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產後飲食宜忌(3)(3 / 3)

黃豆芽我國的豆芽,是當今世界天然健康的食物之一。產婦吃黃豆芽能減少體內乳酸的堆積,消除疲勞;豆芽中含有一種硝基磷酸酶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有效地抗癲癇發作。豆芽還有利尿解毒的作用;是很好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來源,因此適合產婦長期食用。

萵筍萵筍別名萵苣、生筍、白筍千金菜等,其肉質細嫩,生吃熱炒皆宜。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其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萵筍中的含碘量高,這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會產生有利影響。產婦常吃萵筍不僅對自己身體有益,而且對嬰兒也有補益,因為產婦吸收的營養可以通過乳汁對嬰兒產生作用。

油菜油菜是人類栽培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因為其籽可以榨油,故有油菜之名。它和大豆、向日葵、花生一起,並列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古代種植的油菜最初主要作為蔬菜食用。現代醫學認為,油菜中含有豐富的鈣、鐵和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李時珍在考察油菜的生長特點和形態特征後,最早把它作為藥物錄入《本草綱目》,認為油菜“有行血、破氣、消腫、散結”的功能,對醫治吐血、消腫、血痢、痔瘡等症療效顯著。油菜花朵和籽實對治療婦女難產有奇效,還對治療產後的惡露、淤血性滯有良好的效果,堪稱“婦科良藥”。

豌豆豌豆又名寒豆、麥豆、淮豆、雪豆、荷蘭豆等。豌豆自漢代傳入中國,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豌豆既可作為蔬菜食用,又是一種雜食佳品,還可以製成罐頭食品。豌豆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硝亞酸的酶,還含有大量的纖維素。中醫認為,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益氣、利尿、解瘡毒、通乳消脹等功能,可以有效地治療產後乳少、排尿異常等病症。

絲瓜絲瓜又名吊瓜、水瓜、元羅。絲瓜營養豐富,在瓜類蔬菜中,其蛋白質、澱粉、鈣、磷、鐵及各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都比較高;所提供的熱量僅次於南瓜。絲瓜性涼、味甘,《本草綱目》說它“清熱利腸”,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安胎通乳等功效。產婦乳汁不通者尤其應多吃絲瓜。

豆腐豆腐是味美的食品,而且具有豐富的營養。五代時的人們稱豆腐為“小宰羊”,認為營養價值可與羊肉相媲美。現代醫學證明,豐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生長發育,比起吃動物性食品或雞蛋來補養、健腦,豆腐有極大的優勢。傳統醫學認為,豆腐有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和脾胃的功效,適合產後身體虛弱、營養不良、乳汁不足的人食用。

蘿卜蘿卜是人們冬季經常食用的一種蔬菜,在我國食用的曆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卜的記載,它既可以用來製作菜肴,又可以當作水果生吃,還可以醃製泡菜、醬菜,營養豐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蘿卜有很好的食用、藥用價值,其所含的熱量較少,纖維素較多,吃後易產生飽腹感,有助於減肥;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排泄;可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此外,蘿卜還有澱粉酶和氧化酶等人體所需的成分,常吃蘿卜對人體有益。民間也因此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一年四季包安康”的說法。

3.果品類

(1)幹果

芝麻芝麻又叫做胡麻、脂麻、烏麻等,既可食用,又可作為油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吃的多是芝麻製品、芝麻醬和香油。芝麻中富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E、B族維生素及鈣、磷、銅、鋅、硒等微量元素。現代營養學家認為:芝麻具有濃鬱的香氣,可促進食欲,更有利於營養成分的吸收。另外,芝麻中的鈣含量比蔬菜和豆類都要高得多,僅次於蝦皮,經常食用對骨骼、牙齒的發育都大有益處,芝麻含有大量的油脂,因此也有很好的潤腸通便的作用。

大棗大棗又名紅棗。大棗的營養非常豐富,尤其是維生素D的含量為“百果之冠”,因此,被國外專家稱為“天然維生素丸”。中醫學認為,大棗是養血健脾的好補品,其藥用價值很大。因此,產婦應多吃大棗,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及棗米飯等,以達到健脾和胃、益氣養血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