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如何科學地減肥(1 / 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常常使人攝食過多,久而久之人們便漸漸發福,而越胖的人往往越不願意活動,這就使體質量(體重)越來越大,肥胖也就不可避免地來到你的身邊。從飲食角度來講,進食熱量過多、消耗過少,“總收入”大於“總支出”,攝入過多的不論是脂肪、糖類,還是蛋白質,經過一係列的消化吸收,最終產生多餘的熱量都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於體內,使人逐漸胖起來,這也是大多數肥胖者發生肥胖的機理。

肥胖與熱量的關係極大,一個人每天所需的熱量又與其年齡、性別、生活方式、勞動強度以及健康狀況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生長發育中的兒童和青少年所需的熱量相對來說比成年人高,而人過中年之後熱量需要會相應減少。一般成人熱量供給標準是以年齡20~30歲,體質量65kg(男)和55kg(女)的人為基礎的,熱量供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遞少。例如,30~40歲時,熱量減少3%;40~50歲時,熱量減少5%;50~60歲時,熱量減少10%;60~70歲時,熱量減少20%;70歲以上時,熱量減少30%。成年女性的熱量需求一般比男子低些。

一般正常人進食的熱量和機體消耗的熱量長期維持平衡。一旦平衡遭到破壞,進食過多並超過熱量消耗,體質量將增加,人會變肥胖。一般情況下,人到中年以後,體力勞動量逐漸下降,而從年輕時培養起來的進食習慣不會改變,進食量不隨之適當減少,這便造成了機體平衡失調,人就會逐漸肥胖了。同理,體育運動員一旦退出競賽隊伍,若繼續大量進食,體質量一定會逐漸增加。生育後的女性若在斷乳後繼續大量進食,也會逐漸肥胖。

總之,進食量過大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謂“胖從口入”是很有道理的。當人們知道進食與肥胖的關係時,應采取措施控製食量,以便更好地預防和治療肥胖,而不至於因肥胖而招致各種疾病。

飲食習慣與肥胖有什麼關係

有些肥胖與本人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如兒童肥胖者,往往都是獨生子女。在許多家庭裏,特別是生活條件較優越的家庭,孩子從哺乳期就已出現營養過度的情況,但父母往往意識不到這是病態的表現,還錯誤地認為嬰兒喂得越胖越好,並讓孩子養成不少不良生活習慣,如一天零食不斷,糖果、甜食、甜飲料太多,再加上不必要的營養品,並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等,這一切都是導致兒童期肥胖發生的重要因素。

此外,還有些家庭有吃“油”的習慣,他們偏好食用油炸食品,像油炸糕、油條、油餅、炸薯條、炸雞腿等;還有的家庭做什麼食物都放糖,如糖醋魚、糖醋白菜、糖粥、糖漿等。

這些食品在改善生活時可以偶爾吃一次,但是一旦形成一種生活習慣就糟糕了,天長日久,肥胖就跟隨而至了。有的人三餐食量並不多,但是有吃零食和甜食的習慣,這樣一來,一天的總熱量也已經超標了,這也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肥胖起來的主要原因。還有些人養成了每天晚上飲酒的壞習慣,由於酒精本身含有極高的熱量,而且飲酒時往往還要配些下酒的菜,人們於酒足飯飽後隨即睡大覺,這所造成的熱量消耗減少也是導致發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飲食習慣之外,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習慣也易造成發胖,如,出門便乘汽車,家庭使用各種節省體力消耗的現代化電器,晚上飯後窩在沙發裏看電視或看報紙小說等等,這些“舒舒服服”的生活習慣,都可稱為肥胖的“溫床”。

多吃高熱量的食物才會引起肥胖嗎

飲食高熱量並非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食入高熱量食物並非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當日常飲食中缺乏使體內脂肪組織轉化成熱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6及煙酸等營養素時,也同樣會導致體內脂肪轉化為熱量的過程受阻,從而使體內脂肪組織積蓄,形成身體肥胖。

甚至當身體處於營養不良狀態時,一些人並不表現為消瘦,而是表現為肥胖。美國肥胖專家也發現,體內水分不足,也會使脂肪組織無法充分代謝,導致體內水分瀦留,此時身體會像海綿一樣吸住水分,使體質量(體重)增長。

此外,單純高熱量的食物,例如油脂、堅果類食物等,如果攝入量較小,也不會對體質量(體重)產生很大影響。但如果攝入大量糖類食品,雖然其本身產熱量不如脂肪高,但由於食入量大大超過身體所需要的熱量,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尤其是糖類中的單糖,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在體內可以直接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導致高脂血症及肥胖。

“光喝水都會胖”可能嗎

很多肥胖者大都經曆過一次或者多次痛苦的減肥經曆,而且,他們常由於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減肥失敗了。於是,他們常常抱怨吃了很多苦,挨了許多餓,卻沒有任何效果。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沒辦法,光喝水都會長胖”,然而,真是這樣嗎?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說,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這些減肥者中,真正對於科學的減肥方法了解者,非常少,他們隻是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三餐食品中,一味地在三餐中節食,但是過分的節食會導致饑餓,而迫使減肥者們尋找零食或休閑食品,但這些食品往往含有很高的熱量,從而不知不覺地打亂了他們的節食計劃,最終導致減肥失敗。也有減肥者認為,減肥隻是不吃主食或每日隻吃50g(1兩)或100g(2兩)主食,他們忽略了副食及油脂的高熱量而對其不加任何控製,最終導致減肥失敗。所有這些副食及油脂往往是減肥者們極易忽略的,由此他們就認為喝水也會長胖,為此喪失信心而幹脆放棄了減肥。我們解釋了這麼多就是希望減肥者們能更多地了解基礎的營養知識和肥胖知識,做一個明智的減肥者,將每日攝入所有食物的總熱量控製在理想範圍內,不漏掉任何可能產生熱量的食物,不因為知識上的欠缺而放棄減肥。

預防肥胖應注意什麼問題

多做戶外活動,預防肥胖。

俗話說:“衣帶變長,壽命縮短。”據臨床試驗觀察,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大都是在肥胖的基礎上發生的。因此,肥胖已經不僅僅隻是有礙外表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甚至縮短人們的壽命。因此,預防肥胖的發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預防肥胖需要從杜絕肥胖發生做起,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充分意識到肥胖對人體的危害,徹底改變“胖是福氣,胖能長壽”的錯誤觀念,了解嬰幼兒、青春期、妊娠前後、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齡階段容易發胖的知識及預防方法。

(2)飲食平衡合理,采用合理的飲食方法,遵照中國人“膳食寶塔指南”科學安排每日飲食,盡量做到定時定量進餐,少食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強運動鍛煉,經常參加慢跑、爬山、打球等戶外活動,這既能增強體質,使形體健美,又能預防肥胖的發生。

(4)生活規律,為了預防肥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很有必要的,而保證合理的飲食營養,使每日的進餐既能保證身體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又避免了過多熱量的儲存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好處的。若每日睡眠過多,懶於運動,熱量消耗少,也會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齡的人應安排和調整好自己的睡眠時間,使之既要滿足生理需要,又不至於睡得太多。

(5)保持心情舒暢,良好的情緒能使體內各係統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運行,對預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反之,總是沉默寡言、情緒抑鬱,會使生理機能發生紊亂,代謝減慢,加上運動量少,就易造成脂肪堆積,從而使人體發生肥胖。

預防肥胖的最佳時機

嚴格地說,肥胖的預防應該在人生的任何時期,甚至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予以進行。嬰幼兒期是人體內脂肪細胞增生的活躍時期,攝入過量的飲食,會使體內熱量過高,脂肪細胞的數目會過多地增加,這就意味著寶寶在醞釀著未來的肥胖。因此,預防肥胖必須從小做起。最理想的肥胖預防方案應該從妊娠末期開始,或者從出生時就開始注意,尤其出生時為巨大兒(即出生體質量大於4kg者)更應當注意。另外,有些早產嬰兒出生體質量低於正常嬰兒,此時,年輕的父母往往過於強調高營養,短期內使寶寶的體質量趕上甚至超過正常兒童,其實此時,父母們仍應注意使孩子的體質量不要過高,以免矯枉過正。

除了嬰幼兒期因過度喂養容易引起肥胖外,在人的漫長一生中還有幾個容易發胖的時期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這就是青春期、男子結婚後、女性妊娠前後、中年期及更年期,這些時期都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由於激素作用,生活習慣的改變都會導致身體發胖,進入這些時期的人們都應當警惕,莫讓肥胖過早地來到自己的身旁。如果能夠控製住這些容易發胖的時期,並根據每一時期的特點,采取適當的措施,注意飲食,合理運動,預防肥胖的發生是完全可能的。

如何預防寶寶肥胖

目前,我國兒童的標準體質量(體重)可以采用簡單的公式計算,如:年齡×2+8即為標準體質量值,超過標準的10%為超重,超過20%以上者可以視為肥胖。肥胖寶寶在現代家庭非常多見,這常常是由於家長片麵地追求高營養,結果造成寶寶營養過剩。殊不知,胖娃娃不等於壯娃娃。有的寶寶胖起來了,但身體卻越來越糟,感冒、哮喘、胃腸炎始終與之相伴。為了減少和預防兒童發胖,我們應注意5點。

(1)早行動,早預防。家長應認識到發胖對孩子們的危害,讓孩子們從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行預防。

(2)加強體育鍛煉。許多肥胖兒童,並不比正常兒童吃得多,所以要減輕體質量(體重),增加運動消耗是必要的。應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散步,尤其是參加遊泳、打球等運動項目,這對於減輕和預防肥胖是非常有益的,應充分利用孩子好奇心強和爭強好勝的特點,選擇適合兒童的運動項目,激發孩子的熱情,同時家長應和孩子一同鍛煉,並進行指導,使孩子能夠持之以恒,養成習慣。

(3)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食習慣。肥胖的確有一定的遺傳性,但更多的是“遺傳”父母不良的飲食習慣,這一點應引起家長的充分重視。適當限製寶寶進食高脂肪、高單糖類的食品,鼓勵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餐前不喝甜飲料等。

(4)應有節製地看電視、玩電腦。餐後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上網、吃零食等不良習慣都是造成肥胖的原因,看電視太多、沉迷於電子遊戲都會對人體健康不利。

(5)哺乳期的嬰兒應盡量使用母乳喂養,這也可預防肥胖的發生。

如何預防青春期肥胖

再讓我吃一個嘛。

青春發育期間,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的數量也增多,以此來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但是如果進食過多,尤其是高熱量的飲食攝入過多,活動又少,就可能造成入大於出,過剩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造成肥胖。

尤其是少女,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內分泌激素的作用,女孩子從兒童時的活潑好動一下子變得文靜、害羞,各種較劇烈的活動很少參加,再加上不少女孩子偏好含熱量很高的零食,這一切勢必造成營養過剩,促使身體發胖。因此,預防青春期發胖的最重要之處在於加強體育鍛煉,以此來促進身體的迅速生長、發育。在飲食上注意營養素的平衡搭配,多吃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如魚、禽、蛋類,蔬菜、水果類,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此外,還應當積極學習生理衛生知識,了解自己身體發生的變化及應當注意的問題。

如何預防妊娠期肥胖

女性在妊娠期間是很容易發胖的,原因是營養過度和活動減少。正常妊娠期間,隨著胎兒的質量、血容量及細胞外液的增加,以及女性子宮和乳房的增大等因素,使得女性體質量(體重)增加,平均總計可以增加12kg左右。在此期各種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女性代謝旺盛,從而造成她們多吃、多喝、多睡,體形改變,脂肪增加。然而許多女性堅持“一切為了孩子,吃不下也勉強自己吃”,認為“吃得越多,身體越胖便越好”,因而經常吃含糖類或含脂肪很高的食物,可最終卻發現自己體質量(體重)增長很多,而孩子最終隻有很輕的體質量。更為嚴重的是,過重的體質量給體內髒器帶來更重的負擔,肥胖女性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生率大大高於正常體質量者,這甚至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因此,妊娠的女性也應積極預防肥胖的發生。首先,需要適當限製脂肪的攝入,尤其在妊娠的最後3個月;其次應當控製含糖食品的攝入;還有就是應當做好體質量的監測工作。一般來說,孕婦體質量在妊娠前3個月增長1~1.5kg,以後每周以300~400g的速度遞增是正常的,如果發現已大大超過某一時期的標準,就要按照飲食原則積極調整飲食,並適當增加活動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最好堅持每天飯後散步1小時左右。

如何預防中年後肥胖

人到中年,開始發胖了。

人到中年後,社會生活相對穩定,很多人希望能夠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但隨之而來的卻往往是活動過少,飲食不當,這使得中年人肥胖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預防此期肥胖應注意以下4個方麵的問題,下麵我們分別來看看。

(1)適當運動。應經常參加必要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養成減肥的生活習慣。飯後活動散步,工作時間堅持工間操,以增加活動量,特別是腦力勞動者,他們更應當參加鍛煉,打球、騎自行車、遊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隻要能夠使身體發熱出汗、活動全身肌肉、稍感疲勞的活動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