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情境教學法是實驗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借助情境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來捕捉學生的音樂情愫,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在情境教學中,音樂作品在良好的情境表現中得以充分展現,有助於學生對於音樂作品的理解。有些教師在情境教學中構建生活情境或者借助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形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種方式對學生的音樂情感塑造很有幫助。
在小學音樂作品中,很多作品能夠通過良好的情境進行展示。如學習歌曲《把心兒種在春天裏》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勾勒出美好的春天景象,用五彩繽紛的色彩進行展示,通過構設的鳥語花香、春回大地、一派生機勃勃的場景,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春天,也能體會作品中表達的情感。配合合適的樂器,如板、鑼、鼓等進行氣氛的渲染,學生在樂器、場景的感染下,學習興趣會提高,教學效果也會增強。
采用分層實驗教學模式進行小學音樂教學分類教學法在新改革實施以後被廣泛采用,主要應用於文化課教學中,而在小學音樂中采用分類教學法的並不是很多。不過,有的學校反映,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以後,教學效果有所改善。分類教學法是依據學生不同的發展特征與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而劃分為不同的層級進行學習。由於音樂屬於一門藝術,對於音樂學生,由於學生個性發展不同,音樂的感知力與理解能力存在巨大的偏差,而且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別也各不相同,據此進行分類教學,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有的學生生性好動,喜歡節奏感強的音樂,對於這類學生,教師可以融合手風琴或者打擊樂器等節奏感強的輔助器材進行教學;有的學生偏好安靜,喜愛柔和的音樂,對於這種學生,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笛子或者小提琴等具有綿遠悠長之感的樂器,選擇合適的曲目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通俗來講即為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實驗教學勢必能夠收到良好效果,而整齊劃一的教學方式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不同特質,不適合未來教育發展的需要。
在小學音樂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伴隨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先進的教學工具被廣泛地使用,多媒體作為應用比較廣泛的教學工具,已經在很多學校得以普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工具,可以拓展教學的廣度和深度,使有限的教學內容能夠延伸開去,這樣就等於延長了教學時間,因此,收效很明顯。
例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金孔雀輕輕跳》的歌曲賞析時,學生對於“孔雀開屏河邊走,傣家竹樓彩虹繞”的場景感知就很模糊,不少學生沒有傣族竹樓的概念與意識,無法聯想出作者在作品中描繪的場景。因此,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把這種場景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學生通過多媒體可以感受到孔雀開屏之美與傣族竹樓的別樣風情。利用先進的現代化教學工具,使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展,更能深刻真實地感受生活的美好與音樂的樂趣所在。
4 結語
音樂能夠表達人們的情感,產生感情共鳴,可以說音樂是最為廣泛的情感藝術。在音樂教育中,通過音樂來影響人、感染人,實現音樂“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在小學音樂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音樂的感悟力,需要教師從多方麵進行嚐試,同時需要借助先進的現代化教學工具。隻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效果才能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5.
[2]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4.
[3]張旭良.培養藝術直覺感悟鋼琴藝術:談鋼琴藝術中的直覺因素[J].鋼琴藝術,2008(5).
[4]陳樂英,王紅政.觀摩音樂創新教學活動的思考[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