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困擾老年女性的常見疾病(2 / 3)

4.呼吸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預防

1.以運動強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礦物質含量。

2.多曬太陽可使皮膚維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於鈣質的吸收。熬骨頭湯時加些醋,可幫助溶解骨頭中的鈣。

3.適度運動,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應,增加骨密度。

4.多吃鈣及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及豆製品含鈣較多,魚、雞、牛肉、蛋白質含量豐富。

5.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質促使鈣質排出,而導致鈣質流失。

6.要注意忌煙、忌酒。

7.老年人應慎用藥物,如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抗癌藥、強的鬆等均可影響骨質的代謝。

8.減少鹽量,以免愈多的鈣質隨著鈉在尿液中被排出。

9.防止各種意外傷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手臂、股骨等處的骨折。

10.限製咖啡因用量。

食療

1.茄蝦餅:茄子250克,蝦皮50克,麵粉500克,雞蛋2個,黃酒、生薑、醬油、麻油、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茄子切絲用鹽漬15分鍾後擠去水分,加入酒浸泡的蝦皮,並加薑絲、醬油、白糖、麻油和味精,拌和成餡。麵粉加蛋液,水調成麵漿;植物油六成熱舀入一勺麵漿,轉鍋攤成餅,中間放餡,再蓋上半勺麵漿,兩麵煎黃。經常食用,活血補鈣,止痛,解毒。

2.排骨豆腐蝦皮湯:豬排骨250克,北豆腐400克,雞蛋1個,洋蔥50克,蒜頭1瓣,蝦皮25克,黃酒、薑、蔥、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排骨加水煮沸後去掉浮沫,加上薑和蔥段,黃酒小火煮爛。熟後加豆腐塊,蝦皮煮熟,再加入洋蔥和蒜頭,熟後調味,煮沸即可。經常食用,強筋壯骨,潤滑肌膚,滋養五髒,清熱解毒。

3.紅糖芝麻糊:紅糖25克,黑芝麻25克,藕粉100克。先將黑白芝麻炒熟後,再加藕粉,用沸水衝勻後再放入紅糖攪勻即可食用,每日一次衝飲,適用於中老年缺鈣者。

三、尿失禁

尿失禁,是由於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老年女性容易患尿失禁,其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骨盆支持結構鬆弛,當腹壓增加時,便不能自主控製排尿,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或活動時,尿液會不自覺的溢出。

尿失禁除了給老人帶來諸多不便而影響生活質量外,經常滴殘尿也易引起外陰、陰道、尿道、膀胱等部位或器官的各種感染性疾病,特別是老人對各種細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故更應注意這一問題。另外由於尿液異味的困窘和自尊心受損,妨礙了老人參與社交活動,極度困擾著老人的生活。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尿失禁就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它既是女性的多發病,又是常見病,發生率高達10%~20%。

治療

1.藥物治療:用液狀石蠟矽膠注入後尿道,以增大後尿道與膀胱的角度。對於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雌激素類藥物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為生物反饋治療的輔助手段。藥物有一些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且不宜長期使用。

2.運動治療:所謂盆底肌肉康複訓練,是通過增強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從而改善尿道括約肌功能。一般至少堅持1~2個月才開始有效果,而且至少需要持續一年以上的時間。

3.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方法也很多,但創傷大,手術時間長,又有一定並發症,而且效果常不盡如人意。中、重度患者以及經保守治療後效果不佳的患者,則建議采取手術治療。近年來,微創手術的出現,在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方麵取得顯效,避免了傳統手術的諸多缺點。

食療

1.黨參核桃湯:黨參20克,核桃肉15克,加水適量煲湯,一日服完。此方具有益氣固腎之功效,對老年人因腎虛引起的尿失禁有顯著療效。

2.黨參蘇葉湯:黨參20克,蘇葉10克,陳皮7克。加適量水,煎煮後取汁,放少許白糖代茶飲,一日服完。此方具有補肺縮尿、順氣開胸之功效,對肺氣虛弱、咳嗽伴有尿失禁的老年患者有較好療效。

3.桂圓棗仁芡實湯:桂圓肉20克,炒棗仁15克,芡實12克,加水適量,煎煮後取汁,一日服完。此方具有養血安神、益腎固精及縮尿的功效。

4.黃實淮山粥:黃實粉、山藥粉各30克,核桃仁20克,大棗8枚(去核),同煮粥食用。黃實、山藥、核桃仁有補氣健脾、固腎益精的作用,加上大棗補脾和胃,此方適宜老人脾腎兩虛型的小便失禁。

護理措施

1.查找原因:安排老人到醫院進行檢查,查明尿失禁的原因以便對症治療。

2.排尿方式:功能性尿失禁者最好讓老人養成定時上衛生間排尿的習慣,排尿時囑咐老人站立或坐在排尿椅上多等待幾分鍾,並注意會陰部要經常加以清洗。

3.鼓勵飲水:很多患有尿失禁的老人不敢飲水,其結果是使濃縮的尿液刺激膀胱造成尿失禁,因此如果老人沒有飲水的禁忌證,應該指導其不要限製飲水。

4.盆底肌訓練:反複收縮骨盆底部肌群,如每天練習仰臥起坐,提肛訓練等。訓練老人在每次排尿時做停頓或減緩尿流的動作,老人在遇有咳嗽、彎腰等動作之前先收縮骨盆底肌。加強骨盆底肌的訓練有助於增強尿道的封閉能力,這對緊迫性尿失禁有益。

四、老年癡呆

進入老年期後,人的視力、聽力逐漸下降,味覺減退,身體各方麵都開始衰老。智能和精神方麵也開始衰老,記憶力、定向性、判斷力、積極性等都逐漸下降。這就是所謂的老年癡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麵的障礙。老年癡呆是指老年期出現由器質性腦損害導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會適應能力降低。一般老年癡呆男性多於女性。

症狀

1.智能方麵:出現抽象思維能力喪失、推理判斷與計劃不足、注意力缺失。

2.人格方麵:出現興趣與始動性喪失、遲鈍或難以抑製。社會行為不端、不拘小節,道德觀念喪失。不能抑製自己的欲望,暴躁易怒,喜怒無常,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3.言語認知方麵:出現說話不流利,綜合能力缺失等。

4.記憶力方麵:對於自己剛剛做過的事轉眼就忘,如對幾小時前剛吃過的菜已不能回憶;對於家人的姓名也時常想不起來,而且這種狀況在不斷加重。

5.定向障礙:對時間、人物、地點的認識判斷能力下降,以至於晝夜不分,不能分辨家人的長相、自己所處的地點,外出不知歸途等。

6.病情變化:抑鬱、煩躁、精神分裂症狀不斷加重,出現被迫害妄想,夜間經常說胡話、夢話。如果病情進展,失去語言能力,導致人格分裂。

病因

1.腦血管疾病:如多發性腦梗死引起腦血管性癡呆。

2.全身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慢性腎衰竭、肝性腦病引起的癡呆。

3.腦神經細胞萎縮引起的腦部退行性病變性癡呆,其確切原因不明。

4.同時,老年癡呆的發生與本人性格、遺傳因素、外界環境等因素也有很大的關係。

治療

1.藥物療法:抗乙酰膽堿分解酵素可減輕老年癡呆患者的精神症狀。此外針對阿爾茨海默病伴有的失眠、易怒、幻覺、妄想等“周邊症狀”,通常投以適宜対症的藥劑如安眠藥、抗精神病藥物、抗癲癇藥物、抗抑鬱症藥物等。

2.精神療法:通過散步等改善晝夜生活節奏,將有紀念意義的照片、紀念品等放置在病人旁邊給予安心感等。藥物以外的手段也被認為對患者的失眠,不安等症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