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素質教育理念對當代中國鋼琴教育的影響(2 / 3)

目前,這種現象在社會上是普遍的,形成這種局麵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的素質教育機製雖然早在2001年就得以提出,但是要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理念所體現的所有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由於鋼琴教育是一種特殊技能教育,就決定了家長不可能都會領會其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意義,這在客觀上無法製約社會環境下鋼琴教師的教學規範性,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全部由教師一人決定和操控,家長無法實現必要的監督,也就造成了目前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的琴童極其缺乏鋼琴演奏素養。

(三)“社會本位價值觀”與“個人本位價值觀”的合理契合才會真正促進中國鋼琴教育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單純注重“社會本位價值觀”的鋼琴教學壓抑個性的發展,不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隻是重視“個人本位價值觀”的鋼琴教學片麵重視個人利益,不利於培養真正優秀的鋼琴音樂人才。無論是專業音樂院校鋼琴教育還是社會鋼琴教育的教師都要既具備“社會本位的鋼琴教學價值觀”,又要具備“個人本位的鋼琴教學價值觀”,並且辯證地處理二者的關係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動中國鋼琴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二、素質教育理念下當代中國鋼琴教育質量觀念的轉變

(一)當代中國鋼琴教育質量觀念的轉變

教育質量價值觀研究的是衡量教育效果標準的問題。傳統的鋼琴教育質量觀是以學生具備多高程度的演奏技能為主要的評判標準。而對鋼琴演奏各種能力的訓練、音樂感覺的培養以及鋼琴藝術其他信息的傳播等並不是鋼琴教育的最終目的,而僅僅是達到最終目的的一種過程與方法。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對於豐富精神世界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強烈。表現在鋼琴教育上,人們會意識到僅僅完成演奏技能的訓練、音樂表達的清晰、音樂理論的充實並不是真正實現了鋼琴教育的全部目的,人們會在更深、更廣的意義上來尋求鋼琴教育的真正目標。

素質教育的理念表現在鋼琴領域裏,主要體現為:鋼琴教育的過程是培養學生主動去觀察和思考音樂內涵;運用想象力揣摩音樂內容的藝術形象;感受和理解音樂美,進而創造音樂美;完善自身內心精神,促進自身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通過自身內心活動培養思維能力等。這種鋼琴教育價值觀使人的精神和心靈得到了完整和完滿,人在物質要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之上,精神需求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這才使人真正獲得了幸福的生活體驗,進而促進了整個社會的持續良好發展。

(二)審美觀在當代中國鋼琴教育質量觀念中的重要性

藝術與人最本質的關係是審美,藝術的審美特征滲透在鋼琴教育中,鋼琴教育變成了審美教育。鋼琴教育與其他音樂教育一樣重視的是創作的過程和對美好事物的詮釋。鋼琴藝術給人們的精神帶來無價的享受,所以說鋼琴教育的審美觀在鋼琴教育價值觀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鋼琴教育是一種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是精神與靈性的交融,具有獨立的生命力,所以鋼琴教育應特別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鋼琴教育同其他一切藝術教育一樣必須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即具有審美價值,審美性是藝術的根本功能。鋼琴教育的審美觀強調的最多的是辯證地擺好音樂和技術的關係,音樂和技術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側麵,技巧的科學性是表現音樂的內容和情緒的前提;但隻重技術訓練而忽略音樂上的啟發誘導,就達不到從根本上學習領悟音樂、感化人生的目的。

(三)個性的培養是當代中國鋼琴教育質量觀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材施教是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現形式。鋼琴演奏是一種較特殊的表演形式,雖然鋼琴演奏都要較嚴格地遵循樂譜的標示,但是鋼琴藝術之所以能夠流傳千百年,不僅僅是因為不朽的藝術家的創作,更重要的是無數演奏家以其自身特有的藝術見解詮釋出了經典作品的無數種可能性。正因為這些無數的可能性,使鋼琴藝術具備了永恒的魅力,世世代代吸引著人們對其思索和追尋。從某種意義上講,鋼琴藝術的天然屬性就要求充分張揚學生個性,所以鋼琴教育要重視學生個性的挖掘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