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地貌係統:安裝位置要遠離噪音源,遠離船主機、副機和泵;連接拖體和電纜,計算並確認拖放長度,拖放長度根據調查區域水深、海況及使用船隻的噪聲水平綜合確定。同時應根據資料情況在作業中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達到最佳的資料接收狀態;拖魚與拖魚電纜在甲板連接後,另一人必須進行檢查,查看連接是否牢固,以免發生拖魚丟失事故;拖魚入水前必須開機在甲板檢查拖魚兩側換能器是否正常工作;拖魚入水時應與船舶駕駛人員聯係,保持船舶航向及航速,使拖魚安全平穩入水,達到預定的工作深度。
(5)磁力儀:計算並確認拖放長度,作為一般原則,電纜釋放長度應至少為船長的三倍;磁力儀探頭與電纜在甲板連接後,查看連接是否牢固,以免發生探頭丟失事故,同時應檢查浮球繩索是否係牢;磁力儀探頭入水前必須開機在甲板檢查探頭否正常工作;磁力儀探頭入水時應與船舶駕駛人員聯係,保持船舶航向及航速,使探頭安全平穩入水,達到預定的工作深度;在磁力儀下水前應根據工區水深和合同(或甲方代表)的要求調整拴在磁力儀探頭尾部用來調整磁力儀探頭平衡和深度的浮球的繩子的長度,使磁力儀探頭在達到預定的深度的同時又和海底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探頭觸碰海底;根據磁偏角調整銫光泵的方向,入水觀察電壓電流值、信號強度、磁場值、深度及高度計值是否正常。
(6)發電機:根據所使用儀器的種類合理選擇不同功率的發電機。發電機放置地方要離儀器操作間遠些以防止廢氣對人的危害,同時要防止發電機爆曬和雨淋。
4、小船進行工程勘察作業的工作計劃
4.1工作計劃的確定
製定詳細的調查計劃,首先要考慮到調查船航行的時間和調查主要內容、調查船及主要設備的技術要求。調查成果提交的最終成果形式、完成時間和對成果的鑒定方式。合作的夥伴、資料傳輸、經費預算等。隨著安全生產的形勢日益嚴峻,為保障人員、設備安全和保護環境,製定符合實際情況和《海洋石油作業健康安全環保標準》要求的應急計劃也是非常重要的作業計劃。
4.2測線布設
由於工程物探調查經常多種儀器同時作業,所以要根據設備的測量範圍,合理布設計劃測線。
1、多波束測量要求全覆蓋測量,測線之間一般要求有10%的條幅重複率。
2、旁掃聲納測量也要求有一定的條幅重複率。
3、單波束測深,淺地層,管線儀和磁力測量不要求全區覆蓋。因此,根據測區的重要性和要求,合理布設測線。對比較重要和特殊區域要加密測量。在長度上考慮拖體的電纜長度,以及密切關注實際的航跡,在遺漏的區域要及時安排補測。
5、進行工程作業時各個係統注意事項
(1)導航定位係統是最基礎的數據,在工作中要確定各個托體在船舶坐標係統中的坐標,並在導航記錄中分別記錄各個拖體的坐標,在工作中除了要記錄船舶的航跡之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定位的間距,記錄拖體的航跡。每天需要提供船舶、拖體的航跡圖、航跡坐標。為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提供數據。
(2)聲速測量測量時要充分了解測量區域的水文變化狀況,確定聲速測量的計劃,在淺水區作業一般至少應在早、中、晚進行3次聲速剖麵測量。在聲速變化比較劇烈的地方,還應加密聲速測量剖麵點的數量。測量聲速剖麵時還要注意記錄測量時間,注意儀器投放的速度要均勻,要注意設備不能觸底。測量完成過程中要注意海流的大小,小心聲速剖麵儀的安全。測量結束後,要及時提取數據,並確定測量數據有效無誤後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3)多波束測量測量前要對多波束測深儀及各種外圍設備進行檢查、測試和校準。測量前對多波束測量係統進行如下實驗包括:穩定性試驗:選擇水深大於20m的平坦海區,對水深進行重複測量,要求水深比對限差小於1%,觀察主機及其他外圍設備是否工作正常;根據測區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不同設計航速,進行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條件下的航行試驗,試驗時要選擇有代表性的海底地形起伏變化的海區,測定係統在不同深度和不同航速下的工作狀態,要求每個發射脈衝接收到的波束大於總波束數的80%;在每個航次正式測量前,要選擇適宜海區設測多條往返重複測線進行橫搖、縱搖、導航延遲、光纖羅經偏差等係統參數校正。此外,在試驗過程中還要檢查、測試DGPS、聲速剖麵儀、三維姿態傳感器和光纖羅經是否工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