也在。

所以選擇冷凍休眠療法的人,比重生療法的人多的多。

自然,如果羅愛星選擇“冷凍休眠”,係統也會自動退出遊戲,結束體驗。

其實,以藍星聯邦的醫療發展水平,治療“僵屍症”、“心魔症”,除了重生療法與冷凍休眠,還有無數劍走偏鋒的方法,可以緩解或者治愈這兩種症狀,比如“毒品致幻療法”、人腦內嵌入計算機與記憶芯片、或把個體體型放大十倍的“生化療法”等等……這些療法,是有點副作用,但記憶能完整地保留,堪稱完美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