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服裝類專業“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趨勢研究(2 / 2)

要想解決目前高校服裝類專業“產學研用”存在的問題,首先,高校要切實幫助服裝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創品牌、增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服裝企業要進一步轉變選擇人才、培養人才的價值觀念;另外,政府要逐步發揮對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確保“產學研用”一體化工作落到實處,這樣才能實現校企間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創新、共同發展。

高校服裝類專業“產學研用”一體化按合作主體可分為校內“產學研用”一體化和校企聯合“產學研用”一體化兩種。

(一)校內“產學研用”一體化

該模式是指高校自籌經費,利用校內自身資產、科研成果和專業人才優勢,麵對服裝行業市場需求,創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該模式有四點優勢:一是便於高校統一有效地管理和規劃;二是能更好、更快地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三是能促進高校主動進行市場定位;四是能為高校提供實習實踐基地,為高校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目前,該模式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的主要原因,一是建立服裝類經濟實體涉及的產業鏈較多,創辦成本費用高;二是經濟實體運作要與市場需求緊密關聯,如將精力投入到市場經營上,可能會導致高校教學的重心偏離;三是服裝市場競爭激烈,高校在商品生產和經營方麵缺少優勢,是否能獲得收益也是高校對創辦經濟實體猶豫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要想辦好校內“產學研用”一體化,首先需要對服裝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研,選擇適合高校運作的項目。其次,要獨立設置運營管理團隊,聘用市場實戰經驗豐富的人才來管理和引領,對師生進行階梯式培養。

(二)校企聯合“產學研用”一體化

該模式是指高校與校外企業進行聯合,雙方利用各自資源優勢,製定服裝產品生產和服裝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該模式按照校企雙方各自資源的運用形式可分為以下兩種:

1.校企雙方資源共建模式。這是目前服裝類高校采用比較多的一種模式,即服裝企業根據自身品牌發展情況,提出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並指導有關課程實訓;高校將企業文化、生產技術等引入教學內容。麵向區域內中小服裝企業的發展需求,建立技術研發平台。

2.高校引入企業資源模式。即服裝企業為高校提供建設生產車間的標準、設備、麵輔料等,高校提供企業生產加工要求的廠房,圍繞企業品牌市場需求,建立生產型實訓基地。由企業負責基地的服裝產品定位和市場銷售,師生根據企業的品牌要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

校企聯合“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優勢主要有四點:一是減少了高校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的盲目性;二是可以使學生在實踐訓練中開拓視野、鍛煉和提高發現問題、凝練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提高師資隊伍的市場實踐能力;四是企業會獲得服裝專業人才與設計創新的有力支撐,進而提高企業開發服裝新品的能力,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在高校服裝類專業“產學研用”結合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企業、高校、社會資源的各自優勢,不斷加強和擴展產學研用結合的深度和廣度,探索並建立有效的合作新機製、新體係、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產學研用”結合的道路,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為地方市場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大連藝術學院服裝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