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聲音檔案的管理及其啟示
海外采風
作者:周文泓
摘 要:隨著記錄技術和形式的演進,聲音檔案作為重要的非文本檔案之一已有一定的曆史,並且在數字時代受到更多的關注。尤其在國外,無論是在實踐經驗還是理論研究上都有一定的成果。文章將以澳大利亞國家電影與聲音檔案館為主,輔之以美國與加拿大的案例對聲音檔案的概況、管理的情況進行介紹。最後,基於案例總結對我國聲音檔案管理的啟示。
關鍵詞:外國聲音檔案管理;聲音檔案;啟示
Abstract: with the evolution of recording technology and form, sound and archive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kind of non-text archives has certain history, and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in the digital age. Especially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y have gained some achievements in both practice and theory research. The article will give introduction of sound archives and how management are implemented on them by the way of case study of 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s of Australia while supplementing examples of preservation i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Finally, the article will present the implications to our country base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cases.
Key words: foreign sound archives management;Sound archives;Implications
1 引言
書寫式的文本材料一直是檔案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官方機構的文件、手稿、個人的書信日記等。但隨著記錄方式的多樣化,聲音、圖像、視頻等格式資料也逐漸成為館藏的一部分。[1]隨著視聽越來越成為社會活動記錄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類檔案,例如聲音、電影、照片與地圖等檔案的關注也日益提升。聲音文件從19世紀末開始產生,其保存也有百餘年的曆史,隨著技術的不斷演變而變化著。但是,由於檔案機構、圖書館等對聲音檔案的保存相對於文本材料而言資源投入有限,加之技術上的特點給予管理上更多的難題與挑戰,聲音檔案的管理並不那麼係統。[2]
但隨著技術的變遷與社會的變化,聲音文件無處不在,對聲音檔案管理的研究是必要且迫切的。相比我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檔案機構、圖書館、專業組織對聲音檔案的管理有著更強的意識,也有更多的經驗。因而,本文將對聲音檔案進行概況性的介紹,然後主要以澳大利亞為例,以美國和加拿大的案例作為補充,從收集、保存等環節對國外的聲音檔案管理進行介紹,最後總結對我國的啟示,並作展望。
2 聲音檔案概況
隨著聲音記錄技術的出現和生產式應用,聲音檔案已經有著百餘年的管理曆史,以下將對聲音檔案進行介紹。
2.1 聲音檔案管理是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聲音檔案是社會活動記錄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了各行各業的各類活動。例如,娛樂活動中的音樂,社會研究的訪談資料,曆史研究中的口述檔案,電台的音頻等。以美國為例,其國會圖書館保存了53萬多份的聲音檔案,涉及的主體包括美國曆史、鄉村音樂、墨西哥、拉美、訪談等,2000年,美國出台了國家錄音保護的法令,規定國家錄音保護部門和國家錄音登記處在國會圖書館的監督下要維護和保存好具有重要的文化、曆史和藝術價值的錄音記錄。[3]在管理主體中,既有綜合檔案機構的管理,又有聲音檔案協會的指導,例如國際的聲音與視聽檔案工作者協會即為如何管理聲音檔案製定了一係列原則。[4]
2.2 聲音檔案的主要類型。隨著聲音錄製技術的發展,依據載體類型,聲音檔案可以分為:
(1)圓柱錄音的聲音檔案。這是最早的商業生產的記錄聲音的載體,出現在19世紀末,是利用軟蠟、硬化的蠟或是硝化纖維製作的圓柱體的一種記錄載體,一般是2分鍾~4.5分鍾的長度。最初的聲音檔案由於載體的脆弱性已經沒有保存,這類聲音檔案的保存也麵臨著很大的挑戰,現在正進行著數字化保存。例如,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圖書館特殊館藏部門開展了針對圓柱聲音檔案的保存與數字化項目,已經對2000多份的圓柱的聲音檔案進行數字化,並且在網絡上分享。
(2)圓盤聲音檔案,它的工作原理在於鋅的圓盤覆蓋上蠟,在圓盤浸入酸時,錄音被刻進蠟裏,這樣就形成凹槽,錄音進入鋅的表麵。
(3)磁帶的磁性錄音。是一種以可磁化的材料為媒質記錄聲音的方法,聲波經傳聲器轉換成相應的仿真電壓信號,再經前級放大器進入錄音放大器,被記錄的信號得到補償﹑放大後進入錄音磁頭,記錄於勻速通過磁頭的磁帶(或磁盤)的塗磁層上。
(4)光學媒體的錄音。用激光來寫進與讀出在錄音材料表麵編碼的數據,像是索尼1983年發布的CD和1996發布的DVD。
(5)數字錄音。數字音頻計算機數據的存儲是以0、1的形式存取的,那麼數字音頻就是首先將音頻文件轉化,接著再將這些電平信號轉化成二進製數據保存,播放的時候就把這些數據轉換為模擬的電平信號再送到喇叭播出。有著DAT 、MP3、WAV、AIFF 等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