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主要來自食物,乳、豆類及豆製品含鈣較多,海產品中蝦皮、海帶、發菜、紫菜等,木耳、口蘑、銀耳、瓜子、核桃、葡萄幹、花生米等,含鈣也比較豐富,雞、魚、肉類含鈣較少。牛奶中含鈣也比較多,但有些人腸道內缺乏將乳糖轉化為糖的酶,喝牛奶後會出現腹部不適、脹氣,甚至腹瀉,可以用發酵過的酸奶代替。另外,還要注意含鈣多的食物不要與含草酸高的蔬菜同時煮食,否則可使鈣“皂化”,不能被人體吸收,菠菜、韭菜、莧菜、蒜苗、冬筍等含草酸多;因此菠菜燒豆腐營養豐富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產後為什麼要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最主要的營養成分,它不僅構成人體器官組織,供給熱能,而且能增加機體抵抗力,有助於創傷修複。
當產婦長期蛋白質補充不足時,可使肌肉鬆弛無力,機體抵抗力下降,易患疾病,分娩造成的損傷也不易愈合。再者,乳母的蛋白質營養狀況對乳汁分泌能力影響很大,膳食中蛋白質的質和量對泌乳量及乳汁的質量都有影響,故供給乳母的蛋白質應做到量足質優。正常情況下,產婦每日泌乳需消耗蛋白質14克。如果膳食中供給的蛋白質質量差,則轉變為乳汁蛋白質的效率減低。因此,除滿足母體正常需要量外,每日需額外補充20~30克蛋白質,以保證乳汁中蛋白質的含量。我國推薦的供給量標準為在原基礎上每日增加蛋白質25克,其中一部分應為優質蛋白質,如食用肉、禽、魚、蛋、奶及大豆製品等,其中的一些動物性食物對促進乳汁分泌也很有效。
產後為什麼要攝入維生素A
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有兩類:一類是動物性食物中的維生素A;另一類是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蘿卜素,後者是維生素A的前身,要在人體內經過一係列代謝轉變成維生素A。含有維生素A較為豐富的食物有各種動物的肝髒、魚卵、魚肝油、全奶和禽蛋等,含有胡蘿卜素較多的食物有菠菜、油菜、胡蘿卜、芹菜、紅心甜薯、南瓜、香蕉、柿子、桃等。
一般通過膳食調理,都能為產婦補充足量的維生素A,如果有維生素A缺乏的表現,可有眼幹、暗光下視力減退、皮膚幹燥、脫皮等症狀,這就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或注射維生素A製劑。
還應強調,由於妊娠和產後哺乳嬰兒,孕產婦對維生素A的日需求量增加,所以要適量補充,但不可盲目進補。尤其是亂用魚肝油製劑,以防止過量致慢性維生素A中毒。有資料報道,如果連續每日服用10萬國際單位魚肝油超過6個月,就可致維生素A慢性中毒危及產婦健康。
“坐月子”期間要忌口嗎
月子裏忌口,在民間甚為流行。特別是產婦家的老年人,往往是不讓吃這,不讓吃那,有的地方至今流傳著月子裏除了吃小米粥和雞蛋以外,其他什麼都忌。這種忌口的習俗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坐月子期間需要大量的營養,一是用來補充懷孕和分娩時身體的大量消耗,二是要產生大量的乳汁來哺喂寶寶。若忌口太多,飲食過於單調,就滿足不了以上兩種需要。所以說月子裏五穀雜糧、雞魚蛋肉、新鮮蔬菜和各種水果都可以吃,並且要比平常多吃一些,才能保證產婦自身和嬰兒的需要。
是不是月子裏的產婦什麼都能吃,就不需要任何忌口了呢?也不是的。月子裏應當忌食什麼,怎樣忌口呢?
1.忌食辛辣韭菜、蒜薹、辣椒、胡椒、茴香、酒等食物與飲品,性味辛辣、溫燥,過食可使產婦內熱上火,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嬰兒吃奶後會引起口腔炎、流口水等毛病。所以,以上辛辣之品作為調料是可以的,但不能多吃。
2.忌吃冷飯。有的產婦喜歡吃冷飯,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冷飯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造成腹瀉。中醫認為“熱行寒滯”,生冷之物易致瘀血滯留,而引起產後腹痛、惡露不行等疾病。
3.忌食麥乳精。有的家庭認為麥乳精是補品,給產婦大量飲用,結果越喝麥乳精,越沒有奶哺喂嬰兒,這是因為麥乳精的主要原料麥芽糖和麥芽酚都是從麥芽中提取的,而麥芽是中醫退奶的主要藥物。所以坐月子期間不能食用麥乳精。
4.飲茶。產婦在喂奶期間忌飲茶,這是因為茶內的咖啡因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腹中,引起嬰兒腸痙攣。常飲茶的產婦哺育的寶寶經常無緣無故地啼哭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