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
便秘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凡是糞便幹燥堅硬、排便不暢,或數日才排便一次,嚴重喪失正常頻率者,稱為便秘。排便是正常的生理過程,如果糞便長期在體內滯留難以正常排出,其中的毒素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從而造成各種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導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引起各種疾病。
中醫認為,便秘多因大腸積熱,或氣滯,或寒凝,或陰陽氣血虧虛,使大腸傳導功能失調所致。另外,肺氣的閉塞也會影響大腸的排便功能。便秘不難防治,隻要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一般是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療效果的。對於便秘病人,飲食上要堅持以下原則:
1.多吃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水果、筍類等。這樣可以增加食物殘渣,促進糞便的正常排出。
2.多喝開水,以利於大便的軟化。
3.蜂蜜、芝麻、核桃、牛奶、奶油等都具有很好的通便功效,所以可以適當多食。
4.在烹調菜肴時多放一些食用油,也可以起到潤腸排便的效果。
5.B族維生素食物有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所以應適當進食。豆類、粗糧、甘薯、馬鈴薯等都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
6.忌食烈酒、濃茶、咖啡、韭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葷腥厚味的食物。
另外,有一些食物對通便也有著很好的效果,隻要適當食用就算不用藥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通便效果。
蘿卜。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其維生素的含量非常高,有抗病毒、抗癌作用,吃生蘿卜有消除積滯、化痰解熱、解毒等功效,每次吃200克左右。
白菜心。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有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心生吃就很好,既不破壞白菜的營養,又有很好的通便效果,每次吃200克左右。
西葫蘆。西葫蘆是低熱量食物,維生素A的含量較多,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果膠的含量也較豐富。這些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水解,但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生吃也可做成菜或湯。
豆芽。主要是指黃豆芽、綠豆芽,其營養相對於黃豆和綠豆來說更為豐富,有滋陰通便利尿之功效。常吃豆芽還有防治腸癌、口腔炎,提高大腦功能等作用。豆芽做湯,不要煮得太爛,熟了即可。
番茄紫菜湯。番茄性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效。番茄熟吃比生吃的總體營養價值要高。紫菜含有豐富的碘、鈣、鐵,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膽堿含量也很高,而膽堿是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重要化學物質,對增強人的記憶、防止記憶衰退有良好作用。
花生米拌芹菜。花生可以潤腸通便,用於腸燥便秘。此外還可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壓。芹菜除了營養豐富之外,還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大便排出。做法也很簡單:芹菜200克洗淨切段,花生米加水煮熟,加入芹菜再開鍋,放入少許醬油即可食之(不放鹽及其他任何調料),喝湯吃菜。
海帶蘿卜湯。海帶營養豐富,有“長壽菜”的美名。海帶味鹹、性寒,具有化痰、軟化、清熱降血壓的作用。其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對便秘有良好的療效。蘿卜本身也有通便的效果,與海帶同食效果更好。將蘿卜洗淨切塊,與海帶同做湯。放芝麻油或花生油更有利於通便。
木耳白菜湯。木耳性平,味甘。其中維生素B 2含量較蔬菜高得多,有潤腸通便之效。木耳與具有通便功效的白菜搭配製成木耳白菜湯,效果更好。白菜與木耳一起炒食也可。
除此之外,便秘病人在飲食上還要注意以下五點:一、飲食忌過於精細。若肉、蛋、奶吃得過多,蔬菜、粗糧等植物性纖維吃得太少,很易引起便秘。二、忌煙酒及辛辣食物。此類食物會使胃腸燥熱內結、津液不足,從而易引起大便幹燥。三、忌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蛋白質或鈣質若攝入過多,也會使大便幹燥而量少,難以排出。四、少吃糖。糖能減弱胃腸道的蠕動,加重便秘及痔瘺等疾病的症狀。五、幹豆類、元蔥、土豆、白薯等脹氣食物也應少食,以免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相關鏈接
飯後吃梨防便秘
梨含有豐富的非可溶性纖維素,能幫助預防便秘及消化性疾病,可以淨化腎髒,清潔腸道,長期便秘的人應多吃梨,對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也有好處。飯後吃個梨,積存在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可以大量排出。所以在人們熱衷於吃煎烤食品、快餐類食品的今天,飯後吃一個梨不失為一種很好的保健方式。
科學飲食調理慢性腸炎
一句話解答
夏天來到了,水果大量上市,我們的胃口也大開。可一不小心,就拉起肚子來了。夏天食物也極易變質,因此慢性腸炎的發病率也很高。這裏就教男性朋友們一些預防或治療慢性腸炎的方法。
專家指導
慢性腸炎是夏日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一是由於夏天食物較難保存,很容易腐敗變質,若誤食就會導致疾病。另一個原因是這個時期水果十分豐富,如果吃得過多,也會導致拉肚子。我們這裏就介紹一下慢性腸炎的飲食預防和調理。
慢性腸炎主要包括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急性腸炎未徹底治愈而演變成的慢性腸炎等。症狀主要有腹部脹痛,大便稀薄並帶有黏液,有的甚至帶有少量膿血,排便次數增多等。慢性腸炎對病人的身體能量消耗較大,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營養不良、虛脫,甚至引起營養不良性貧血。得了慢性腸炎,除了接受藥物治療外,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安排好飲食。
1.低脂、少纖維。含脂肪太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因此會使腹瀉症狀加重。患病期間,病人應忌食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而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麵食,以及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
2.及時補充水分。慢性腸炎病人如伴有脫水現象時,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及時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3.蔗糖含量多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白蘿卜、南瓜、牛奶、黃豆等也應少食。
4.不要吃刺激性食品。慢性腸炎病人身體多虛弱,所以飲食上更應注意衛生,忌食生冷、堅硬及變質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5.多吃蘋果。蘋果中的鞣酸及果酸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腸炎病人可經常食用。
除此之外,再介紹幾款治療慢性腸炎的藥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大蒜粥:大蒜30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再放入大蒜末一起煮粥,早、晚溫服,有止痢、止瀉效果。
馬齒莧粥:鮮馬齒莧90克(幹品3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
山藥蓮子粳米粥:山藥30克、蓮子20克、粳米100克。三者洗淨加水同煮粥,早、晚服用。
銀花紅薯粥:紅薯300克,大米200克,金銀花20克,生薑2片。紅薯切塊,與金銀花、生薑,按常法煮粥。每日3次,常服有效。
紅薯含大量食物纖維,可加強腸蠕動。其中的維生素E還能促進潰瘍麵的愈合,胡蘿卜素對上皮組織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再加入金銀花會增強抗菌、抗炎功能,與生薑調胃和中的作用相結合,可使腹脹、腹痛症狀減輕。
山藥芡實扁豆糕:鮮山藥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實米30克。白扁豆、雲茯苓各20克。烏梅4枚。將赤小豆製成豆沙,加適量白糖攪拌。雲茯苓、白扁豆、芡實米研成細粉,加少量水蒸熟。鮮山藥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藥粉,拌勻成泥狀。將盤中鋪一層藥泥,再鋪一層豆沙,如此共鋪七層,上鍋再蒸,熟後取出。以烏梅、白糖熬成濃汁,澆上即可食用。
蕎麥山楂石榴餅:蕎麥麵1000克,鮮山楂500克,橘皮、青皮、砂仁、枳殼、石榴皮、烏梅各10克,白糖適量。將橘皮、青皮、砂仁、枳殼、石榴皮、烏梅加白糖,用水1000毫升煎煮,半小時後濾渣留汁。山楂煮熟去核搗成泥狀。蕎麥麵用藥汁和成麵團,再揉入山楂泥,做成小餅烤熟。每日2次,1次1塊。
相關鏈接
慢性結腸炎的自身保健
1.避免受涼,飲食方麵的調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發病期間,不要進食豆類及豆製品,麥類及麵製品,以及大蒜、韭菜、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產氣食物。否則會使胃腸道內氣體增多,胃腸動力受到影響,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