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曆史 守望家園
海外采風
作者:滕春娥
摘 要:在中國檔案學的發展進程中,蘇聯模式曾對中國檔案學產生了深刻影響。本文從探析新中國成立後學習蘇聯經驗的內外原因入手,認真梳理並總結蘇聯模式對中國檔案學發展所取得的成效,在充分肯定積極影響的同時,客觀冷靜地分析並反思學習蘇聯經驗給中國檔案學帶來的隱患和弊端,在世界檔案學開放融合的今天,重溫這段曲折曆程,對我國檔案學未來發展路徑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蘇聯;檔案學;檔案工作;影響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hina archival science has been developmented, the Soviet model had a deep influence on i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for the Soviet union then found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carefully.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Soviet model t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val science in fully affirm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and objectiv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learning the Soviet experience calmly to discusse the brings hidden trouble and weakness of China, the archival science in the world today, open integration, reliving the tortuous course, the choice of path to discusse the future growth of our coun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Soviet;Archival;The archives work;Influence
1 引言
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中國具有現代學科意義的檔案學從粗疏逐漸走向成熟,一批檔案專科學校的成立,標誌著近代意義的檔案教育的創立,先後培養出一批檔案學者,並出版檔案學專著和期刊,促進了檔案學思想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上下各項事業百廢待興。黨中央、政務院十分重視檔案工作。大量革命曆史檔案被收集,充實了中央檔案館藏。但當時全國檔案領導、管理機構不健全,檔案工作機製尚未形成,檔案人才隊伍匱乏,檔案整理方法不科學,檔案存毀無章可循,社會檔案意識淡薄。中國檔案學急需檔案理論與實踐工作方法的指導。在中央政府的邀請下,蘇聯專家來到中國指導檔案學發展和建設。新中國檔案事業發展很快,迅速建立起檔案行政管理機關,機關單位檔案室、檔案館;檔案教育獲得發展,檔案宣傳與出版、檔案科技研究、檔案學術理論研究、檔案外事工作等均取得顯著成效,但由於在學習蘇聯經驗過程中,脫離中國國情、檔情、照抄照搬其經驗和做法,盲目崇拜蘇聯檔案學理論,將其視為權威,也給之後數十年的檔案學發展留下了隱患。
一代文宗阮元曾說過“學術盛衰,當於百年前後論升降焉”。本文回顧上世紀50年代中國檔案學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結合史實客觀分析、評價當時蘇聯檔案學對中國檔案學的影響,對於當下的檔案學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2 學習蘇聯模式的原因
2.1 國內政治環境因素。檔案學作為社會科學係統的一個子係統,它的發展、形成與成熟都離不開當時的環境與條件。可以說中國檔案學是在吸收當時政治環境營養的基礎之上而發展起來的,這種環境因素必然影響甚至決定中國檔案學的學科走向,即延續了其一貫的檔案與政治緊密的關係。“中國檔案學自產生開始,就是一門十分貼近政府管理活動實際、帶有較強的行政學色彩的學科。”[1]近代意義上的中國檔案學的產生離不開20世紀30年代~40年代國民政府所開展的一場聲勢浩大的行政效率運動的社會背景。從其之後的發展曆程可以看出,中國檔案學處處透著政治的關懷與行政的痕跡。分析和研究上世紀50年代的蘇聯檔案理論對中國檔案學科發展的影響同樣不能脫離當時的政治環境而孤立地看待中國檔案學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央政府號召下,國內各行各業奉行向“蘇聯老大哥學習”一邊倒的方針政策,檔案學也在這種政治氣候下尋找發展的道路,接受了蘇聯檔案學理論的經驗和做法。
2.2 檔案學謀求發展之需。新中國成立後,檔案學並沒有起到作為一門科學理論對檔案實踐的指導作用,檔案學研究者的構成多是曆史學和圖書館學領域人士,沒有形成穩定的研究群落,研究的內容也僅僅停留在科學地整理和利用曆史檔案方麵。檔案實踐工作方麵僅僅停留在機關檔案室層麵,國家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統一的管理體製和方法,檔案學理論與實踐均需要發展,需要向先進的國家學習和借鑒,由於蘇聯與我國具有相同的社會主義國情,加之在此時其國內各方麵取得了備受矚目的成績,蘇聯對我國籌建國家行政管理體係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麵提供了積極的援助,在這種情形下,檔案學這個承載曆史記憶的學科,沒有任何經驗可循,也理所當然地接受了蘇聯檔案學的關照和庇護。
3 20世紀50年代蘇聯檔案學對中國檔案學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蘇聯檔案學對中國檔案學的影響是較為深刻的。在檔案學理論方麵,新中國檔案教育在國務院相關部委和蘇聯檔案專家的幫助下得以迅速發展,以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為代表的新中國檔案高等教育機構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檔案工作培養了大批的理論與實踐人才,大量蘇聯檔案學著作被譯成中文在國內學界傳播,為我國檔案學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論素材。在檔案工作實踐方麵,參照蘇聯當時的做法,一係列檔案法規得以製定和頒布,檔案組織係統建立並不斷完善,檔案管理原則也從最初的確立不斷得以修正。可以說,從宏觀上建構了檔案學發展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