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病患者容易出現恐懼、多疑、自卑、緊張等情緒,這些情緒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導致胃部肌肉痙攣,從而加重腸胃疾病的病情。此外,心理壓力過大、過度勞累、焦慮、抑鬱等,都可能導致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下降、上腹不適、飽脹、噯氣、惡心等消化不良症狀,從而導致功能性胃腸病。因此,腸胃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正確看待生活、工作中的各種挫折和困難。應該保持一種樂觀的情緒,學會自我控製情緒。存在嚴重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抗焦慮、抗抑鬱的藥物。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過度勞累,不吸煙嗜酒,合理調整飲食,少吃太甜、太酸、太辣的食物。若胃腸不適症狀較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促胃腸動力藥物、製酸藥等。患者也可以買一些關於自己疾病的書來閱讀,增加對自身病情的了解,並積極配合醫生做治療,家屬也應該學會寬容、忍耐,幫助患者調節情緒。
適當進行運動
胃腸病患者平時進行適量而又適當的運動能夠增強體質。
①3分鍾體操:仰臥躺好,腰下墊個枕頭,膝部彎曲,用雙手抱住雙腿觸及腹部。每天早晚各做2~3分鍾即可。長期堅持,不但可強化腹肌,還能輔助治療胃下垂。
②飯後10分鍾側臥操:這是很適合胃弱者的體操。方法是身體側橫臥,以右臂為枕,背肌稍稍彎曲,左腳稍微向前並與右腳錯開。晚餐後如果能以這個姿勢靜臥10分鍾,將有助於食物順暢地流向腸道。
③按摩腹部:站立或仰臥,用掌心在腹部作繞圈按摩,也可從上腹往下腹緩緩按摩,每天進行3~4次,每次5分鍾左右。通過腹部按摩,可以促進胃腸的蠕動,增加胃液的分泌,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時可以減輕腹部脹痛。
④散步:散步時,整個內髒器官都處於微微的顫動狀態,加之配合有節奏的呼吸,可使腹部肌肉有節奏地前後收縮,橫隔肌上下運動。這對胃腸來說,會起到一種有益的按摩作用,可以刺激胃消化液的分泌,促進胃腸的蠕動,從而提高胃腸消化功能。
⑤打太極拳:可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改善胃部的營養狀況,增加胃腸的蠕動。如果長期堅持打太極拳,可以促進慢性胃炎患者炎症逐漸消失,使胃腸功能逐漸恢複正常。
◎適度按摩腹部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消化吸收,緩解腹脹、腹痛等。
附錄1 腸胃病患者最關心的8個問題
在本節中,我們列出了腸胃病患者最關心的8個問題,並做了詳細解答,希望能夠為您答疑解惑,並且對您的腸胃健康有所幫助。
何謂腸胃病
腸胃是指包括消化係統的胃和小腸、大腸部分。所謂腸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包括胃部以及小腸、大腸的功能性及器質性病變,比較常見的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便秘、胃癌、急性腸炎、慢性腸炎等。
哪些人易患腸胃病
老年人的消化腺分泌功能降低、腸胃蠕動減慢,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上班族工作壓力大、運動量小、飲食無規律,容易引起各種腸胃疾病。出租車司機、長途運輸司機等由於經常飲食不規律,且進食完就立刻開始開車,使腸胃的血液供應不足,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胃痛、胃脹、噯氣等腸胃不適症狀。
“胃痛”一定是胃病嗎
人們熟知的“胃痛”是指心窩部的疼痛,雖然該部位的疼痛大多來自於胃及十二指腸,但是事實上,許多緊貼或臨近心窩部的器官如膽囊、胰腺、肝左葉、總膽管、心髒等髒器發生病變,也可能引起胃部疼痛,所以,“胃痛”不一定就是胃病,有可能是心肌梗死、肝膽腫瘤、膽石症或胰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