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環境汙染問題十分嚴重。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每年僅大氣汙染造成的損失就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單位產品的產汙係數約為發達國家的至少20倍。城市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居高不下,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同等規模的城市。煙塵總排放量非常大,1997年就達1873萬噸,超過國家二級標準(200微克/立方米)的城市有67個,北方城市年均值為381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年均值為200微克/立方米。1997年,我國二氧化硫總排放量達2346萬噸,有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1/3以上的南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受酸雨和二氧化硫汙染影響的地區已占國土總麵積的40%。
我國目前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煤炭是環境汙染特別是大氣汙染的主要根源。全國煙塵排放量的70%來自煤炭開發和利用,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是由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也有75%是由煤炭加工轉換和直接利用過程排放的。1995年我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約占全世界的12%,假定美國在2010年以後將其年的水溫室氣體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的水平,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可能在2020年左右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排放大國。1998年,由於煤炭消費量的減少和除塵脫硫措施的加強,全國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比1997年有所下降,但汙染仍相當嚴重。1998年全國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為2090萬噸和1452萬噸。322個省控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結果顯示:TSP年日均值最高達1199微克/立方米,全國平均為29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最高達385微克/立方米,全國平均為56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僅有89個城市,占統計城市數的27.6%,至少有一項超過二級標準的城市達233個,占72.4%,有114個城市超過三級。
除了大氣汙染外,我國的水體汙染也很嚴重,目前我國每年廢水排放量超過400億噸,全國七大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有一半以上的河段汙染嚴重,淮河、遼河和海河流域的汙染問題尤為突出。此外,滇池、太湖和巢湖富營養化汙染也相當嚴重。對於固體物汙染,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僅工業廢棄物累計堆積量就超過了66億噸。我國“白色汙染”相當嚴重,各種塑料廢棄物隨處可見。據統計,北京市每年產生約14萬噸廢舊塑料包裝物,其中約有23億個塑料袋。上海市每年產生約19萬噸廢舊塑料包裝物,其中約有7億隻一次性飯盒。據有關專家估計,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環境汙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以上,若考慮全國控製環境汙染的各項費用、環境質量下降等因素,全國環境汙染引起的社會總費用所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