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營養搭配好搭檔(1 / 3)

家常菜科學搭配讓你更營養

一句話解答

男性朋友喜歡美食的應該不在少數。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注重味道的搭配之外,還應注重營養的搭配。那麼家常菜究竟如何搭配才能做到色、香、味、營養俱全呢?這裏為你介紹一下相關方麵的知識。

專家指導

“吃”不僅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或許你沒有心思成為一個美食家,但是了解一下這方麵的知識對你的生活也是大有好處的。許多男性朋友就是因為不注重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才導致健康狀況惡化的。不要以為事情瑣碎就毫不在意,瑣碎中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學問。現在讓我們轉入正題,看一下家常菜究竟應該怎樣搭配才好吧!

做家常菜想做到既營養又美味,在搭配上要堅持以下四個要點:

1.質地搭配。

為了營養成分全麵,易於食用,一般采取軟配軟,脆配脆,韌配韌,嫩配嫩。肉類最好與青菜搭配食用,這樣可以使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與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相互補充。

2.味道搭配。

一般分濃淡相配,即主要食物選味濃厚的,配合食物選味淡的,如肉類本身味道鮮美,應以助鮮清淡的配料以突出主料的特色;淡淡相配,要選主、輔食物都是味淡的,能相互襯托,如“蘑菇豆腐”;異香味相配,主要食物要選味道濃香,配合食物選特殊香味的,二味融合,食之別有風味。

3.色澤搭配。

順色搭配多采用白色,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異色搭配給人以絢麗多彩之感,引人食欲。不論同色或異色搭配,都要使食物色澤協調,以增進食欲。

4.形狀搭配。

分為同形搭配與異形搭配兩種。同形搭配是指主科與配科的形狀大小一致,如條配條、絲配絲、丁配丁等;異形指主科和配科形狀大小不同,如宮保腰花等。一般而言,同形搭配顯得文雅,異形搭配則顯得粗獷。

另外,為了更好地發揮食物的搭配效應,在配菜時應注意如下原則:

1.遵循平衡營養、合理膳食結構的原則,做到總熱量和各種營養素的平衡,以更利於人體的吸收。

2.搭配的食物品種盡可能豐富,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做到葷素搭配,最好每天有3~5種食物,達到食品多樣化、合理化。

3.搭配的食物種屬愈遠愈好。

4.配菜應以每餐為單位,達到食物同時吃,才能收到搭配的效果。如各種氨基酸隻有在同時消化時,才能構成蛋白質。

5.依據食物的營養成分、食物的性味、適合人們的飲食習慣的原則來選擇配菜。

6.提高食用價值,注意主副食的質量。

另外,有一些食物的搭配效果較好,可稱得上是“鴛鴦配”。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食物都有哪些。

羊肉配生薑。羊肉可補氣血和溫腎陽,但卻有腥膻味。與生薑搭配,不僅可以將其腥膻味除去,還可以助羊肉溫陽祛寒之力。此道菜對腰背冷痛、四肢風濕疼痛等很好的食療效果。

雞肉配栗子。栗子健脾,而雞肉則有補脾造血之效。兩者相配,不僅更利於營養的吸收,造血機能也會隨之增強。老母雞湯煨栗子,就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

甲魚配蜜糖。甲魚營養豐富,與蜜糖同烹調,不僅味美可口,還會使其營養、強身功效大大加強,對心髒病、腸胃病、貧血等有較好療效。

鴨肉配山藥。鴨子滋陰,具有消熱止咳之效。山藥的補陰功效也很強,與鴨肉同食,可除油膩,補肺效果也更佳。

魚肉配豆腐。兩者同為高蛋白食物,但皆為不完全蛋白質。兩者同食則可以取長補短,使蛋白質的組成趨於合理,都變成了完全蛋白質,利用價值提高。

豬肝配菠菜。豬肝有造血功能,而菠菜也含有較多的葉酸和鐵。同食兩種食物,一葷一素,相輔相成,是防治老年貧血的食療良方。

相關鏈接

食物搭配兼顧季節變化

食物搭配時要與季節變化相一致。由於季節的變化引起人體生理和口味的改變,應采取不同配菜方法。春季人體生理作用、新陳代謝活躍,夏季食欲普遍下降,秋季食欲增強,冬季的飲食搭配則應以產熱量多為原則,以滿足禦寒抗冷的需要。隻有做到飲食與季節變化相一致,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五味食物巧搭配預防高血壓

一句話解答

男人過了40,各種疾病也會接踵而來,高血壓就是其中之一。其實,生活中我們是可以做到預防這種疾病的。酸、苦、甘、辛、鹹我們稱之為“五味”。或許你不知道,隻要做到五味巧搭配就可以起到預防高血壓的效果。

專家指導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鹹。五味對人體各有不同的功效。酸味為肝膽所吸收,苦味為心髒、小腸所吸收,甜味為脾、胃所吸收,辣味為肺、大腸所吸收,鹹味為腎髒、膀胱所吸收,不同性質的食物進入人體後,分別成為各個器官的營養。營養不足或過多就會導致疾病。而五味正常則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飲食上堅持“五味不過”,就可以起到預防高血壓的效果。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1.食物不過鹹:限鹽。

食鹽的攝入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一般而言,健康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鹽的攝入量過少,會出現頭痛、倦怠、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症狀。而高鹽飲食,除了可能引起高血壓之外,還可能使胃黏膜受損,使中風的發生率增加。要做到限鹽,就要做到少吃或不吃超市中的熟食,使用定量的小勺子,少進高鹽的食物,如醬油、鹹菜等,做菜時用醋、蔥、蒜、辣椒等調味,以增加食欲。

2.食物不過甜:限糖。

每天吃糖最好不要超過40克。30~40克的白糖是什麼概念呢?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隻蛋卷冰激淩約含糖10克。可見,一不小心,你對糖分的攝入量就可能會超標。如何才能做到限糖呢?首先要做到拒絕高糖食物,主要包括米、麵、糕點等。建議主食要粗細搭配,最好不吃或少吃油餅、油條、炸糕、奶油蛋糕、巧克力、奶類雪糕。

3.食物不過膩:限製脂肪過高的食品。

脂肪攝入量過高是引起高血壓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限製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要限製家畜肉類、動物油脂、奶油糕點、棕櫚油等高脂肪和蛋類製品、蛋黃、動物內髒、魚子、雞鴨皮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每天飲用奶或酸奶的量也不宜超過250克,肉類最好控製在75克以內。

4.食物不過辛:限製飲酒。

提起辛味食品,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辣椒、大蒜等有辛辣味的食物。其實,元蔥、茴香、香菜、大頭菜、芋頭、韭菜等沒有辣味的食品也屬辛味食物。中醫所指的辛味食物主要是指有發散、燥濕功效的食物。另外,酒也屬於“辛”類食物。而對於男性來說,飲酒過量的現象比較普遍,但是為了您的健康著想,我們建議每天飲酒不超過30克,具體來講就是白酒小於25~50毫升,啤酒小於250~500毫升,葡萄酒小於100~150毫升。高度烈性酒最好不要飲。

5.食物不過苦:過食可致食欲不振。

苦味食物主要是苦麥菜、芹菜、蓋菜、苦瓜、咖啡等。苦能清熱,但苦味性寒涼,過食會損脾胃,導致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另外,有一些高血壓病人還存在飲食誤區,那就是不敢吃雞蛋。他們認為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太高,多食對身體無益。其實膽固醇過高者應盡量少吃蛋黃,其他人吃雞蛋沒多大問題。除了做到“五味不過”原則外,還要做到飲食不過飽。“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然後再加上舒暢的心情和適量的運動,就可以很好地保持身體的健康。

相關鏈接

高脂肪食品有哪些?

高脂肪食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髒類食物、奶油製品。飲食中,可以用低脂食品來代替這些高脂食品。低脂食品主要有魚類及其他海產品、蔬菜、水果、乳製品,以及麵包和穀物等。

常吃卻不科學的飲食搭配

一句話解答

為什麼男人的平均壽命比女人短?這是因為女人比男人更注重“吃”。的確,許多疾病往往就是“吃”出來的。我們平常的一些看似習慣的飲食搭配卻不見得最科學。走出這些飲食誤區吧,你也可以像女人那樣獲得長壽和健康。

專家指導

“吃”看起來事小,但其實卻包含著很大的學問。比如說食物與食物之間應如何搭配,搭配得當不但口感更好,營養價值也更大;反之則會大大降低其營養價值及口感。我們平常所養成的一些飲食習慣,一些常見的吃法未必是科學的。你隻有了解這些知識,做到科學飲食,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不當的飲食搭配都有哪些吧!

1.土豆燒牛肉。這是較常見的一種菜肴,口感較好,因此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從營養價值來說卻並不值得推崇。因為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時所需的胃酸濃度不同,這樣就會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滯留時間,使胃腸消化時間延長,時間一久易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

2.小蔥拌豆腐。中國有句古話: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這道菜製作起來相當簡單,且味美爽口,因此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一道家常菜。但是,這道菜的營養價值卻不高,因為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會結合成白色沉澱物草酸鈣,不利於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利用。

3.蘿卜水果同吃。蘿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也是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蔬菜。但如果你剛剛吃過蘿卜,那麼最好不要再吃水果。因為蘿卜進入人體後會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而水果中含有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及阿魏酸,它們可加強硫氰酸抑製甲狀腺的作用,長此以往,易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4.牛奶與橘子同食。早上一杯牛奶已成為許多人的飲食習慣。但如果你喜歡在喝完牛奶時再吃一個水果的話,最好不要選擇橘子。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相遇會凝固成塊,影響消化吸收,並產生一係列不適症狀。

5.茶葉煮雞蛋。茶葉蛋也是我們早餐常吃的一種食品。但茶水與蛋同煮,會產生對胃有刺激作用的物質,且不利於消化吸收。

6.炒雞蛋放味精。炒雞蛋時放味精純粹是多此一舉,因為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與味精成分相同的穀氨酸,再加味精不但增加不了鮮味,反而會破壞和掩蓋雞蛋的天然鮮味。所以,以後炒蛋時還是省省力氣吧!

7.紅白蘿卜混吃。紅白蘿卜搭配,看上去色澤鮮豔,很能提高人的食欲,但這種吃法卻並不科學。因為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但紅蘿卜中卻含有一種叫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它會破壞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兩者結合,就會使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另外,胡瓜、南瓜等也含有類似胡蘿卜的分解酵素,所以也不宜與白蘿卜同食。

8.吃海鮮後立即吃水果。海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而水果中含有鞣酸,兩者結合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鈣質與鞣酸結合還會生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刺激胃並引起不適。含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想要食用,以間隔兩個小時為宜。

9.酒與胡蘿卜同食。喜歡喝酒的你千萬不要選胡蘿卜做下酒菜,因為胡蘿卜與酒精一同進入人體,會在肝髒中產生毒素,從而引起肝病。若飲用胡蘿卜汁後也不要馬上飲酒。

10.白酒與汽水同飲。白酒、汽水同飲後會很快使酒精在全身揮發,並生產大量的二氧化碳,對體內多種器官都有嚴重危害,對心腦血管也有損害。

11.吃肉時喝茶。吃肉食、海味等高蛋白食物後立即喝茶,也會使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易被消化的物質,易形成便秘,並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相關鏈接

火腿乳酸飲料同吃容易致癌

如果你習慣將三明治搭配優酪乳當早餐那可要小心了,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飲料一起食用易致癌。為了保存肉製品,廠家往往會添加硝酸鹽來防止食物腐敗及肉毒杆菌生長。當硝酸鹽碰上有機酸時,會轉變為一種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火腿最好不要與乳酸飲料搭配食用。

吃蟹後喝杯生薑紅糖水

一句話解答

螃蟹因其美味營養而受到許多男性朋友的喜愛。我們在前麵也已介紹了吃蟹的相關知識。但是有些人在吃蟹後仍然會出現腹瀉、嘔吐等不適症狀。如果吃蟹時喝些生薑紅糖水,可能就不會有上述症狀了。

專家指導

秋季,螃蟹也大量上市。這位“橫行君子”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是,每年因吃蟹而產生腹瀉、嘔吐、全身乏力等不適症狀的病人也不在少數。如何才能做到既享受美味又不至於危害到健康呢?辦法很簡單:吃蟹時別忘了喝些生薑紅糖水。

螃蟹味美,卻不是人人皆宜。螃蟹性寒,並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膽固醇,對於脾胃虛寒的人,患有慢性胃炎、潰瘍等腸胃疾病,以及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傷風感冒的病人,吃蟹往往會使病情加重,所以上述人群應少吃或不吃螃蟹。

另外,吃蟹時最好吃些生薑。螃蟹性寒,而生薑性熱,可以起到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正好與性寒的蟹肉相補。如果螃蟹加工不徹底,生薑中的藥用成分還能殺滅其體內殘留的細菌。吃蟹時,可以隨時備一些生薑末、生薑絲,拌在醋碟內,用蟹肉蘸著吃。如果你不喜歡這種食用方法,也可在吃蟹後喝些生薑紅糖水。生薑與具有暖胃、驅寒作用的紅糖搭配,效果會更好,對預防因吃蟹而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