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精神因素在本病的預防和治療中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內熱關係密切,但內熱的產生,很重要的是由於情誌失調、肝氣內鬱、生熱化燥而成。因此,無論預防和治療本病,都要重視精神調護,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
高血壓病的防治
高血壓病的早期症狀有,頭昏、頭痛、睡眠差、煩躁、健忘、耳鳴,頗似神經官能症。隨著病情發展,血壓明顯而持久的升高,若禍及心髒,便成為高血壓心髒病;若影響腎髒,輕者尿可有少量蛋白、紅白血球,重者腎功能減退,甚至發生尿毒症。此外,腦動脈亦可因持續高血壓而引起腦血管痙攣,長期痙攣缺血致腦動脈硬化,久之出現腦血栓形成及腦出血。應警惕的是,有1/3的高血壓病人可以沒有症狀,僅在體檢時或發生腦血管意外時才被發現。
調情誌,無刺激
預防高血壓病,要調情誌,免刺激,因為精神緊張、情緒激動與高血壓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若精神長期緊張和過度疲勞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刺激血管運動中樞,使小動脈張力提高、導致血壓升高。反複加強刺激就可導致高血壓病。
勞逸結合
預防高血壓病,要注意勞逸適宜。經常從事放鬆、節律較慢、運動量較小的活動,可以收到較好的降低血壓和改善臨床症狀的效果。如作較長時間的步行後,能引起舒張壓明顯的下降,起到促進睡眠、消除疲勞和精神緊張的作用。散步時間一般為15分鍾至1小時,每天1~2次,中等速度。另外,太極拳對防治高血壓病有顯著作用。勞逸結合的另一點是要起居有常,應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堅持早睡早起。中年人一般不要開夜車,“開夜車”是人們犧牲睡眠時間的同義語,其危害在於撥亂了生物鍾,幹擾了許多生理生化過程的節律,特別是調節係統和免疫係統的機能發生紊亂。
居室內溫度要適宜
居室內的溫度不要太冷,因為寒冷可使皮膚、肌肉、血管受刺激後收縮,很容易使血壓升高。
飲食有節,節酒飲茶
預防高血壓還要注意飲食有節,節酒飲茶。因為飲酒過多可以削弱心髒的收縮力,增強內髒血管的收縮,從而引起血壓升高。而茶葉中的單寧起維生素E的功能,能增強微血管的韌性,對防治高血壓有益。飲食上要多吃蔬菜、植物油,適當補充蛋白質。蛋清、魚類、瘦豬肉、豆腐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應適量食之,但不宜太多,以避免肥胖。植物油可以促進膽固醇氧化生成膽酸,增加類膽固醇排出量,從而降低血中膽固醇,且可加強微血管的彈性,對預防高血壓有一定作用。此外,還要淡食少鹽,因為食鹽過多,則血壓上升;若限製食鹽的攝入量,則血壓即下降。
良好的工作環境
要注意選擇良好的工作環境。因為惡劣的居處環境對人的心理狀態有著明顯的影響,往往給人帶來煩惱與不快,對防治高血壓是不利的。如大於85分貝的噪音,能使血管緊張收縮,引起血壓驟升。因此,要盡量減少或避免噪音對人體的損害。
當發現有高血壓病時,不要急於用降壓藥物,可先用一些鎮靜藥,如安定5毫克,每日2次;眠爾通0.2克,每日3次。用鎮靜藥後血壓仍不能下降者,可選用一些降壓藥物,但必須根據病情由醫生決定,切不可自己隨便服用降壓藥物。因降壓藥物多為長期用藥。要選用作用溫和、持久、副作用少的降壓藥物,如降壓靈、利血平、複方降壓片等,而且用藥量要從小量開始,然後用維持量長期服用。
對長期高血壓的病人,血壓不能降得太快太低,以免引起意外。中醫治療高血壓病的方法十分豐富,除中藥外,還有許多非藥物治療法,如針灸、氣功等。實踐證明,非藥物治療高血壓,不但具有顯著的降低血壓、改善臨床症狀的作用,而且較藥物治療經濟、簡單易行,是值得采用和推廣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