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女性生活中的一個自然過渡時期,並非病態情況,也不是健康問題。作為一種正常的生物學轉化過程,女性更年期大約在三十幾歲就開始了。
女性由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期,稱為更年期。在這個時期,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合成與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日趨減少,植物神經調節功能漸失平衡,各個器官、神經係統的衰老等引起人體一係列生理與心理的改變。
我國婦女絕經平均年齡約50.4歲,在停經前、後5年左右。有的婦女隨著經期無規律、經血時多時少,逐漸過渡到停經,其他症狀表現也較輕微,不知不覺地安然度過了更年期。但約有1/3以上的婦女會出在較明顯或嚴重的症狀,有的甚至可纏綿十多年,給這些婦女帶來痛苦和煩惱。
更年期是女性生活中的一個自然過渡時期,並非病態情況,也不是健康問題。作為一種正常的生物學轉化過程,女性更年期大約在三十幾歲就開始了。這時,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開始慢慢減少。
一般來說,這時女性並沒有感到多少變化。40歲以後,這個過程加快,但對大多數女性來說,她們意識到更年期的來臨是由於月經變的不規律,慢慢地月經完全停止。不過,也有部分女性會有一些更年期症狀,比如說,潮熱,出汗,陰道幹燥,張力性尿失禁、情緒波動,憂鬱,睡眠不好,等等。但是,目前醫學界對於情緒波動、憂鬱、睡眠不好是否由更年期引起還有不同看法。
進入更年期以後的女性,還有不少人會出現頭、頸、胸部發紅,容易出汗,全身烘熱,感覺渾身騷癢,愛、恨、嫉妒的程度比以往更為強烈,整天悶悶不樂,悲觀自責,罪惡感加深,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孤獨、失眠等症狀。
處於更年期的女性要學會心理調節。更年期時大腦皮層功能有些失調,反映到心理活動時,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焦慮,緊張,易激動、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要注意控製情緒,不能自認為屬於更年期而可以對他人隨意發脾氣。同時,還要注意積極進行心理調節,消除不良情緒,可適當參加運動,增加生活樂趣,以便保持健康心理。
更年期女性,可選擇一些輕微的體力勞動和家務勞動,如養花、做飯、掃地、洗衣等,對身體都會有好處。80歲以上老人中,80%以上是體力勞動者,說明勞動對健康的重要性,但體力勞動並不能代替體育鍛煉,這是因為前者往往是隻重複做一個或幾個動作,隻能使部分組織器官、肌肉和神經得到鍛煉,而後者能使全身各部分都得到活動,達到健身的作用。但更年期女性鍛煉,一定要掌握如下原則:
(1)循序漸進: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遵循由小量活動逐漸增大運動量的原則,因為人的體力、耐久力、靈巧度等都是逐步提高的。人的內髒器官、功能活動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不能急於求成,應以不產生疲勞為度。
(2)持之以恒:人到中年以後,大多不願活動。在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後,就持之以恒,堅持到底;特別要克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才能收到良好的體育鍛煉效果。
(3)運動前後注意事項:運動前,應先做準備活動,可以防止突然劇烈活動造成的心慌、氣促、暈倒等現象。運動後,應進行整理活動,使身體逐漸恢複到正常狀態,以有利於全身髒器的調整,也可預防對身體不利的因素發生。
(4)動靜適度:無論何種運動,必須使全身各部肌肉、骨關節等都能得到鍛煉,但過度的運動,對健康是不利的,容易引起疲勞,甚至造成內髒或軀體的傷害。所以,在運動時應注意適當休息。所謂動靜適度,應以“輕、柔、穩”為原則,在體育鍛煉初期,寧少勿多,寧慢勿快,逐漸遞增。在運動時,應避免快速、旋轉或低頭的動作,或者有可能跌倒的動作。人過中年,不宜參加帶有競賽性或突擊性的緊張活動,也不適宜長時間進行過於單調的重複勞動。
(5)運動時間:早晨空氣新鮮,精神飽滿,是鍛煉身體的最好時間。剛吃飯後,不宜馬上進行活動,應休息1~2小時後,才適宜鍛煉。
(6)身體不舒適或感到體力不支時,不能強行鍛煉,可減量或暫時停止鍛煉。
總之,更年期是女人生活的一種正常的自然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堅持良好的身體鍛煉,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地生活態度,才能帶來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