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農村檔案安全保護設施情況調查
調查報告
作者:張冬霞
摘要:本文通過對濟源市9個鎮 340個行政村檔案安全保護設施配備情況的調查,分析了當前農村檔案安全保護工作的狀況與原因,發現了農村檔案安全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今後加強農村檔案安全工作的思路,以期借鑒。
關鍵詞:農村檔案;安全保護;基礎設施
濟源市2009年創建了河南省新農村檔案工作示範市,2011年成功創建了全國新農村檔案工作示範市,新農村檔案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掌握全市農村檔案工作安全保障情況,便於對農村檔案工作全麵發展提供借鑒,筆者對全市農村檔案工作安全保護設施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麵調查,並進行了彙總分析。
1 調查情況
筆者於2014年5月初,設計了《濟源市農村檔案安全保護設施情況調查表》,共6個問題40個小問,對濟源市實行村檔鎮管外的9個鎮340個行政村的農村檔案安全保護設施配備情況逐村進行了調查、統計。
1.1 農村檔案工作建立方麵。被調查的340個行政村全部開展了檔案工作,不包含2008 年村財鎮代理以來集中在鎮保管的所有行政村會計檔案,這些村檔案室共保存各門類檔案74732卷,檔案最多的西軹城村有各類檔案2247卷,最少的村有檔案69卷,平均每村檔案室藏量219.8卷。檔案基礎業務工作在全市農村全麵展開,為檔案安全保護設施建設提出了相應的物質需求。
1.2 農村檔案存放場所方麵。340個行政村檔案全部有固定存放場所,且340個行政村全部集中在村部專門保管,占被調查村總數的100%,檔案存放在檔案幹部自己家中的現象為0。
1.3 農村檔案室布局方麵。340個行政村均設有專門檔案庫房,占比100%。其中設有閱覽室的村有104個,占比31%;設有陳列室的村有48個,占比14%;實行庫房、辦公、閱覽、陳列四分開的村有6個,占比1.8%。
1.4 農村檔案櫃架配備方麵。340個行政村共配備檔案專用櫃架693組,平均每村配備檔案櫃架2組。其中配備有1組檔案櫃架的村117個,占比34%;配備有2組檔案櫃架的村125個,占比37%;配備有3組及以上檔案櫃架的村98個,占比29%;配備密集架的村有 0 個;配備防火防磁櫃的村 0 個。配置檔案櫃架最多的村有22組鐵皮櫃。櫃架中鐵質櫃623組,木質櫃70組,村村都配備有鐵質櫃。
1.5 農村檔案庫房安全防護方麵。調查中,101個村檔案室安裝了防盜門,占比30%;80個村檔案室安裝了防盜窗,占比24%;0個村檔案室配備有防盜報警係統;125個村檔案室配備有手動幹粉滅火器,占比37%;0個村檔案室配備有消防監測係統;0個村檔案室配備有氣體滅火係統;172個村檔案室配有溫濕度表,占比51%;119個村檔案室安裝了電風扇或空調機,占比35%;0個村檔案室配有去濕機;0個村檔案室安裝有溫濕度自動控製係統;198個村檔案室配有遮光窗簾,占比58%;215個村檔案室投放有防黴蟲藥物,占比63%;0個村檔案室配有吸塵器。
1.6 農村檔案數字化專用設備方麵。340個行政村均配備有連接互聯網的辦公電腦;0個村安裝開通檔案管理網絡軟件;0個村配備有掃描儀、刻錄機等檔案數字化專用設備。
2 工作現狀
2.1 村級檔案室建設得到加強。從調查情況看,每個行政村均設有村級檔案室,在村部都有檔案專門用房,有固定的檔案存放場所,全市農村檔案存放情況良好。和8年前農村檔案工作調查相比,不再有村級檔案存放在檔案幹部自己家中的現象,在客觀硬件上杜絕了村級檔案不連續的發生。檔案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受到了應有重視,村級檔案室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有了一席之地。
2.2 農村檔案工作硬件保護設施投入增多。農村檔案室布局基本合理,340個行政村擁有檔案用房496間,檔案用房能滿足農村工作需要;檔案櫃架也能滿足室藏量的需要,平均110卷/組櫃,每村至少都確保有1套鐵皮櫃,櫃架中鐵皮櫃與木質櫃的比例為 8.9∶1,質量情況良好。
2.3 農村檔案室布局更趨合理。農村檔案室中有70 %的村隻設檔案庫房,還有56個村實現了檔案庫房、辦公閱覽兩分開,占比16%;有48個村另外設置了專門的檔案陳列室,達到了檔案庫房、辦公閱覽、陳列三分開甚至四分開,占比14%。不少村根據自身特色,舉辦有村史展覽、農業生產用具展、農民生活改善展等,從不同角度反映農村發展變遷,農村檔案工作已經開始在檔案文化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