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化教學
作者:薑彥清
目前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它在教學領域也掀起很大波瀾。筆者認為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是最有益的。由於物理學科接觸生活實際較多,因此生活中的現象或者沒細心觀察的物體或者科技新成果,這些用語言描述,學生是很難理解的,這時通過製作課件,利用多媒體展示此過程,效果一目了然。再比如電路圖的連接能夠多展示幾種連接方法,這比實物連接或版畫要節省時間。但如果打印幾種電路圖讓學生動筆連接,效果會更好,因為學生訓練會落到實處。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既有優點又有缺點,那麼如何讓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地結合,是新課程教學麵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1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利用多媒體可以非常形象直觀地講述清楚過去很難描述的課程內容,而且學生可以更形象地去理解和掌握相應教學內容例如講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以及熱機的4個衝程時,以前利用書中圖描述很難講清楚,學生也很難理解,但利用多媒體展示4個衝程的實際過程或製作課件進行慢放,效果非常直觀,學生也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相應的內容。
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多媒體課件的精美圖片、形象生動和不斷變換的畫麵、聲情並茂的聲像資料等,都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興奮,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引言這個環節可以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最好是生活中的真實錄像,如講摩擦力時播放冰雪路麵撒煤灰渣子、運動員上單杠擦鎂粉等實例,問學生是否知道這樣做的理由,由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具有動態特性,有利於概念的建構過程例如講杠杆的概念時,通過展示幾個實例,如剪子、瓶起子、單輪車、壓水井、撬棒、釣魚竿等簡單工具的使用過程的課件,引導學生分析它們在使用過程中的共同特征,這樣就很容易總結出杠杆的概念,即: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以上通過展示實物動態過程來反映概念建構過程,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利用多媒體可以節約教學時間,增加課堂容量如講杠杆的五要素時最好使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剪子、鉗子、鑷子、筷子、釣魚竿、單輪車、船槳等物體,因為它們不可能都拿來講解,而且直觀性不強。這時就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其動態過程,標出支點、動力、阻力,做出動力臂、阻力臂。如講滑輪組時在課堂上沒有充足的時間多做實驗,這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虛擬實驗多展示幾組實驗,引導學生分析滑輪組的繞繩規律以及繩子移動距離和重物上升高度的關係及省力情況,這樣在有效時間內完成很多相關內容,節約了教學時間,增加了課堂容量。
利用多媒體可重複播放的特點,有利於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加強理解在物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對某一問題、某一圖像的再現,這樣能夠加強理解。如講壓強時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幾個對比試驗可通過錄像重複播放,進行對比,得出結論。再如講壓力與重力區別時,可以重複展示它們的概念、方向、作用點、大小之間的聯係等有關圖像,這樣避免學生枯燥思考和記憶。
利用多媒體可以增大信息量,有效擴展學生的視野製作課件時,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選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社會熱點問題以及現代科技新成果,盡可能采用圖片、攝影、多媒體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如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時,可以擴展飛鏢的種類和飛行過程分析原理及賽車的導流板的作用,足球的香蕉球形成原因,還有吸塵器、吸油煙機等工作原理,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增大了信息量,同時拓寬了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