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是行為係統不理智的各種表現。也就是說,是人的情感特別強烈、理性控製很薄弱的一種心理現象。
衝動是魔鬼,是當前的一句流行語。把衝動比作魔鬼,不是對人的衝動行為的簡單褒貶,而是一種客觀的認識,很有哲理性。
衝動,是能引起某種動作的神經興奮,是情感特別強烈,理性控製很薄弱的心理現象,多指做事魯莽,不考慮後果。可表現為行為上的,也可表現為思想意識上的。衝動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常見行為,但衝動會有不同的後果。說衝動是魔鬼,“魔”就“魔”在衝動給人們帶來的不全是極大的損失、極大的失敗、極大的痛苦,常常也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收獲、極大的成功和極大的歡樂。甚至能改變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的命運。
愚昧的衝動必遭懲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眾多犯罪分子的犯罪、眾多事故的發生、眾多家庭的不幸、人的許多失誤和挫折,都與愚昧的衝動有關。因為衝動,有人坐失良機而遭受挫折;因為衝動,有人鑄成大錯而抱恨終身;因為衝動,有人家破人亡而痛不欲生;因為衝動,有人危害他人而遭人吐棄;因為衝動,有人違法亂紀而進了大牢;因為衝動,有人賠上性命踏上不歸之路。還有許多家庭不幸、工作不順、人際關係緊張等等,亦因衝動所至。多少人為衝動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愚昧的衝動後果慘重。人生就是這樣,遇事如果能報以成熟冷靜的態度,就能少犯錯誤,少走彎路,少些遺憾,人生的幸福、家庭的幸福才有了保障,親情友情也會相對持久。
建立在一定理性基礎上的非理性衝動,是人們不可缺少的。衝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衝動與愚昧的結合。在一定理性思考基礎上的衝動,常常是大有益處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許多科研成果革新成果的取得,往往是從衝動開始的;大多數創業者事業的成功,也是從衝動開始的;人們生活中許多的歡樂、許多的驚喜、許多的收獲,也是與衝動分不開的。退一步講,在一定理性基礎上的非理性衝動,即是給人們帶來傷害,也是一定程度內的傷害,是可以忽略無礙大局的。更何況有時候人受點小懲罰,也未必是壞事。
有意識的衝動是勇氣、是膽量、是智慧、是執著,是戰勝一切的精神力量,是成功的前提,是人們不可缺少的。就人的一生而言,人應有喜怒哀樂,生活中的人們,若沒有衝動和激情,就沒有了人的個性,生活就味同嚼蠟了。沒有衝動和激情的人生,是無味或乏味的人生。
衝動是魔鬼,魔鬼可駕馭。我們要少一些盲目無的的、無為的、無益的衝動,多一些有意識的、有為的、有益的衝動。目標確定了,衝動也無妨。有人將人們那種一觸而發的爆發性情緒比做是圈在牢籠中的猛虎,一旦放出去危害是難以估量的。舉例來說,如果你曾給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同時卻又允許自己越過界限,去大叫大嚷,去對人怒目相向,甚至做一些連你自己也要後悔的事情,這樣一來,又有那樣一個“你”被別人記住了,你好不容易贏得的積極印象就可毀於一旦。而每次出現諸如此類的爆發,你就得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它補償回來。
平息怒氣的常見方法是:獨處以便讓怒氣冷卻。此外,深呼吸或放鬆肌肉等鬆懈的方式也對息怒很有幫助,可能是因為這可以使身體從憤怒的高度警戒狀態改變過來,也可能是因為注意力可從憤怒的原因轉移開去。但如果你的冷卻期間不斷思索引發憤怒的事件,就達不到冷卻效果。因為每一線思維都是一條導火線。轉移注意力的根本意義就是讓你暫停與憤怒有關的思考。多數轉移注意力的活動都有助於平息怒火,諸如看電視電影、閱讀等,但瘋狂采購或大吃大喝則沒什麼效果,因為你在逛街或狂飲暴食時可能仍在思索引發憤怒的事件。
有些人認為發泄怒氣不失為處理憤怒的好方法,一般的說法就是“心理會爽快一點”。事實上這對平息怒火效果微乎其微,因為憤怒本身的特殊激昂感,發泄者可能會一時覺得爽快。在某些情緒下發泄或許可能達到出氣的效果,直接發泄在憤怒的對象身上,讓你重新取回掌控權或覺得正義得以伸張,或是給予對方“適度的懲戒”,使其幡然悔悟而又不會對你施以報複。然而,怒火一發足以燎原,這些條件說來容易,做起來難上加難。
總之,衝動是魔鬼,但是魔鬼也是可以駕馭的。因此,當你遇到令你發怒的事情時,一定要用理性的思維控製自己的情緒,這樣不僅避免了衝突的發生,也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