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食物都有自己的健康吃法(1 / 3)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了安全和健康。當“吃什麼”已不再是問題之後,“怎麼吃”就成為人們越來越關心的問題。有些傳統的習慣並不見得就是最科學的。隻有走出飲食誤區,建立科學的飲食觀,才能讓你遠離“營養陷阱”,獲得更多的健康。

蔬菜生吃熟吃各有“道”

一句話解答

相對於女人來說,男人對肉食更加偏愛。但是也不能因此忽視對蔬菜的攝取。男人喜歡美食的或許不再少數,但是對美食真正了解的卻並不多。比如不同蔬菜,烹製的方法也應不同。有些適合熟吃,有些適合生吃。

專家指導

人們在飲食中往往存在一種誤區,那就是認為蔬菜生吃比熟吃營養價值更高。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盡管蔬菜在烹飪的過程中會造成某些營養物質的流失,但有些蔬菜隻有熟後食用才能更好地為人體吸收。總之,蔬菜生吃熟吃各有道,如果你不知靈活變通,對健康反而無益。

要想生吃蔬菜,最好選擇無公害的綠色蔬菜或有機蔬菜。在無土栽培條件下生產的蔬菜,也可以放心生吃。胡蘿卜、白蘿卜、番茄、黃瓜、大白菜心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在加工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破壞,所以這些蔬菜生吃比較好。生吃的方法包括飲用自製的新鮮蔬菜汁,或將新鮮蔬菜涼拌,可適當加點醋,少放點鹽。

但生活中,有些蔬菜是不適宜生吃的,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蔬菜有哪些。

1.十字花科蔬菜。

西蘭花、菜花等屬於這種類型。十字花科的蔬菜不宜生食,焯過後口感更好,其中豐富的纖維素也更容易消化。

2.含草酸較多的蔬菜。

菠菜、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草酸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不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最好用開水焯一下再涼拌,這樣可以除去其中大部分草酸。

3.蓋菜類蔬菜。

此類蔬菜含有一種叫硫代葡萄糖苷的物質,經水解後能產生揮發性芥子油,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4.馬齒莧等野菜。

野菜生吃前最好焯一下,既可以除塵土和小蟲,又可以防止過敏。萵苣、荸薺等也最好用開水焯一下再吃。

蔬菜生吃時也是有講究的。首先,生吃蔬菜前必須進行消毒,可用開水浸燙幾分鍾,或者用消毒劑清洗。其次,蔬菜、肉類要分開存放,以免造成交叉感染。蔬菜生吃時也可以加進有殺菌作用的調料,如蔥、薑、蒜、鹽等。鮮木耳和鮮黃花菜含有毒素,不可直接食用。幹木耳食用前最好用溫水泡發,泡發後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

而有些蔬菜則是不適宜生吃的:一是富含澱粉的蔬菜(如土豆、芋艿、山藥等)必須熟吃,因為如果澱粉粒不破裂,無法被人體消化吸收;二是含有某些有害物質的蔬菜,如扁豆中含有毒素,若食用時沒有熟透會引發中毒。三是塌地生長的綠葉菜。這類蔬菜在生長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汙染,用清水冼是無法洗淨的,所以必須熟後方可食用。當然,如果這些蔬菜是在無土栽培條件下生產的,也可以放心生吃。

最適合的才是最營養的吃法。如蘿卜生吃以汁多辣味少者為好,但因屬於涼性食物,陰虛體質者還是熟吃為宜。番茄生吃時可以獲得更多的維生素C,而熟吃則可以起到降低患前列腺癌和肝癌風險的作用。隻有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正確的食用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

相關鏈接

熟吃蔬菜的好處

烹調可提高綠葉蔬菜和橙黃色蔬菜中維生素K和類胡蘿卜素的吸收利用率;烹調可提高蔬菜中鈣鎂元素的利用率;烹調可提高蔬菜的食用量;可軟化纖維,對腸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有益。對於這些人來說,蔬菜生食過多有可能導致腹瀉或腹脹,加熱之後食用則可避免這類問題。

喝苦丁茶並非人人皆宜

一句話解答

許多男人喜歡喝苦丁茶。或許,那種苦盡甘來的味道正好體現出男人對生活的態度和希冀。苦丁茶有很好地去火、保健功效,對於工作勞累易上火的男性來講,是不錯的飲品。但苦丁茶並非人人皆宜。了解飲茶的常識,免得不去火反生病。

專家指導

苦丁茶雖然味道較苦,但因其良好的保健作用,仍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相關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喝2~3杯苦汀茶,人們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概率就能減少一半左右。從保健的角度來講,苦丁茶具有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的作用,對頭痛、牙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等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苦丁茶還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另外,苦丁茶外形綠潤均勻,湯色清綠明亮,口感微苦滑爽,回甘長久,飲後神清氣爽,消乏解渴,因此備受人們的青睞。

苦丁茶雖好,卻並非人人皆宜。以下幾種人在喝苦丁茶時就應該悠著點。

風寒感冒者:患了風寒感冒的人應該多吃些溫熱的食物,如生薑等,以祛除體內的寒氣。此時若飲用苦丁茶,會有礙風寒的發散,不利於感冒的治愈。

虛寒體質者:虛寒體質的人應進食羊肉、狗肉等溫性食物,而且不容易“上火”。但如果喝苦丁茶,會使手腳冰涼等症狀加重,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慢性胃腸炎病人:慢性胃腸炎病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脾胃虛寒,喝苦丁茶後往往會使症狀加重。此外,老年人及嬰幼兒因脾胃功能較弱,也不宜飲用苦丁茶,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副作用。

除了以上不適宜喝苦丁茶的人群外,其他人喝苦丁茶是不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的。那麼,如何喝苦丁茶才更科學呢?現在為你介紹一下。

想要品到苦丁醇美的茶香。一是水要開;二是水質要好,礦泉水、泉水或純淨水等皆可;三是用瓷器或陶器做茶具;四是放的量要少,因為苦丁茶有少味濃、耐衝泡的特點;五是熱飲,如果有胃寒疾病更應如此。如果沒有胃病,喝些清涼的苦丁茶也是很好的。

苦丁茶既可以單獨衝泡,也可以與其他茶葉、藥材混合衝泡。單純衝泡苦丁茶,清甜爽口,也不失為一種享受。與烏龍茶、綠茶、花茶等混合衝泡時,則兼具兩者的風味。苦丁茶素有“茶膽”的名聲,無論什麼茶,在味道上都能與之相配,而且拚配後的茶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一般苦丁茶與其他茶葉的配比為1:9,最好不超過2:8,以免苦味把其他茶葉的味道蓋住。閑暇時不妨泡一杯,感受一下吧!

除此之外,苦丁茶還有“藥”的特點。衝泡苦丁茶時加入紅茶、烏龍茶等熱性茶或與人參、桂圓、紅棗等熱補藥材一並衝泡,有胃寒疾病的人也可以飲用。因為熱性茶或熱補藥材與苦丁茶相匹配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夏天還可以與蜂蜜一起衝泡,不但有清涼解渴之效,口感也更佳。

苦丁茶若作藥用時,濃度為當茶用時的2~3倍。如果想起到降血脂、血壓的效果,可在一天的下午和晚上各泡1次,一直喝到無味時嚼食茶芽,通過胃黏膜吸收飲用效果更加明顯。病狀減輕時可適當降低濃度,無好轉則應加大用量。對於“三高”疾病的病人來說,通過飲用苦丁茶將血壓、血脂、血糖降下來之後,可適當降低飲用濃度,但不要停止,以免病情反複。若飲用苦丁茶的濃度適當,可在十幾天內把血壓、血脂降下來,由此可見其保健功效了。

所以,平時經常飲用一些苦丁茶,不僅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還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按照以上我們所指導的方法試試吧,效果會很不錯的!

相關鏈接

苦丁茶如何保存最好?

冰箱貯存法:將新茶裝在真空包裝袋內,放入冰箱的冷藏櫃中,這樣可長期保持茶的色、香、味不變。

塑料袋貯存法:取兩隻塑料食品袋,將幹燥的茶葉用軟白紙包好後裝入其中一隻內,並輕輕擠壓出空氣,然後紮緊袋口。再將另一隻塑料袋反套在第一隻外,同樣擠出空氣後紮緊,再放入木箱內即可。

五類人群應慎吃螃蟹

一句話解答

螃蟹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但蟹屬於高敏食物,即民間所說的“發物”。

對於一些過敏人群來說是不適合的。一些男性朋友喜歡邊吃蟹邊喝啤酒,這樣也是不對的。學會科學吃蟹,才能同時享受到健康和美味。

專家指導

秋風起,螃蟹肥。又是吃蟹的時節了,你是否又在躍躍欲試了呢?先別急著吃,因為這位“橫行君子”盡管味道鮮美,卻不是人人皆宜的。小心你一時饞嘴吃出疾病。現在就讓我們把如何吃蟹細細道來吧!

蟹屬於高敏食物,即民間所說的“發物”。如果是過敏體質的人群,在食蟹後會誘發並加劇人體的過敏反應,引起各種不適症狀,嚴重者會引起過敏性休克。記住,以下人群是不可以吃螃蟹:

吃蟹有過敏史或有蕁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兒童、老人、孕婦,最好不要吃蟹;

膽囊炎、膽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盡量少吃或不吃蟹,以酒伴蟹開懷暢飲更是要不得,以免加重病情,不利於康複;

本身脾胃虛寒及有腹瀉、胃痛、感冒等症狀的人。蟹屬寒性食物,且因蛋白質含量高,不易消化。所以有以上症狀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體質寒涼虛弱的孕婦不適合吃蟹,否則可能引起流產;

嬰幼兒吃蟹會加重肝、腎負擔,所以也不宜食用。

除了以上幾類不適宜吃蟹的人之外,其他人就可以放心大膽的享受美味了。但是也要注意食用方式,避免進入飲食的誤區。

1.不宜食生螃蟹。海產品一般會有各種寄生蟲,螃蟹也是。所以食螃蟹要蒸熟煮透,一般開鍋後再加熱30分鍾以上才能將細菌病毒全部殺死。

2.過久的熟蟹不宜食用。螃蟹宜現燒現吃,不要存放。若存放後,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方可食用。

3.不宜亂嚼一氣。吃螃蟹應注意“四清除”。除腮(在蟹體兩側,形如眉毛,成條狀排列)除胃(位於蟹骨前半部,與蟹黃緊連,形如三角形小包),除心(位於蟹黃或蟹油中間,呈六角形),除腸(位於蟹臍中間,呈條狀)。

4.不宜食太多。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尤應注意,以免食用後引起腹痛,腹瀉。食用時可配以薑醋,有驅寒的效果。

5.不宜與茶水同食。兩者相克,吃蟹時和吃蟹後一小時內都不要飲茶水。

6.不宜與柿子同食。兩者同食會使蟹肉中的蛋白質凝固,長期滯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

另外,死蟹是不能吃的,以免引起中毒。因為螃蟹垂死或已死時,蟹體內會分泌出一種有毒的物質。蟹死亡的時間越長,有毒物質越多,即使蟹煮熟了,這種毒素也不易被破壞。因此,千萬不要吃死蟹。這就要求在買蟹時一定要挑選質量好的蟹。想要購買新鮮的蟹要“五看”,即一看顏色,蟹的顏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黃毛;二看個體,個體要大而老健;三看肚臍,臍要向外凸出;四看蟹毛,蟹腳上蟹毛叢生為好蟹;五看動作,動作靈敏為好蟹。

吃蟹時也不要連殼帶肉一口咬下去,或是先掀起蟹殼,吮食蟹膏,然後再將蟹身分成兩邊吃,最後吃蟹鉗、蟹爪。正確的吃法是先把螃蟹身上圓形的蓋子揭開,吃蟹黃。吃完蟹黃,再吃蟹肉。最好把螃蟹掰成兩半,這樣更方便食用。螃蟹靠近大腿的地方有一些白的像刷子毛一樣的東西,那是不能吃的。

吃蟹腿時,要想把螃蟹腿裏的肉弄出來,可以用專門吃螃蟹用的夾子把腿的硬殼夾碎,或用牙簽、叉子等把蟹肉弄出來,不要用牙咬,以免傷到牙齒。

相關鏈接

哪些人不能吃蟹黃?

蟹黃中膽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否則會加重病情;體製過敏的人也最好不要吃,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症狀。

橘子別與黃瓜同食

一句話解答

橘子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水果。或許它已成為許多白領男士每天必不可少的水果伴侶。但橘子不能與黃瓜同食,否則會降低其營養價值。也不能與蘿卜、牛奶同食。小小的橘子吃起來卻是有不少學問的。

專家指導

橘子是我們常見也常吃的水果。但你是否真的知道怎樣吃橘子呢?小小的橘子看起來簡單,但吃起來卻是有不少學問的,如果不懂,不僅會大大降低它的營養價值,重則還會引起疾病呢?所以還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小小橘子的學問吧!

橘子有潤肺、開胃理氣、化痰、止咳、醒酒等作用,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經常吃橘子可以起到預防老年中風、高血壓、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但有些食物是不能與橘子同食的,這些食物包括黃瓜、蘿卜、牛奶等。

橘子與黃瓜同食會破壞其營養價值,因為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橘子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橘子也不宜與蘿卜同食。兩者同食易誘發甲狀腺腫。吃橘子時最好不要喝牛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從而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橘子不可吃得太多,要注意控製食入量。每天吃三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過量攝入維生素C,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

飯前或空腹時不宜吃橘子,因為橘子中的有機酸會刺激胃壁的黏膜,對胃不利。老年人及兒童也不宜多吃橘子。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如果過量食用橘子,會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兒童吃橘子過多會出現“上火”症狀,若吃多時,應停食1~2周再吃。胃潰瘍病人也不宜食用過多的橘子,因為橘子含有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C,食用後會使胃酸濃度增加。服用維生素K、磺胺類藥物、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和補鉀藥物時,也應忌食橘子。

橘子的吃法也是有講究的,或許你平常總是剝開橘皮以後就吃,我們在這裏給你介紹一種新的食用方法,那就是烤著吃。是不是沒有聽說過呢。其實很簡單,先將橘子(1~2個)洗淨後放在40℃~50℃的開水中浸泡1分鍾,然後用布擦幹放在微波爐的燒烤網上,燒烤至微焦為止。這樣就可以使橘皮中的成分滲透到橘子裏麵去,連皮吃掉就可以了。每天早、午、晚各食用這樣的橘子1個,對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咳嗽、哮喘、消化不良、便秘等病有一定療效。

橘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尼克酸等,有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所以冠心病、血脂高的人多吃橘子很有好處。

橘子吃多以後會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口幹舌燥、咽喉幹痛、大便秘結等症狀。橘子中胡蘿卜素的含量也很多,一次吃的過多會導致皮膚發黃。此時除了多喝水、暫時不吃橘子類水果外,還應限製攝食胡蘿卜素含量豐富的食物,1個月後,皮膚的顏色就會恢複正常。

另外,橘瓤外有一層白色的網狀筋絡“橘絡”,許多人在吃的時候喜歡把它撕去。其實這樣做也是一種浪費。中醫認為橘絡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不僅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病人的食療佳品,而且對久咳引起的胸肋疼痛不舒還有輔助治療作用。現代醫學也證明,橘絡對心血管病人有利。所以,吃橘子時應該連同橘絡一同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