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確定水液性質。乳汁樣液體:多見於乳腺增生病、垂體腺瘤、乳房外傷、甲狀腺功能低下;水樣液體:乳頭流出無色透明、稀薄淡如水的液體,多見於乳腺增生病、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膿性液體:乳頭流出微黃膿液,多見於乳腺炎;粉刺樣分泌物:乳頭有粉刺狀的帶有臭味的分泌物,多見於漿細胞乳腺炎;漿液性液體:乳頭流出淡黃稍帶粘性的液體,或粉紅色、暗紅色、棕褐色的漿液血性液體;大多見於乳腺增生病,少數為乳腺導管擴張症和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極少數見於乳腺癌;血性液體:乳頭流出鮮紅、暗紅或咖啡色液體,多見於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少數見於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
進一步可到醫院作乳頭溢液塗片、乳腺導管造影、乳腺導管鏡、腫塊細針穿刺、CT檢查等,以明確診斷。
卵巢腫瘤的防治
卵巢腫瘤是婦科的常見病之一,卵巢惡性腫瘤約占卵巢所有腫瘤的1%~l0%,僅次於宮頸癌和子宮體癌。卵巢惡性腫瘤的早期症狀不多,當症狀明顯時,病情已發展至中、晚期。腫瘤種類多、擴散快,治療效果也差,發病高峰多在40~50歲年齡組。因此,卵巢惡性腫瘤給中年中期的婦女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卵巢惡性腫瘤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也沒有行之有效的預防辦法,但是,如果能早期發現,可以盡快地得到治療,也間接地具有預防意義。
卵巢惡性腫瘤常與卵巢良性腫瘤、盆腔炎性包塊、子宮內膜異位症、腹膜後腫瘤、腸係膜惡性腫瘤、直腸癌等疾病相混淆,要注意區分,尤其是與卵巢良性腫瘤的鑒別,更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下表說明了良性卵巢腫瘤與惡性良性腫瘤的鑒別。
卵巢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鑒別
項目卵巢良性腫瘤〖〗卵巢惡性腫瘤病程長短腫塊性質單側多,囊性,光滑,活動度大雙側多,實質性,有結節,
不活動腹水多無腹水常見血性腹水,多可找到癌細胞消瘦無有低熱無有血沉正常增快超聲波檢查進出波多為平段波或有稀疏小波異常波形較多提倡定期婦科普查也是預防卵巢惡性腫瘤的重要措施,通過婦科普查,可以盡早地發現腹部包塊,即使為卵巢良性腫瘤,也應該及時予以治療,防止惡性變的發生。普查時應做仔細的雙合診和三合診檢查,發現可疑體征,及時考慮其他實驗室檢查。發現腹腔有可疑腫塊,且已確診為增大的卵巢時,慎重處理腫塊也是一件重要的事,發現卵巢增大,既不必心驚膽戰,也不能熟視無睹。如果卵巢腫塊是實質性的,表麵也不光滑,應及早手術治療,如果卵巢腫塊為囊性的,直徑大於5厘米,經1個月的觀察,無增大或縮小,說明不是贅生性的囊腫,也要及時處理。
絕經期後的卵巢趨向萎縮,婦科檢查時,往往不易摸到,如果能觸到,說明已經增大,應定期隨訪,如果繼續增大,也應考慮手術治療。在作卵巢腫瘤手術時,惡性腫瘤的外觀可以因光滑、平整而被誤診為卵巢良性腫瘤,因此,都應將手術標本剖開仔細檢查,必要時,作快速冰凍切片檢查,術後再送標本作病理檢查以求確診。
現有人認為,更年期婦女的在因病需要切除子宮的同時,作兩側卵巢預防性切除,可以防止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生,但對年齡還不到50歲的婦女,考慮保留健側卵巢也是有好處的。
卵巢惡性腫瘤生長快,容易擴散,患者早期症狀很不明顯。然而,近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盡早、盡快地明確診斷卵巢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提供了幫助。關鍵是病人要及時就醫,醫生要想到排除卵巢癌的診斷方法。目前型超聲、CT、磁共振等影像診斷較為先進,脫落細胞學檢查和放射免疫顯像技術的應用,都是值得考慮的檢查方法。
外陰癌的預防
外陰癌是婦女生殖器惡性腫瘤中較為少見的腫瘤。女性外陰癌不但生長緩慢,而且病人多有癌前病變,如果能夠經常仔細檢查,可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
嚴重的外陰瘙癢症可能發展成為外陰癌,外陰白斑很可能是外陰癌的前期表現,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果在大陰唇、陰蒂、會陰等處發現小的結節,尤其是無痛性的小結節,有時小結節可能破潰、出血,也可呈菜花狀,這些應該懷疑有外陰癌的可能。隻要病人具有這些基本常識,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注意癌前病變的特點,早期發現外陰癌並不困難。
外陰部的良性腫瘤亦為少見,早期發現更非難事,關鍵是自己對外陰癌有一定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