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戀愛與婚姻(2 / 3)

(一)喜歡,但不會表達怎麼辦

當你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確認自己滿足對方的主要標準後,可暗示、請別人轉達、寫信,或當麵明確表達等方法告訴對方。暗示:可用行動傳達,如多接觸、多配合、多關心、多幫助,可用目光注視表達,還可以用詼諧隱晦的語言提示對方,也可以在了解對方的特殊需求後給予幫助等。

(1)請別人代為表達請自己要好的同性同學轉達,或找對方要好的同學轉達等都可以。

(2)寫信需要有較好的書法,因為不但內容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意,信件的書法會給對方很多你的信息,漂亮的字跡像人的臉一樣,給人重要的印象,而當兩人不在一起時,對方常會拿出端詳,它是增加情感分量的重要因素。

(3)當麵表達難度最大,容易失態,所以需要做好準備。首先,不要怕失態,不要因為這一次的表現定終身。第二,想清自己的理由,選擇表達的語言和方式。第三,了解對方的情況,可以有的放矢。第四,選擇可以幫助自己放鬆的地方,如公園、晚自習時的校園裏等,避免有熟人在場,或四目相視的情景。

(二)我喜歡對方,但對方不喜歡我怎麼辦

有負責任心的男女,在為自己選擇戀愛對象時,是很慎重的,會按照自己的擇偶標準行事。不答應對方的請求,是對己對人都負責任的表現,因此,應該給予理解。對方拒絕的原因,一個可能是不同意,決定已下,另一個可能是對你了解不多,還不足以做出決定。對於前者,我們可以表達願望,這是對自己和對方負責任的表現,並給對方時間考慮。同時了解對方不滿意的原因,看看自己能否調整,如分歧無法統一則應放棄,同時嚐試別的選擇,調整自己的擇偶標準。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可以償試了解對方舉棋不定的原因,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改變,增加對方選擇自己的砝碼。其實,即使最終被淘汰,對方一定有其合理理由,換位思考比較容易理解對方的行為。

(三)如何知道女生喜歡什麼

一些男生用在以往同性間交往的方式與女性交往,當雙方距離較遠時還可以行得通,但近距離交往時成效就不大了。常常男生費盡心思,女生卻不明其意。其原因是男女的心理過程不同,思維過程、感受、目的等都有差異。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女性群體與男性群體的差異,進而了解對方個體的特點。一般來講,女性認識事物細致,注重全過程,包括其中的每一件小事,以及一件事的方方麵麵;女性的情感體驗細微,敏感,表達細致,感受細微,因此男性不用做轟轟烈烈的大事,隻要認真地為自己喜歡的女生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便足以感動女生了。特別要注意女生的各種有意義的日子,如她自己和父母的生日,兩人相約的日子等等。在女生生病、受挫的時候要及時給予陪伴和關懷。

(四)如何讓男生了解自己的心意

這是個與上麵相反的問題。就是女生也要了解男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雖然男生遇到自己心儀的女生,會不顧一切地表現自己,讓女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但並不是一個男生所有時候都會有這樣的表現,這也不是所有男生的特點。首先,男生在非常自信時才會這樣盡情的表現,否則會試探、會變得敏感和拘謹。此時,需要女生理解,恰當的鼓勵能使他建立自信,鼓起勇氣。否則,不宜進入戀愛狀態。其二,男生認識事務的特點是過程粗略,注重結果,因此常常是女生細心安排了一個事情,然而粗枝大葉的男生全然沒有感覺,自然沒有女生需要的回報。此時就需要女生適當地給予男生提示,讓他了解你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男生的情感體驗不如女生細致,表達也缺乏連貫性,往往女生沉浸在行為的寓意中,男生還不解其意一頭霧水。此時,女生單純生氣是沒有意義的,要設法讓男生了解女生的認知和情感方式。另外,男生的爆發力強,耐力卻不如女生,因此常見男生開始猛追女生,攻勢強大,一段時間後未得到首肯,便垂頭喪氣,甚至轉向他人。此時,女生可以適當交往,以減緩節奏,不立刻給出最終決定,如此延長了解時間,便於做出正確決定。

(五)如何麵對戀人另有所愛

戀愛的目的是婚姻,但它與婚姻的很大不同是雙方還是自由的,同時戀愛也是近距離考察兩個人長久生活在一起是否合適,因此結果是兩個,結婚或分手。當其中一個人發現有更合適的人選時,可以重新選擇。因此,兩個人都需要有心理準備,情感表達要有分寸,以一方提出分手感情不會受到嚴重傷害為度。同時不要做出極端的舉動,因為隻要雙方沒有結婚,比較和選擇就還在繼續,機會還在。也許更廣泛的比較後,對方才發現還是你最好,這樣的實例很多。退一步,你們還可以成為朋友吧。

(六)如何麵對男友的性要求

當男性在喜歡女性的同時,會有擁有她的全部的願望,自然會有發生性行為的衝動。尤其在性觀念比較開放的地區,婚前性行為已不成為婚姻的忌諱。而女性對性行為的感受與男生不同,她們隻有在對一個男生有充分的信賴、好感、感激等情形下才會心甘情願地發生性行為,而且事後會增進依戀的情感。反之,如在男生的強烈要求下發生,事後女生會後悔、害怕,甚至痛恨。如此,男生如果愛一個女生,希望長久擁有這份感情,就一定要尊重女生,自己的犧牲,會贏得女生感激、憐惜和尊重等情感。而女生要避免非意願性交的發生,首先讓男生明確自己的態度,同時可以用時間、地點、場合和內容等的安排來分散男生的注意力。事到臨頭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若男生生氣一般隻是一時的,平靜下來會理解你,若他因此離開你,說明他不尊重你,這在今後的婚姻生活中,也是不幸福的隱患。如今分手可以避免今後的悲劇。男生也不能以女生是否答應自己的性交要求,來斷定對方對自己情感接受程度。

(七)如何麵對家長的反對

如今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孩子的未來非常在意,這也是父母愛的體現。因此,對孩子的婚姻自然有他們的希望和想法。而曆來在擇偶問題上,父母與孩子都會有分歧,父母與自己的心願發生衝突時,是子女最痛苦的時候。其實,如今的父母對孩子的婚姻要求集中到一點就是:對方可靠,能使自己的孩子一輩子幸福。家長考察子女擇偶對象的重點在於對方人品可靠,能力足以使小家庭幸福。前者可以在參與家庭生活時被父母感受到,後者可在不斷地進取努力,並獲得成功中告慰他們。因此,花前月下要適當,搏擊進取不能忘,這也是雙方相互激勵和進步的動力。同時,雙方要有耐心,表現出友善的態度,積極的努力,如此定能博得家長的讚許。

(八)如何麵對畢業後不在一個城市

在流動性越來越強的今天,情侶在一個城市裏工作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隻不過要放棄一些東西,如與家人在一起,優厚的工作待遇,習慣的生活環境等等。其實,愛就包含著為對方犧牲自己的一些東西。同樣要犧牲,選擇時當然要選擇輕重。如父母需要照顧,這是不能犧牲的;一方身體不能適應對方的城市,也是不能犧牲健康的;工作意義關係重大,還是不能犧牲的……因此,從愛對方、尊重對方、利於對方發展的角度考慮,取舍就容易了。當然遭遇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恐怕舍去的就可能是這段感情了。

(九)如何理解門當戶對

在擇偶時,常聽過來人講,夫妻門當戶對是家庭生活和諧的基礎,很重要。處於情竇初開的青少年,往往充滿激情,浪漫而衝動,難以考慮到對方的出身同自己未來家庭生活的關係。加之,影視作品中常常把門第懸殊的戀人,描寫為遭到家人的反對,多以悲劇結局。似乎青年的戀情與雙方的家庭出身成為了一對矛盾。這其實是對門當戶對的誤解。我們應科學地理解門當戶對,它是從兩個人成長背景中,分析對方當前表現出的待人接物、處世方式、生活態度、價值觀等的根源,並判斷這些對今後乃至家庭生活的影響,以及評估雙方的相互接受度等。處於激情狀態的人們,出於對彼此的喜愛,接受度自然很高,但激情不會維持很久!就像人們醉酒的時候,承諾、容忍、付出等等都很痛快,但酒醒時分可能全部忘卻或否認。有人會說,兩人相處時間有限,即便是盡可能理智地看待戀情,怎能保證全麵了解對方,為終身婚姻打包票呢?而了解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就是大體上了解對方的“快捷方式”。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雖然在大學及畢業後才基本形成,但成長的經曆卻構成了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中的很多重要元素。在與大學同學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感到大家個性差異很大,能力和看問題的角度都很不相同。追其原因,其中便有很深的前期生活經曆的烙印。這些不同之處經過較長時間的接觸和共事,會逐漸被發現。經過磨合後,有些可以繼續相處,有的卻可能需要保持較大的距離。而這些生活經曆的烙印,與其生長的家庭環境、受教育的程度、生活的文化氛圍都不無關係。背景相同的人之間,會感到容易溝通和相互理解,這就是為什麼學校中有這麼多同鄉會,在同鄉會裏大家在一起可以交流很多共同的心理感受。因此,文化背景的一致,以及由此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一致,便是門當戶對的真正意義所在。

(十)擇偶最重要的條件

很多男生在選擇女生時,條件排序大概是:①容貌和身材;②性格;③人品;④智慧;⑤健康。而女生在選擇男生時條件排序大概是:①人品;②才能;③容貌和身材;④應變;⑤健康。這些排序各有道理,但未來兩個人共度人生,什麼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呢?我們說,是心理的穩定度。無論是現在的大學生活,還是未來的社會適應、家庭建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挫折、打擊甚至災難。在這些時候,我們最需要的便是活下去的勇氣,以及快樂地活著的方法!這一方麵需要堅強的意誌,另一方麵需要睿智的自我調整,以便渡過難關。此外,還需要伴侶的適當幫助。能充任好這個角色的人,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包括:抵禦挫折的意誌;解決困難的智慧;海涵痛苦的氣度;營造輕鬆氣氛的睿智;堅持到最後的身體素質。當我們回憶自己的父母時,往往用“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來形容。在完整的家庭中,父親像山一樣支撐起一方天空,任憑外界風雨雷電、地動山搖,這一方天空仍舊完好無缺;母親則在這一片天空下,像山泉、湖水、江河甚至大海,孕育著生機。稱職的父母為家庭成員生存和成長提供所需要的平靜,營造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幸福感的首要來源並不是物質條件的厚薄,而是以能夠提供持續的安全感為第一位,這就是家庭存在時需要的心理素質。這種素質,不是天生的,需要人們後天的培養。如何評估一個人是否具有這種心理素質呢?我們還是得觀察這個人的成長環境以及所受的曆練,我們可以從一個人麵對現實問題的處理方式及效果尋到不少線索。在幸福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家庭教育開明,孩子有很多鍛煉機會,他們敢於麵對困境,也擁有一定的成功經驗和自信。他們心中沒有陰影和創傷,不會過度敏感,沒有莫名的恐懼,沒有需要未被滿足的怨氣,他們是充滿安全感的,願意把愛付出給每一個需要的人。因此,想要了解一個人,一定要在縱(從小到大)橫(從身邊到社會)的動態中進行細致觀察。

(十一)戀愛中特別需要注意觀察了解對方的能力

說起戀愛中需要了解對方什麼能力,人們往往能說出很多,人們關注的多數是為未來家庭創造物質基礎和管理好日常生活的持家等方麵的能力,這當然是建設好一個家庭所必需的。但我們在這裏要講的是另一種能力,即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每個人會不時的、或多或少的產生心理垃圾,表現為煩躁、失去慣有的生活工作規律、處世能力下降甚至危及健康等。這時家庭就顯現出接受家庭成員排放心理垃圾,幫助其調整心緒,恢複其健康心態,協助其重新麵對社會的功能。這需要家庭的主要成員,即夫妻、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以輕鬆詼諧的方式調解家庭氣氛,使小小的不愉快熄滅在萌芽狀態,並幫助家人清掃心理垃圾、梳理情緒。也就是說,每一個成熟的“家庭主持人”,應該具備協調家庭氣氛,機智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即使在自己無力麵對時,要首先使自己心理立於不敗之地,給家人以希望,並及時借助外力解決問題,不使它造成危害。這種協調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刻意的鍛煉而增強。但在擇偶時,需要關注其本身的素質和現有的能力,比如觀察對方對煩惱的分散和排解能力、對分歧的協調技巧、對誤會的包容性等等,如果對方這些能力很強,則說明其有很強的協調能力。

(十二)如何麵對女性的強勢

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隨著女碩士、博士的增多,高學曆女性婚戀問題慢慢浮現:女性學曆越高,男性越不敢追。這使得很多女生對是否考取高學曆產生了猶豫。同時,不少媒體熱播的文藝作品頻頻演繹成功女性家庭破裂的故事,使得男生擇偶時因害怕能幹妻子顧不上家庭而不敢考慮精幹的女生,而女生因擔心高學曆會少有男生問津而對高學曆躊躇不已。進入21世紀後,女性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對未來生活的選擇也日益多樣化,女性可以選擇組建傳統家庭,也可以考慮選擇同居,或是組建丁克家庭,離婚,甚至當未婚媽媽等。如今,女性對自己角色中的強勢成分已不再擔心。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為女性發展提供了更寬的空間。這突現了過去女性被扼殺的社會能力,但也打破了男女關係的舊有平衡,更打碎了傳統的家庭模式。

哪些人與這些女性關係最密切呢?是愛她的男人(丈夫),依賴她的孩子,需要照顧的老人。女性放棄這些去發展個人,所付出的犧牲有多大呢?是否可以采取代價最小的發展方式呢?我們說當然有代價小的發展方式,這需要男性大度地看待女性的提高,更多地從男女性優勢的角度看待這種差異。比如,有的女性善於讀書考試,因此學曆比自己高,那麼我善於動手或從事社會活動,因此人際關係和經濟收入是強項。這樣的女性也能帶動男性的進取精神。不過,如果你是“知足常樂”,懶得動的類型,就不要考慮這樣的女性。這樣的女性對孩子教育也有優勢!社會之所以會貶低高學曆的女性,是因為男性害怕失去對女性的優勢和控製。優勢男女互有,誰都不會失去,隻是應該發揚各自的長項。每個女性有自己的優勢特點,但總體上是要有柔韌性,要細膩體貼,當工作與家務之間出現衝突時,溫和、婉轉地與侶伴溝通,要尊重男性的自尊。因此,我們說女性的強勢要建立在智慧和耐心上,而不是建立在粗暴和放棄上。

(十三)愛情與性的關係

中國的傳統觀念認為應該先有愛情後有性(盡管封建社會包辦婚姻是相反的,或從始至終沒有發展起愛)。人們崇尚愛情,認為它是婚姻的基礎,因此在傳統觀念中,人們認定性應該發生在婚姻內。貞操觀保障了這一觀念的傳承。現代觀念認為,愛情的潛意識中是包含著性動機的,隻是在不同的道德和文化環境中,這個動機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它也體現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年輕的國人們越來越認同“有愛就有性”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從人性來講,性交行為對情人可以促進情感,而從社會角度來講,性交行為還承載著更多的東西,包括:對性交後兩人關係的情感、責任感等的期盼加強;對過分追求生理快感卻忽略精神交流造成兩人交往的乏味感;對懷孕、性傳播疾病等的擔心;對人流等痛苦承受後的苦怨等。相對於“把愛情與性截然分開,僅僅將性視為滿足本能行為”的觀點,愛情與性密切結合的觀點,顯得更人性化,更社會化,更完美一些。

8.2婚姻

婚姻是人類社會兩性關係的一種形式,相對穩固而持久。不同的社會賦予它不同的內容,但大體都包括感情、性行為、責任、義務。婚姻主要發生在一對男女之間,由此作為骨架和核心,連接起相關血緣的人際關係成為家庭。婚姻最基本的目的是繁衍後代和滿足性欲,這是人類的本能。如何規範並利於這種本能,利於人類的延續和安全,是人類一直思考並改進的。因此,婚姻的形式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發生著從自由到約束,從禁錮到解放的一次次革命。至今,我們仍在認真研究和思考婚姻的本質、形式和內容,因為它關係到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8.2.1婚姻的本質

婚姻是人類社會兩性結合的形式。它是由兩個不同性別的人,以愛情為基礎組建的,是以規範性行為及繁衍後代為目的的人類社會生活共同體,是家庭的基礎。

8.2.2婚姻的意義(婚姻與家庭)

婚姻的最基本內涵的是規範兩性性行為,進而避免性傳播疾病,並延續種族,保障後代的健康。性欲的產生和發泄,是高等動物成熟後的必然表現,動物界通過你死我活的拚鬥,把優秀的品種遺傳下來,通過自然競爭,優勝劣汰,使物種得以流傳。人類社會與動物界有很大的相似,但不同點在於給予所有個體以平等的生存權利,因此不能采取動物界的純自然選擇方式,而需要以平等為前提,製定一定的社會規範,形成一定的社會性道德,呈現一定的社會秩序,而婚姻就是長期選擇的結果。社會由此而穩定,家庭由此而存在,幼稚的生命由此而得到嗬護,種族由此得到延續。

8.2.3婚姻的曆史與未來發展

遠古時代的人類是沒有婚姻關係的,性行為非常隨意,造成人類整體壽命短,出生率低,成活率低,人丁不興旺的局麵。生活的經驗和求生的欲望,使人類不斷改變兩性關係,從雜交到分輩分交,到族外交,逐漸出現群婚製、對偶婚製、一對一婚製三種婚姻形態。

(1)群婚製是原始社會前期的婚姻家庭形式,有族內集團婚和族外集團婚兩種方式,其性夥伴是不固定的。

(2)對偶婚是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婚姻形式。是一種或長或短期內的成對配偶情形。在這種婚姻中,主夫與主妻共同生活,但關係極不穩定,雙方均可隨時離開,與他人組成新的組合。

(3)一夫一妻製婚姻是封建社會開始出現的婚姻製度。源自私有財產和私有製的產生。馬克思曾經說:“導致一夫一妻製的動力是財富的增加和想把財富轉交給子女,即合法的繼承人,由婚姻配偶而生的真正後裔。”而那時的財富產生主要是依靠體力,女性因為要生育、哺育後代,用在生活必需品生產上的體力自然不及男性。男性成為了剩餘產品的擁有者和支配者,成為了社會的統治者和婚姻的主宰者。並為此製定了製約女性服從自己的一套社會和家庭倫理道德,女性在這種婚姻製度中成為了被束縛、壓抑甚至被剝削的對象。而男性卻可以在婚外尋找性和情感的滿足。有錢有權勢的男子可以納妾,皇帝更是後宮佳麗三千。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西方人文主義理論研究的進展,人們對千年的婚姻製度提出了挑戰,主要的挑戰指向被無視甚至被剝奪的女性性愛權利。在性解放的思潮中,出現了性自由,這對一夫一妻製婚姻形成了很大衝擊,出現了同居、婚外情、頻繁離異,甚至獨身,使一夫一妻的婚姻製度麵臨危機。那麼,人類的婚姻關係究竟該向什麼方向發展呢?絕對的自由是重蹈曆史的覆轍,危害顯而易見。尊重個性,服從科學規律才是生命延續、壯大的必然趨勢!

8.2.4婚姻各階段的特點

人們對婚姻的期望是白頭偕老,因為在產生這種想法時,是感情最炙熱、衝動最強烈的時候,相吸的力量也最強,這時是兩人最不願分開的時候。但設想當婚姻經曆了蜜月、角色轉換、哺育子女、贍養老人、空巢、衰老等階段之後,當初的感情到了如今還那麼強烈嗎?動力還那麼足嗎?婚姻還能繼續嗎?

(一)蜜月

是兩性關係進入合法化、受人尊重、被維護、無人幹擾的時期。在此期,兩性感情可以盡情表達,享受是這個時期的重要特點。蜜月常常是在無熟悉人的環境中渡過的,而環境往往是令人放鬆、愉快和浪漫的,蜜月的目的要使兩個人的情感更加濃烈,成為未來生活的初始基礎。當然,蜜月期建築的情感基礎不能滿足一生婚姻的需要,今後還需要不斷地營造、積澱。蜜月是甜蜜的,終身難忘的,但也是短暫的,因為它隻是婚姻的開始,此時,生活中的婚姻還沒有真正開始。帶著蜜月的心理和行為方式進入後續婚姻,往往是不為家人接受的。

(二)角色轉換

蜜月結束後,日常的婚姻生活便開始了,包括工作、學習、基本生存需要的滿足、與家人融合、解決遇到的問題。首先,兩個人一起生活,沒有別人參與時,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做,需要分工合作,需要犧牲和奉獻。這與蜜月中住賓館,吃飯店,玩景點不同,煩瑣的家務要自己做,要各擔其責,要無怨無悔。這就是角色變換的問題。其次,婚姻與家庭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家庭是與婚姻主體二人相關的兩群人因婚姻而聯係在一起的新群體,小者包括雙方的父母血親兄弟姐妹,大者包括雙方的親戚。家庭生活與蜜月生活有明顯的不同,此時家人要求夫妻雙方開始進入角色,不同角色的要求因文化習俗、倫理道德不同而有所差異。剛剛走出蜜月的人,往往對此感到不適應,而家人早已迫不及待。因此,新人必須加快角色轉變,家人也應給予新人充分的時間與幫助,隻有這樣才能保證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三)哺育子女

當婚姻中的兩個人角色轉換到位,家庭生活達到新的和諧後,可以考慮生育。若轉換不到位則會因孩子的出現,使家庭關係複雜化,矛盾增多,家庭氣氛不好更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妻子懷孕後,身體會有不適,心理上也會出現擔心和憂慮。包括擔心孩子是否發育正常,擔心自己的形體,擔心自己的工作位置能否保住,可能還會擔心對夫妻性生活的影響等。此時,丈夫需要理解妻子,幫助妻子解除心理疑惑,減輕身體反應,加強營養,盡可能保持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等。性生活在妻子懷孕的4~6月可以采用性器官交合的方式進行,其他月份則不要讓妻子太興奮,避免早期的流產和後期的早產。妻子也可以用手幫助丈夫達到滿足。孩子出生後,妻子在孩子照顧上的付出會多於丈夫,而丈夫在物質準備和使孩子眼界開闊,加強孩子體能鍛煉,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等方麵可能更具優勢。

因此,分工合作更是此期婚姻生活的主要相處方式,對彼此的辛苦表示理解和慰問是增進情感的必要方式。

(四)贍養老人

在婚姻中,始終有如何對待雙方父母的問題。中國人信奉的是:萬事孝為先。因此,對彼此的父母要以同樣的愛心去對待,這不僅是人格品質的體現,更是婚姻基礎——情感醞釀的重要來源。當父母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從社會倫理道德講,首先應該付出幫助的自然是子女,結婚之後,往往是夫妻雙方共同幫助父母解決困難。這也是增進婚姻親和力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