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類曆史前進的車輪在永不停息地滾動著,那麼性,則是曆史發展的潤滑劑。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於性的理解也變得客觀而真實起來。當我們逐漸揭起性的朦朧麵紗時,人們對於性的認識也從當初對“潘多拉魔盒”的好奇上升到哲學和科學研究的高度。以往談性色變的現象如今已蕩然無存,性的問題已經成為“嚴肅並且流行”的學術性課題,性學便由此誕生了。
1.1性學發展史
1.1.1近代之前的性學發展
在從猿到人的漫長進化曆史過程中,人類的性係統和性功能逐漸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主要表現為性交的麵對麵方式、動情期的消失和人類特有的無限豐富的性活動方式。靈長類之前的所有動物和非人靈長類都采取後進入性交方式,它阻礙了兩性的親昵行為,並削弱了雌性的性高潮。當人類能直立行走,把雙手解放出來之後,便逐漸步入麵對麵的性交方式階段,加之人類大腦的日益發達,人們的性活動方式和追求也日新月異。於是,隨著人類曆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性活動從最初的動物本能逐漸成為頗具研究價值的學科。
當然,生物醫學科學一直是性學發展的中流砥柱和核心,所以我們在介紹性學史時也是以性醫學的發展史為主。醫學與文明一樣古老,西方醫哲希波克拉底(460~373BC)和亞裏士多德(384~322BC)均在不同程度上對性醫學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前者提出的“行為——體液”概念可以說是現代的“性行為——激素”概念的前身;後者提出的“天人合一”則體現了自然醫學模式的核心,由此發展出了現代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進入文藝複興時期後,解剖學的研究開始進入性器官領域,偉大的藝術家達·芬奇(1452~1518)留下了不朽的名作,雖然其中不乏謬誤之處,但它畢竟是人類第一次對性器官和性交進行相對準確的解剖學描述。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梅毒由拉丁美洲傳到歐洲,緊接著亞麻製的陰莖套於1564年問世。據說這是英王查爾斯二世的禦醫康德姆(Condom)首先發明的,以後人們便把陰莖套稱為Condom。那時的陰莖套並不是為了避孕,而是為了防止梅毒傳染。在一個世紀之後(1677),列文·胡克發明了顯微鏡,並用顯微鏡看了到人和動物的精子。1843~1844年間,硫化橡膠問世,使用陰莖套的目的才變得與現代一致——避孕。這也是性醫學早期發展的一個小插曲。
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們,比如盧梭(1712~1778)等人的博大思想,啟迪了今天的性學研究。他們在通信中曾談到性關係及其恰當的社會地位問題,但這也隻能算是對人類本性及行為的諸多探索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如盧梭說:“人的本性是好的,是因為我們的製度使人變壞了。”馬爾薩斯在《人口理論分析》(1798)中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理論,他在當時就提醒人們注意控製人口的增長,世界將負擔不了過多的人口。他提倡人到30歲再結婚,這樣可以少生孩子,他提倡的實際上是“道德節欲”。當時的社會鼓勵男子在功成名就、有錢有勢時再考慮婚事,一個男子過了30歲才能得到性滿足,這“象征”著這個男子具有令人稱道的氣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89)發表後,其進化理論不僅使人們對肉體形式的變化加深了理解,而且也使人們對行為形式的變化和進化加深了理解。
但維多利亞時代的性觀念普遍呈壓抑和禁錮的狀態。如人們當時認為隻有男性才會在青春期到來後顯示出自發的性衝動。婦女的性欲是潛伏的,不明顯的,需要通過外來的愛撫才會激發。如果婦女不受到性的引誘,她們就可以在沒有性欲的情況下度過一生。兒童則被認為是純真善良的,沒有性欲的,隻有受到不良影響才會失去天生的優秀品質。此外,在18~19世紀,人們對手淫的譴責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人們常認為性能量的不恰當釋放會造成神經功能的紊亂。社會滋長了種種對性的神秘感、內疚感、罪惡感、肮髒感;性愚昧、性禁錮的影響既廣泛又深遠,流毒至今不能肅清。總之,在19世紀之前,各種文明和民族都沒有形成嚴格獨立的性學和性醫學體係,人們對性問題的探討多停留在價值觀的哲學和倫理學層麵,而性醫學科學的發展則僅僅局限於生殖醫學範疇。民間的房中術和藥物也是三分醫術加七分巫術的混合體,缺乏獨立的分析與驗證。
1.1.2性學的創始期與心理學階段(1844~1922)
性學囊括了性研究、性教育和性治療的廣博知識領域,跨度很大。性學的三大支柱是性醫學、性心理學和性社會學。不過現代性學的創始期卻是以性心理學的建立和發展為代表的。有人把1844年德國醫生卡安出版的第一部性學著作《性心理病》看做是近代性學開始創立的萌芽,它代表性學從生殖醫學向性心理學的過渡。當時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及性病治療學都已出現,尤其是心理學已經創始,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為性研究呼籲,性學才得以破土而出。但初創期的學者仍帶著禁欲主義的愚昧,以“反性主義道德觀”看待性問題,存在著種種謬見。
國際上普遍認為克拉夫特·埃賓(1840~1902)於1866年出版的《性心理病》一書是現代性學的奠基之作。他是一位在德國出生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一生著作頗多,但《性心理病》無疑是影響最深遠的一書,雖然受當時輿論的影響和限製,有許多段落以拉丁文寫成,但這本書仍然廣為傳播,大受歡迎。在作者逝世之前便已增訂出版到第12版。克拉夫特·埃賓在《性心理病》一書中概括了早期醫學尤其是精神病學對性的研究,第一次把性的疾患獨立出來討論。由於當時的性生理學和性醫學還沒有巨大突破,當時的社會急需解決種種性心理現象是否屬於道德敗壞或犯罪,因此性學主要集中於性心理方麵,尤其是變態性心理和心理病理學。又由於他是警方雇傭的醫生,在書中選擇的往往是一些極端病例,帶有恐怖色彩,讀起來令人毛骨悚然。讀者可能由此得出他所描述的每個人都受著性困擾的結論,認為性行為是可怕的。雖然他是備受尊重的學者,但因涉及禁區仍難逃脫種種批評和指責。又因時代的局限,他對性問題持懷疑和憂慮的態度。他還支持性道德的雙重標準,既強調對女性貞潔的嚴格要求,否則會辱沒門風,同時又容忍男子的不軌行為。這種態度和觀念曾影響了幾代醫生,也給眾多的讀者造成困擾。
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性學的建立與當時3位德國猶太醫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們是被譽為“性科學的愛因斯坦”的赫希菲爾德、摩爾,以及被譽為“性學之父”的現代性學奠基人之一的布洛赫。赫希菲爾德(1868~1935)是德國醫學家,早期性學界最有影響的人物。他最大的興趣在同性戀的研究上,早在1896年,他就用筆名寫了《怎樣解釋男人或女人愛同性的人》一書,1914年著《同性戀》一書,他認為同性戀是一種自然差異。1919年,他在柏林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性學研究所,下設性生物學、性醫學、性社會學和性人類文化學4個研究室。該研究所有3項特別引人注目的服務項目:①婚前谘詢中心(在德國係首家這樣的中心);②每周一次的公共學術交流和討論;③醫學——法律服務,提供專家證明,特別是犯罪案例。該所90%的服務項目是免費的,其收入主要依靠性治療門診和出版書刊。在成立1年之內,他們的免費谘詢服務便積累了近2萬份病例。1908年,他主編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性學雜誌,獨立發行了1年共12期,以後與其他雜誌合並出版發行。1921年,他組織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國際性的性學會議“在性學基礎上的性改革國際大會”,大會上介紹了38篇論文,包括性內分泌學、性和法律、生育控製和性教育4個方麵。之後,他又組織了4次這樣的會議。1928年,他和別人合作組織了“性改革世界同盟”,在哥本哈根召開的首屆會議上他當選為主席(第二、三屆主席為靄理斯和福勒爾)。1928年,他出版了涉及整個性學領域的5卷本《性學》。1930年,赫希菲爾德因受納粹迫害被迫離開德國四處流亡,足跡遍及美國、日本、東南亞、中國、印度、埃及、法國等國家和地區。他在中國停留期間訪問了北京、天津、漢口、南京、上海、廣州、香港、澳門等城市。1933年5月6日,希特勒上台剛過3個月,納粹暴徒便搗毀了他的性學研究所,4天後納粹分子在柏林歌劇院廣場公開焚燒了赫氏研究所收藏的全部論文、圖片和2萬多冊珍貴書籍,借口是他宣揚了“反德精神”,納粹分子還把他的半身塑像焚燒示眾。以後他曾試圖在法國重建性學研究所,但終以失敗告終,沒過多久他就客死法國。
摩爾(1862~1939)是德國柏林的神經精神病醫生,他雖然不如布洛赫博學,但組織能力很強。他的3部早期重要的性學著作是:1891年出版的《相反的性感受(同性性行為)》;1897年著書《性欲調查》,討論了性欲的本質,本書對弗洛伊德有重要影響;1909年發表了第一本有關兒童性生活的書《兒童的性生活》,首次闡述了幼兒性欲的概念,此書對後來的弗洛伊德可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913年他領頭成立了“實驗心理學學會”和“國際性學研究會”,並在1926年10月10日在柏林議會大會議廳組織召開了第一次“純科學的”國際性學研究大會。出席大會的性科學家包括馬林諾夫斯基(著有《兩性社會學》,1927),馬庫塞(著有《性禁欲對健康的危險》,1910;《性欲與性行為指南ABC》,1963),本傑明、海爾和拉塞爾等著名性學界先驅。布洛赫(1872~1922)是德國著名的皮膚性病學家,他受過良好教育,知識麵很寬,在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領域尤有造詣。他首先把社會科學引入性學研究領域,用曆史學、民族學和人類學的知識和方法研究性的演變和現狀。為了反映性學的多學科方法研究的特點,他於1906年杜撰德文詞彙“性的科學”,即“性學”(sexology)。1907年著《我們時代的性生活》,1912年他開始主編《性學手冊大全》,實際上出版了3卷:《妓女》(2卷,布洛赫,1912,1915);《同性戀》(赫希菲爾德,1914)。他和赫希菲爾德、摩爾等人共同提出性變態不是罪惡,而是心理疾病,甚至隻是一種變異。他們一起為性教育、性改革而鬥爭。由於他們的努力,性學在世紀轉折之際建立起來了。
除了變態性心理學方麵的進展外,另一得到發展的學術思潮是針對正常人的非變態性心理研究,其代表人物有布洛赫、靄理斯和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與馬克思、愛因斯坦齊名的3位著名的猶太學者之一。他對20世紀整個西方文化和社會都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他從醫學院校畢業後,曾在神經解剖學和生理學實驗室工作,後因經濟困難改行從事臨床工作。由於他勤奮好學,思維活躍,善於鑽研,判斷力十分敏銳,工作認真,很快便取得長足進步。弗洛伊德大膽解剖自己,不斷研究自己的記憶、夢幻、反應等,從中得出兒童性行為等一係列新理論,為未來的性研究人員留下了寶貴遺產。他提出了著名的幼兒性欲理論、性本能學說和人格結構論等。他在實踐中創立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分析療法,這一學說風行西方世界並統治性學領域達半個世紀之久,至今仍顯示出茁壯的生命力。精神分析學說討論得最多的是性本能,受到指責最多的也是有關性本能的內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療法的理論核心是泛性論,他認為以性本能為核心的本能衝動一直受到“超自我”原則的壓製。它們總想衝破種種壓製去實現滿足,其主要方法就是通過各種玄妙的潛意識過程(如人的做夢、精神失常、性錯亂等),變相地向外宣泄。他從生物本能出發,用泛性論來解釋一切人類精神活動與社會現象的主張缺乏充分的科學和實踐的依據,擴大了心理學研究領域,接觸了夢、性心理學問題,使心理學的對象擴大了,使心理研究的層次加深了,與醫療實踐更加密切相連。他提出的一些獨特方法和獨創的許多概念均得到人們的承認。他的性心理學理論衝擊了傳統的、陳舊的性觀念,促成人們對性采取更為開明的態度,對“反常性行為”采取更為寬容的態度,不再把性問題視為神秘、見不得人的事,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性科學的飛速發展。他也反複指出,文明要以人的性生活的某些限製為代價才能進步。他為什麼對性問題如此感興趣呢?這與他當時所治療心理疾病的臨床實踐有密切關係。當時的性禁錮十分嚴重,人們的性欲宣泄和滿足受到嚴重壓抑,於是人們在性方麵遇到的心理障礙和挫折必然會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弗洛伊德的論著頗豐,如《精神分析導論》、《夢的釋義》、《兩性社會關係》等著作均具代表性。特別是《愛情心理學》一書彙集了有關性學的論述。弗洛伊德在1905年發表的《性學三論》就是他自認為自己所有著作中最有生命力的、集中反映性心理學問題的論著,他在書中大膽地提出:戀父戀母情結、誘惑論、閹割焦慮、兩性同體、升華作用、壓抑感等,他認為性功能障礙是由無意識內心衝突造成的,這往往是童年經曆的折射。經他總結、說明和運用,“無意識”和“幼兒性欲”這兩個術語成為了現代西方極有影響的重要概念。弗洛伊德和早期的性學家們過從甚密,雖然從未參加他們具體的開創性工作,但他的論文《歇斯底裏幻想和它與兩性戀的關係》還是被收集到赫希菲爾德首辦的性學雜誌創刊號中。
靄理斯(1859~1939)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文壇上的一顆明星,曾被譽為當時“最文明的英國人。”他生於倫敦,曾在澳大利亞上學和教學,後回英國學習醫學。他是一個受過嚴格訓練的科學家,他最有功於世的還是他對性心理學的研究和為性教育奠定了科學基礎。他在性壓製最甚、清教徒之風盛行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1837~1901)勇敢地、始終不渝地同傳統的清規戒律作鬥爭,終於突破了傳統愚昧設下的重重障礙,在西方奠定了人類性學的基礎。他的第一部著作《性反常:相反的性感受》在英國遇到了檢查製度方麵的問題,後來翻譯為德文後才在德國出版(1896),在德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此,靄理斯與德國性學家布洛赫、赫希菲爾德等建立了廣泛接觸和聯係。靄理斯從1896~1928年根據個案分析等寫出《性心理研究錄》共7冊,對人類性行為做了客觀和係統的介紹,成為性心理學的創始者之一。但其中的第二卷於1899年遭英國當局的查禁,認為宣揚了淫蕩、腐化、下流、邪惡的內容,直至1935年才得到解禁。他的工作在英語國家流傳得更廣,對人們的性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人們通過他的書了解到其他社會並不支持英國維多利亞式限製種種性活動的態度。靄理斯認為正是當時所謂的文明阻礙了正常的性表達和性活動,例如連鋼琴腿都要用布包起來,以免人們會想入非非地聯想到女人的大腿。他認為沒有一個能適應全人類的性標準,而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有關性行為的許多觀點是錯誤的,因此必須了解英國以外的其他社會的情況。他揭示出一些令當時人們感到震驚的觀點:如婦女的性欲在月經期最強烈;幾乎所有人(包括女性)都有手淫經曆;女性性反應的缺乏是童年受壓抑的結果,也是男方的無知。雖然《性心理研究錄》對醫師、心理學家、學術界而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恐怕過於冗長。而他在1933年所著的《性心理學:學生指南》則更為普及,此書一方麵把新的研究成果補充進去,另一方麵把“研究錄”中的內容加以精簡概括,使該書成為以後研究性心理學理論的重要論典。我國學者潘光旦早在1946年就把靄理斯的《性心理學》介紹給中國讀者,但是這本具有非常豐富注釋的譯本卻被打入冷宮幾十年,直到1987年才重見天日。靄理斯在周遊各地以及與讀者的交流中搜集了數百份第一手個案資料,他長於著述和研究,開創了性衛生學。
瑪格麗特·桑戈爾被譽為美國計劃生育事業的先驅,早先是一名護士,後來熱衷於婦女運動。她因為目睹了那些貧窮婦女由於接二連三地妊娠和分娩,個個骨瘦如柴或體弱多病,健康狀況極度惡化,所以立誌降低出生率,幫助這些婦女免遭反複妊娠之苦,使每個孩子都能享有良好的生活條件,避免過多子女的出生。她創立的美國第一個計劃生育診所,第9天就被當局查封,她本人也被拘禁一個多月,她不但沒有氣餒,反而更加激起了同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反對勢力鬥爭的熱情。最終,她贏得了勝利。1921年,在紐約召開了全美第一屆計劃生育學術會議。她向美國婦女大力宣傳計劃生育知識,並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鬥使之合法化。她的頑強奮鬥精神不僅贏得了美國婦女,而且也贏得了世界各國婦女的信賴和尊敬。她還曾經來中國傳授計劃生育知識。
賴希(1897~1957)是維也納的一位醫生,後來成為早期的心理分析學派的傑出人物。他因不滿足於弗洛伊德對社會、政治因素的忽略,成了一名馬克思主義者,他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異化概念應該延伸到性,因為資本主義製度強加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削弱了性自由的健康表達。並且他認為,所有的神經症及人格問題都是由於表達和釋放受阻而累積起來的性能量造成的。1922年起,他陸續發表著作,提出性高潮能量、性高潮反射、性高潮輻射等一係列新理論。1927年發表《性高潮的功能》,首次確定“性高潮是性現象和性研究的中心”的原則,從而使性學開始著重研究正常人的正常性生活。為了彌補心理分析在政治思考方麵的不足,他於1928年正式脫離弗洛伊德派並於1929年組織了“社會主義性指導與性研究會”。因此,有的激進分子稱他為性與政治自由的鬥士。
1.1.3性學的發展與行為學階段(1922~1959)
隨著人類科學探索的迅猛發展,終究會有勇士闖進性反應的實驗室研究禁區,這名勇士就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生(1878~1958),他在37歲時就當上了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4年,他成為了世界上最早勇敢地對性反應過程進行實驗室研究的科學家,創立了心理學中的實驗主義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他和女秘書合作進行的人類性行為方麵的研究工作太超前於時代所能接受的範圍,他的研究誌向和事業心未能為妻子和世人所理解,妻子不擇手段地破壞了他的實驗室和資料,隨之與他離婚。社會上的人們斥責他是偽君子、淫棍,他本人被法院判為“行為很壞的專家”,研究資料被洗劫一空,研究結果未能發表而不為世人所知。他的這一壯舉終於在封建衛道士的激烈合圍下慘敗了,他本人的境遇十分悲慘,妻離子散,最後窮困潦倒地與女秘書共度殘生。華生的研究成了科學史中“被迫流產”的又一典型事例。
以後漢密爾頓和戴維斯繼續這方麵的工作,分別發表專著,使性學中的統計學發展起來。至此,賴希理論與行為主義結合產生了性行為學。20世紀20年代湧現出不少性知識手冊,其中的佼佼者是荷蘭婦產科醫生範·德·維爾德於1928年出版的《理想的婚姻》,成為當時的時髦讀物,該書連續發行,在西方幾乎家喻戶曉。他強調了性生活的和諧是雙方感情交流中的重要因素,並讚美和宣揚了性交前的愛撫、性高潮、變換性交體位、吻生殖器等性行為方式。
美國性學家迪金森博士(1861~1950)既是醫生,又是畫家,曾描繪了許多女性和男性生殖器官的正常與異常的圖像資料。1933年他出版了《人類性解剖學》一書,1949年該書在修訂的基礎上改名為《人類性解剖學圖譜》,以後成為這方麵的世界著名權威專著,時至今日,它仍不失為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書。他在摹繪人體繪圖之餘還采取麵對麵交談的方式收集了1200份性生活的個案資料。由於他在患者心目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患者也能坦誠地向他敞開心扉無所不談。雖然他的書引起社會轟動,但醫學界卻對此反應冷淡並懷有敵意,他在醫學界遭到的失敗使他付出昂貴的代價。
盡管性學研究的進程中荊棘遍地,但一代代性科學家並沒有被嚇倒,他們前仆後繼,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現代性學的發展創造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麵。金賽(1894~1956)是美國印地安納州大學生物學教授,原係昆蟲生態學家。他創造了一套特殊的麵對麵調查和記錄方法,取代了過去的門診積累和實驗室觀察方法,最詳盡、最廣泛、最係統、最客觀地研究了17000多例美國不同膚色、不同年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職業、不同地區男女性生活的各個方麵,調查問題多達350個,521項,他的調查采用嚴格保密的方式,至今人們仍不知道他所用密碼的含義,其中僅金賽本人就調查了7000例。1948年和1953年,他和同行發表了兩大冊共800頁的專著《人類男性性行為》和《人類女性性行為》。人們把金賽的工作稱之為現代性學研究的第一座裏程碑。他的研究報告闡明了有關人類性行為的精確定義,並總結歸納了美國社會存在的多種多樣的性活動模式。雖然這不是一項隨機抽樣調查,但由於大多數資料來源於普通人,許多數字還是能代表正常人群的性活動情況的,因此很有意義。他的調查表明92%的男子和62%的女子有過手淫。作為一種文化,西方人認為人的能動性趨向於幸福和成功。因此他反複指出,一個正常手淫的律師在他的同事中將是出類拔萃的。女性中經常手淫的人也往往是那些處於最引人注目的社會地位上,是最有能力、精力最充沛的女子。他認為有理由相信“較早開始手淫和性交的男孩子常常是人群中那些機智、精力充沛、活潑、易衝動、充滿活力、性格外向和敢作敢為的人”。相比之下,較晚開始手淫的人則趨向於“遲鈍、舉止適度、缺乏力量、含蓄、膽怯、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大多數男子和半數的女子承認有過婚前性行為;半數已婚男子和1/4已婚女子至少有過一次婚外性行為;半數以上的人有過口——生殖器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