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肥胖,很多人心目中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是以能否穿下漂亮衣裙作為是否肥胖的標準,有些人則以無法正常行動為減肥的指征。其實,醫學中所提及的肥胖是一種並發多種慢性疾病表現的疾病狀態。它與冠心病、糖尿病、腫瘤等同屬於慢性疾病。下麵,我們就先介紹關於肥胖的基本知識。
人體由什麼組成?
可從微觀角度及宏觀角度兩方麵分析。
隻有了解自己身體的組成情況,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健康走向。但要搞清人體的組成成分絕非一件易事。為求簡單明確,我們可從微觀角度(原子水平和分子水平)以及宏觀角度(組織係統和整體水平)兩方麵加以分析。
從原子水平(微觀角度)看人體
這一層次是將活生生的物質的人還原為若幹元素,其中包括氧、氫、碳、氮、鈣等。分析這些元素的組成情況,可在一定程度上評估機體的總體狀況。例如,我們可通過測定身體中鈣元素的水平來評價全身骨質的狀況等。
從分子水平(微觀角度)看人體
這一水平包括構成體質量(體重)的主要分子成分,如水、蛋白質、糖原、脂肪和礦物質等。一個體質量(體重)為65kg的健康男性的蛋白質、糖原、脂肪的含量大約分別為11kg、0.5kg和9kg,其餘部分為水和礦物質等。該男性體內所含的9kg脂肪中,約有1.0~2.5kg為構成生命活性物質所必需,其餘的則可根據機體狀況而改變,這部分物質可在機體需要時被動用,被機體用來作為熱量消耗。
從組織係統及整體水平(宏觀角度)看人體
從這一水平來看人體,我們關注的是人體主要的組織和器官組成。在這一水平,體質量(體重)的組成可由下麵的公式看出,即:體質量=脂肪組織+骨骼肌+骨骼+內髒器官等。70kg健康男性和3.4kg新生兒組織和器官組成的參考值。
脂肪組織是人體的主要儲能場所,主要分布於皮下和內髒周圍。相對於女性、年輕人和消瘦患者而言,男性、老年人和肥胖患者的脂肪主要分布在內髒部位。健康成人的脂肪組織由3部分構成,它們是80%的脂肪,18%的水和2%的蛋白質。
人體的骨骼肌包括肌肉組織、神經、肌腱和間質的脂質組織,是非脂肪組織中比例最大的部分,約占健康成人體質量(體重)的50%。其中,骨骼肌的20%為蛋白質,故它是體內最大的氨基酸儲存庫。
如何了解體內有多少油脂
體脂總量=體質量體脂總量=體質量-(總體鉀量/68.1)(總體水量/0.72)很多肥胖患者渴望了解自身脂肪的總量和脂肪占體質量(體重)的比例。還有不少人在體質量(體重)下降之後,急需了解自己減的是水,是脂肪,還是體組織。這些問題搞不清楚,減肥將無從談起。為此,了解體脂的測定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體脂的測定方法包括直接測定法和間接計算法。直接測定法結果相對準確,但操作複雜,需要特殊設備,費用昂貴,難於進行大範圍測定,多用於科學研究;間接計算法主要通過公式計算,較為簡單,無特殊要求,肥胖者本人即可完成,可用於臨床普查,但所得結果誤差較大。以下我們便來介紹一下幾種主要的方法。
(1)密度法,屬直接測定法。此法先測定受試者在空氣中的質量,並測定其肺活量和肺殘氣量。然後在一特製的設備中,將受試者完全浸入水中後,測定其呼氣末時的質量,並記錄測定時的水溫,然後計算其質量,並由此計算出受試者的密度,以及體脂總量。
(2)重水法,屬直接測定法。用氚標記的重水注入人體內,經2~4小時的平衡後,用稀釋法測定體內總體水量。然後根據下述公式計算體脂總量。
公式:體脂總量=體質量—(總體水量/0.72)
(3)總體鉀測定法,屬直接測定法。人體內的鉀主要存在於非脂肪組織中,脂肪組織中基本不含鉀。故可測定總體鉀,然後換算成人體非脂肪組織量,再用體質量減去非脂肪組織後,便可求出脂肪的總量。
公式:體脂總量=體質量—(總體鉀量/68.1)
(4)生物電阻抗法,屬直接測定法。該方法是20世紀8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其原理為,人體脂肪組織含水量很少,具有很高的電阻率。無脂組織中包括人體所有的水和電解質,導電性遠遠大於脂肪組織,因此人體的總阻抗近似等於無脂組織的阻抗。可通過特殊儀器測定人體的總阻抗,並換算成為總體脂肪。它具有快速、簡捷、成本低廉、無創和安全等特點,適用於成人和兒童的測量,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