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體內最主要的變化是性腺功能逐漸衰退,這一變化或輕或重會引起體內一係列平衡失調,使人體的神經係統功能與精神活動狀況的穩定性減弱,從而導致人體對環境的適應力下降,對各種精神因素和軀體疾患都比較敏感,以致出現情緒波動,感情多變,並可誘發多種疾病。如更年期女性麵臨骨質疏鬆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等。失眠、潮熱、出汗是更年期婦女最典型、最常見的症狀。早期病人表現為月經紊亂,常有類似神經衰弱的表現,如失眠、多夢、頭昏、健忘、情緒不穩、易急躁,對聲、光等刺激敏感等症狀。女人在40歲以後,會突然感到有一陣陣熱浪自胸部向頸部及臉上湧,同時麵部皮膚發紅,旋即大汗淋漓,有時還伴隨著莫名其妙的訴苦、哭泣。
一、定義
更年期綜合征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係列症狀。更年期婦女,由於卵巢功能減退,垂體功能亢進,分泌過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出現一係列程度不同的症狀,如月經變化、麵色潮紅、心悸、失眠、乏力、抑鬱、多慮、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稱為“更年期綜合征”。大多數婦女由於卵巢功能減退比較緩慢,機體自身調節和代償足以適應這種變化,或僅有輕微症狀。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征是腎氣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陰陽平衡失調造成的。因此在治療時,以補腎氣、調整陰陽為主要方法。
二、表現
1.新陳代謝障礙:身體漸漸發胖,脂肪多堆積在腹部、臀部,由於血管彈性減退,容易出現血管硬化或梗塞,有時出現輕度或隱性糖尿病自己不會察覺。皮膚和皮脂腺萎縮,皮膚幹燥,有時瘙癢。80%的婦女出現骨質疏鬆,腰酸背痛。
2.植物性神經失調:最明顯的症狀是一陣潮熱湧向頭頸部以至遍及全身、發熱後出汗。患者感到胸部、頸部及臉部突然有一陣熱浪向上擴展的感覺,同時上述部位的皮膚發紅。有時頭暈、眼前發黑、心跳加快、胸悶、體力下降、情緒不穩定、精神冷淡、憂慮、記憶力減、注意力不集中,愛發火、失眠,有時喜怒無常、情感障礙等。這些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中年危機或空巢症,甚至會被認定是精神病,一直服用精神藥物無效後才警覺可能是更年期的問題。
3.皮膚及陰道、尿道表皮萎縮:皮下組織及水分減少,失去光澤。另外,因生殖器黏膜變薄,抗菌能力下降,容易導致泌尿生殖道細菌感染,容易有陰道癢、刺痛等現象。尿道表皮萎縮則可以引起無菌性尿道炎及尿頻、尿失禁等症狀。有的女人感到外陰灼痛、陰道幹燥,由於陰道分泌物減少,性生活疼痛或性交困難,甚至會有陰道出血、陰道黏膜的破損等,因此這時易發生陰道炎、膀胱炎、尿頻、尿失禁等。
4.月經失調:雌激素的減退會引起女人月經周期和月經量的改變,這是絕經期開始的最早警告信號。從卵巢功能衰退到月經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月經的表現可以大致分為三種:
月經紊亂為最終絕經前的月經表現形式。月經改變的表現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經期不規律,月經周期延長,行經時間短,經量減少,間歇停經,然後慢慢停經直至完全絕經;二是每次月經不規則,有人行經時間長,經量增多,甚至表現為陰道大出血或者淋漓不盡,然後逐漸減少或者突然絕經;三是突然停經。絕經是進入更年期的重要指標之一。
5.骨質疏鬆及關節疼痛:這個時期的女人易發生骨質疏鬆、骨折、關節或肌肉酸痛、雙膝或單膝疼痛等。有的會有上下樓梯或上下車時腿部關節的疼痛,還會有肩關節或腰骶部的疼痛。
三、產生原因
1.生理原因
女性出現更前期的種種“反常”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內分泌的變化,主要表征就是停經。就字麵上的意思是指月經不來了,但實質的意義卻是因卵巢功能衰退後,女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及黃體素)分泌減少,導致全身性的生理變化,因此光憑月經不來並不足以判定是否停經。一般而言,初經約在13歲左右來臨,之後每個月有正常的排卵,也有正常的女性激素分泌,激素(雌激素及黃體素)能幫助身體多種器官正常運作,例如心髒、血管、骨骼、神經係統、生殖泌尿上皮等。到了50歲左右,卵巢停止了排卵的使命而萎縮,也不再有足夠的女性激素分泌,上述的身體係統頓時少了女性激素的幫忙,會逐漸發生了問題,導致了更年期一些症狀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