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果可以,喝酒的時間最好選在晚上,因為人體肝髒中乙醇脫氫酶的活性中午時降低,晚上時增加。中午時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謝排掉,比晚上容易醉,對身體的傷害也較大。另外也不要早上空腹飲酒,以免造成胃黏膜的損害。
相關鏈接
不吃主食隻吃菜易發胖
主食的攝入可以使人產生飽腹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節食的作用。令人發胖的元凶是糖和油。人體從糧食中攝入的主要是澱粉,澱粉分解為葡萄糖,是大腦工作的唯一能量來源。如果停止攝入主食,隻靠蛋白質和蔬菜提供能量,易導致血糖偏低,腦能量供應不足。每天攝入主食200~400克才能保證充足碳水化合物的供給。
喝豆漿別犯這些錯
一句話解答
“男人喝牛奶,女人喝豆漿。”其實豆漿不僅僅適合女人,男人喝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但對豆漿的飲用知識還有一些是需要掌握的,否則不僅營養價值大大降低,還會為你的健康帶來隱患。
專家指導
豆漿是我們最常見的飲品之一,不僅營養豐富,且價格實惠。或許它早已成為你早上必不可少的伴侶。但是,對於這位每天都會見麵的朋友,你是否真的熟悉呢?如果你對它並不是真的很了解的話,就很難將其保健功效發揮到最大。看看以下喝豆漿的八大誤區:
1.早晨空腹喝豆漿,營養能被很好地吸收。
糾錯:豆漿裏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喝豆漿時最好吃些澱粉類食品,如麵包、饅頭等,這樣可以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從而使營養物質被吸收的更加充分。
2.煮豆漿時加個雞蛋,會更有營養。
糾錯:有人在煮豆漿時會在裏麵打個雞蛋,以為這樣營養會更充分。但恰恰相反,蛋清會與豆漿裏的胰蛋白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從而不利於人體的吸收。吃雞蛋喝豆漿也是不科學的,同樣會降低兩者的營養價值。
3.豆漿營養豐富,男女老幼皆可飲用。
糾錯:豆漿盡管營養豐富,卻並非人人皆宜。豆漿性偏寒,所以胃寒有消化不好、愛打嗝、礙氣症狀的人,還有脾虛的,比如腹瀉、脹肚的人不要喝。另外,腎髒功能不好、腎功能衰竭的人也不適宜飲用豆漿,以免加重腎髒的負擔。豆漿中的嘌呤含量高,痛風病人也不宜飲用。
4.自製豆漿隻要加熱就行了,或者將其與牛奶一同煮。
糾錯:豆漿必須煮透之後方可飲用,如果沒有煮透,豆漿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皂角毒會刺激胃與腸道,從而引起惡心、嘔吐以及腹瀉。另外,豆漿煮到80℃的時候,還會出現假沸現象,使人們誤以為豆漿已經煮熟。其實,這時候還需要繼續煮3~5分鍾才能去除豆漿裏的有害物質。
牛奶與豆漿中的營養都很豐富,於是有些人便突發奇想,把它們一起煮來喝。如果你也這樣做過,那可就錯了。因為豆漿要煮8~10分鍾才能熟,而牛奶如果煮這麼長時間,它裏麵所含有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會遭到嚴重破壞,營養價值也會大大降低了。
5.豆漿一次喝不完,可以用保溫瓶儲存起來。
糾錯:這是一種自作聰明的做法。因為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裏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將豆漿作為養料而大量繁殖,3~4小時過後,豆漿就會酸敗變質。如果是自製豆漿,量不要過多,最好以能一次喝完為準。
6.在豆漿中加入紅糖,以使口感更好。
糾錯:如果你喜歡喝甜豆漿,那麼可以加入白糖和蜜蜂,但最好不要加紅糖,因為紅糖裏的有機酸和蛋白質結合後,會產生變性沉澱物,不僅使豆漿失去營養價值,而且喝了對身體也是無益的。加白糖時也要注意離火後再加。如果喜歡吃鹹豆漿,可以在豆漿裏放一點紫菜、蝦皮、菜葉等。
7.豆漿與藥物同食。
糾錯:豆漿不能與藥,尤其是不能與抗生素類藥物同飲,否則會破壞豆漿裏的營養成分,同時豆漿中所含的鐵、鈣質還會使藥效降低或者失效。
8.豆漿營養豐富,喝過量也沒關係。
糾錯:豆漿雖好,但也不宜過量。一般成人喝豆漿一次不宜超過500克,小兒酌減。大量飲用,容易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症狀。
相關鏈接
豆漿什麼時候喝最好?
豆漿最好是早上喝,且不能空腹,最好與含碳水化合物、澱粉多的食品,如餅幹、饅頭等共食,也可在早飯後1~2小時飲服,這樣可以使飲食平衡,有利於消化吸收,有利於充分發揮蛋白質的營養效果,使營養素完全被人體吸收,從而有利於人體健康。
別讓雞蛋害了你的健康
一句話解答
“別讓雞蛋害了你的健康”,這個題目是否讓你大吃一驚?或許,你正把雞蛋當成每天必食的食品。其實,吃雞蛋是要講究方法的,如果不注意,或許真的會危害到健康。現在就給男性朋友介紹一下雞蛋的不健康吃法都有哪些。
專家指導
對於雞蛋你應該再熟悉不過了,或許每天早上兩個雞蛋,一杯牛奶就成為你早餐的全部內容。雞蛋營養豐富,且利於人體吸收。經常食用雞蛋不但可以增強記憶力,還可保護心髒和動脈血管、預防癌症、延緩衰老,因此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在吃雞蛋時有一些知識是你需要了解的,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就會將雞蛋變成“廢品”,甚至是“毒品”。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方麵的知識。
1.未熟的雞蛋不要吃。
雞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食用後會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症狀。雞蛋中的抗胰蛋白酶,會影響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雞蛋未煮熟,這兩種物質就不能全部分解,不利於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雞蛋本身會攜帶一些病菌,未煮熟就不能全部將病菌殺死,從而危害到人體的健康。
另外,有些人喜歡吃生雞蛋,認為這樣營養更豐富。但實際上,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隻有煮熟後才能被人體吸收。生雞蛋特殊的腥味還會抑製中樞神經的活動,使各種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煮得太老的雞蛋也不適合吃。
既然未煮熟的雞蛋不能吃,那麼就把雞蛋煮久一些好了。但這樣做也是不對的。未熟和煮老的雞蛋都會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表麵會形成灰綠色硫化亞鐵層,不利於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會變硬變韌,也不利於人體的吸收利用。
3.雞蛋不宜與糖同煮。
雞蛋與糖不可同煮。兩者經高溫作用會生成糖基賴氨酸,破壞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這種物質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後會造成危害。如果你喜歡吃甜,可在雞蛋稍涼後放入攪拌,這樣就不會對健康有不利影響了。
4.煮熟的雞蛋用冷水浸後忌存放。
一些人常將煮熟的雞蛋浸在冷水裏,以便於蛋殼的剝落,但這種做法不衛生。新鮮雞蛋外表有一層保護膜,使蛋內水分不易揮發,並防止微生物侵入。熟後這層膜被破壞,蛋內氣腔的一些氣體逸出,此時雞蛋置於冷水內會使氣腔內溫度驟降並呈負壓,冷水和微生物可進入蛋內,如果再存放容易變質。所以煮熟的雞蛋要盡快食用。
那麼雞蛋怎樣吃效果最好呢?不同的吃法,人體對於其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率也不同。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所以,可見,煮蛋才是最好的吃法。當然,對於一些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這樣極易於兒童的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既然未熟的雞蛋和煮老的雞蛋都不宜食用,那麼雞蛋煮多久才好呢?我們再介紹一下正確煮蛋的方法: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鍾。停火後再浸泡5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的時間也不同。“3分鍾雞蛋”是微熟雞蛋,在人體消化時間為1小時30分鍾;“5分鍾”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老的雞蛋消化時間最長,為3小時15分。“5分鍾雞蛋”最理想,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
吃雞蛋也並非是越多越好。雞蛋是高蛋白食品,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也會增加腎髒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另外,茶葉蛋應少吃,否則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吃雞蛋時也最好將整個雞蛋都吃掉,因為蛋黃與蛋清的營養物質各不相同。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多,而其他營養成分則是蛋黃中含得更多。
相關鏈接
大豆也可以補充蛋白質
在植物蛋白中最好的是大豆蛋白,大豆中含35%的蛋白質,而且非常容易被吸收,因此大豆蛋白一直是素食主義者的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豆製品可降膽固醇,還可抗癌,大豆蛋白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異黃酮是一種類似荷爾蒙的化合物,可抑製因荷爾蒙失調所引發的腫瘤細胞的生長。
10種難消化食物的健康吃法
一句話解答
對於腸胃比較脆弱的男性朋友來說,飲食應以易消化為主。但油炸食品、巧克力、冰激淩、奶油土豆泥等美味的誘惑卻又實在讓人難以抵禦。如果你按照下麵的建議去做的話,照樣可以安全地享受美味!
專家指導
油炸食品、巧克力、冰激淩、奶油土豆泥等食物因其味美可口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是,這些食物較難消化,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如果你平時腸胃就比較脆弱,那麼就應該更加注意了。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食物如何吃才能獲得健康。
1.油炸食品。
我們平常早餐吃的油條,以及快餐中的炸雞塊、炸薯條之類就是這類食品的典型代表。油炸食物油脂和脂肪的含量都很高,但這兩種物質較難消化,堆積在胃裏就會造成疾病。特別是對於一些患有胃腸炎等方麵疾病的人來說,就更應該少吃多油、多脂的油炸食品,否則會引起一些不適症狀,比如反胃、腹瀉等。
那麼如何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能不危害到健康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製作土豆片的其他方法,比如用烘焙代替油炸,或選擇吃低脂或無脂食品,如餅幹、爆米花等。
2.辛辣食物。
辣椒等辛辣食物會對食道的內壁形成刺激,從而使人產生不適,並且增加胃的負擔。如果你想加一些酸奶油使它變涼,不僅不會緩和刺激,還會遭受其他的副作用。對於腸胃不好或是身體燥熱的人來說,如果實在拒絕不了辛辣食物的誘惑,不妨將辛辣食物換成微辣食品,既可以滿足自己味覺上的享受,又不至於對健康造成太大的威脅。
3.巧克力。
巧克力甜膩柔滑的口感讓很多人愛不釋手。但同時它也會給我們帶來多餘的熱量。對於遭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的人而言,食用巧克力後都會帶來難受的刺激。這主要是因為巧克力會引起下食道括約肌的放鬆,使得胃酸回流,從而對食道及咽部形成刺激。
那麼,是不是應該完全拒絕巧克力了呢?當然不是。隻要你選擇糖和脂肪含量都很低的黑巧克力就可以了。黑巧克力的糖及脂肪含量是所有巧克力中最低的,而且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不但營養較為豐富,而且還有降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但是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吃了,每天最多不能超過兩塊。
4.柑橘汁。
柑橘屬於酸性飲料,能夠刺激食道,使感覺神經受到刺激變得紅腫。清晨最好不要喝一大杯柑橘汁,那樣會提高胃腸內的酸性。如果你喝的是含有高濃度果糖的甜檸檬水,那就更要注意了,因為會很容易引起腹瀉的。
柑橘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適宜經常飲用,隻要選對飲用的時間就可以了。喝柑橘汁之類酸果汁的最佳時間是隨餐,或者在兩餐之間,這樣就不會對腸胃形成刺激了。
5.奶油土豆泥。
土豆是理想的減肥食品,因此土豆泥也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但是加有奶油或奶酪的土豆泥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因為有些人屬於乳糖不耐受者,吃了這樣的土豆泥後,會讓你的胃很難受。
不過,你也完全沒有必要因此就將其拒之千裏之外。隻要在家裏自己蒸或煮些不添加任何作料的純味土豆泥,就可以避免上述不適症狀了。
6.蔥、蒜。
蔥、蒜等裏麵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健康大有裨益。但同時,它也會導致腸胃不適,比如脹氣、腹部絞痛等。不過,在吃的時候隻要采取生熟混合的烹飪方法,就可以避免不適症狀了。
7.冰激淩。
對於一些乳糖不耐受者,當你大吃一頓冰激淩後,往往會產生腹脹、腹部絞痛、脹氣等不適。且生冷食物吃得越多,越容易損傷脾胃。如果你不想放棄涼爽的冰凍食品,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吃無乳糖的冰凍食品。即使你對乳糖沒有太大的反應,冰激淩裏麵含有的大量脂肪在胃裏麵滯留的時間也會比其他食物都長。所以生冷食品最好少吃。
8.西蘭花和卷心菜。
兩者都屬於十子花科,不僅富含大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還有防癌、抗衰老的功效。但同時,高纖維的蔬菜會撐大你的胃容量,從而導致腸胃內多餘的氣體累積。不過,隻要吃的時候將它們在熱水中焯一下就可以使產生氣體的硫黃混合物失去作用了。因此,這兩種蔬菜最適合涼拌和烹炒。
9.豆類。
豆類食物富含蛋白質,且營養豐富,但是卻不易消化。食用之後很容易引起打嗝、腸鳴、腹脹、腹痛等症狀。所以,對於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最好不要食用豆製品,因為豆製品中嘌呤含量高,會促進胃液分泌。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病人食用豆製品後會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所以也不宜食用。
10.無糖口香糖。
無糖口香糖及各種糖果、牛奶冰激淩中含有山梨醇。它會在你的腸內累積一種不舒服的氣體。解決的辦法就是買食品前先檢查商標,看是否是無糖產品,即使是無糖產品,裏麵一般也會使用少量糖的替代品。對於含有10克甚至以上糖代替品的產品,無疑會給消化造成困難。
相關鏈接
油炸食品並不可怕
對於油炸食品的危害已是眾所周知。但對於這種食物的態度是少吃而不是完全拒絕,因為正常人也需要攝入一些脂肪。所以,見到油炸的就扔掉,拒絕油炸,也是不對的。此外,關於油炸食品有致癌物的說法也不確切。隻要堅持科學的食用方法,照樣可以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