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這方麵的體育鍛煉主要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體操、散步、慢跑、健身球以及打羽毛球、台球、遊泳等。
另外,還有兩種簡單有效的鍛煉方法:
1.退步行走。退走時腰肌的緊張程度是高於向前走路的。這種活動能增加腰背肌力,改善腰部血液循環,提高腰部組織的新陳代謝,增加脊柱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能通經活絡,壯腰健身。每日可堅持“退走”2次,每次20分鍾,這對於腰肌勞損療效尤著。
2.站樁功。兩足分開稍大於肩寬,足尖和膝向前,然後緩緩下蹲,使膝關節保持130度左右,重心放在兩膝關節,上體保持正直,含胸收腹,頸部放鬆,頭部微低,兩臂向上抬起、平舉,肩部放鬆,肘部微曲,手指背伸並稍稍分開和微曲,呼吸均勻自然。初始時站立時間2~3分鍾,以後逐漸延長,每次可站15~20分鍾。練完後慢慢伸直膝關節,靜站1~2分鍾後即可。站樁功可鍛煉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支撐力,並能加快膝部的血液循環,減輕酸痛無力等現象。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
病人的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對肺部呼吸係統疾病有重要的治療作用。常用的體育鍛煉方法有保健體操、呼吸訓練、散步、快速步行、慢跑和太極拳、氣功等。
有哮喘的病人可做放鬆練習,腹式呼吸和發出“嗚”“啊”音的呼吸練習。做腹式呼吸時,口唇稍縮小,將氣體經口慢慢(有意識地細呼)吹出,同時上腹部慢慢下陷。初練時不習慣,自己用手按壓腹部,隨之起伏,吸氣時則閉口,經鼻腔緩緩深吸,腹部隨之隆起。吸空氣可稍停片刻再呼氣。
有肺氣腫的可做吸氣挺胸、轉體、屈體側等練習;呼氣時可配合壓腹、縮胸、收腹、吹氣等。注意保持吸氣自然,呼氣慢而長。鍛煉時用鼻吸氣、用口呼氣。進行腹式呼吸的訓練可以增加橫膈的上下活動,呼吸深長緩慢,這樣可以明顯地改善通氣功能及換氣功能,對肺氣腫病人十分有利。
感冒患者的體育鍛煉
感冒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是引起氣管炎、肺炎等病症很重要的原因。預防感冒的方法很多,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是抗感冒最有利的方法。這裏介紹幾種常用的感冒按摩方法。
1.擦鼻。兩手掌大魚際肌互相對搓發熱,然後將把搓熱的大魚際肌從印堂穴開始沿鼻兩側下擦至鼻翼迎香穴。可以兩手同時,也可兩手輪流擦。
2.按迎香穴。兩手中指中節緊按兩側迎香穴順反時針方向各按摩16次,並在穴位上加壓重按幾下,有酸脹感為宜。
3.浴麵拉耳。兩手掌心互相搓熱,用掌根貼在額前發際,自上而下擦至下頜部,然後沿下頜骨分擦至兩耳,再用拇、食兩指夾住耳垂,輕輕向外拉(叫“雙鳳展翅”),兩手掌擦至兩側部回到前額部,重複16次。以兩耳部發熱、臉麵舒適為宜。
4.揉合穀穴。先取一側合穀穴(合穀穴位於虎口第二掌骨旁),用另一手拇指在該穴上作正反時鍾方向抹擦16次。然後在該穴上重按幾下,使其有酸脹麻木感為宜,再換手進行。
應用上述按摩方法,對113例肺氣腫病人觀察3年,感冒機會下降70%。
胃下垂病人的體育鍛煉
中年人由於胃腸道平滑肌鬆弛,蠕動減弱,韌帶弛緩,胃因重力作用而向下延伸位移,加上腹肌無力,容易發生胃下垂。患者常有腹脹、噯氣、下墜感、胃納差、便秘等。由於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身體日趨消瘦,胃下垂的程度也會隨之加劇。胃下垂治療的原則是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增強體質,同時增加腹壁肌肉,使腹腔保持一定的壓力,以支撐胃部,從而達到增加體質。對這種病醫療體育常能收到滿意效果。
氣功療法對胃下垂有比較良好的效果,可取臥式內養功。全身狀況較好的病人也可取坐式。具體方法是:取仰臥位,臀部可稍墊高,使內髒上移。意守“丹田”或“中脘”穴,用順呼吸法,每次15~60分鍾,每日1~2次。可配合按摩和醫療體操同時進行。通過活動,調節中樞神經係統和自主神經係統的功能,改善胃腸道的緊張度,增強胃腸道的蠕動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全身營養狀況;還可增強腹壁和腰背部的肌肉,矯正腹部鬆弛下垂狀況,使腹腔內髒恢複正常位置。